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学情的评改:教学重塑与写作问题分析

基于学情的评改:教学重塑与写作问题分析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活动中,评改自身也完成系统升级,实现了评改教学的重塑。此外,评改的重塑还应考虑一个重要的元素——学情。我们将这一类批阅称为“学情探测式批阅”,其目的在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写作教学目标、开发教学内容。[8]基于学情的评改,不是简单的衡量、测定、选拔,结果也不是对学生的表彰或是批评,而是更为科学、宏观地把握写作教学总体趋势,了解教学中的写作问题。

基于学情的评改:教学重塑与写作问题分析

在思考评改教学如何重塑之前,让我们退回原点,关注与评改相关的基本概念。

第一,写作是什么?众多观点无法一一列举,我们选取最受大众认可的一种: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第二,语文课程意义中的写作是什么?在课程观照下的写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特定要求用书面语言创造文本,以发展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学习活动。简单来说,写作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这里有三个关键词:写作是创造,写作是学习,写作是方式。

第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又如何表述?教学,必须考虑标准,《课标》将写作界定为“习作”,并做出如下解释: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标》中的写作,同样重视方式、注重过程,同时需要以结果来体现教学。

基于对以上概念的理解,与之相匹配的“写作教学”也就随之明确:教学就是一种辅助,其目的是为实现作者特定的表达需求,指导作者借助一定的文体,将语义以文字的形式输出,最终实现与人交际交往、沟通交流的功能。同时,教学中的写作,具有练习的属性,但不能拘泥于繁琐、枯燥、重复性的练习,而应在练习过程中实现创造,在创造中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以此保养学生持续不断的写作才情。教了,就要实现有效,要有效果产出。教就要科学,就要合理,要能促进写作原本搭载的交际交往功能的抵达。

因此,评改教学的重塑方向逐渐明晰:评改,应瞄准写作功能的抵达,要通过评改,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夯实。从“教学生学习评改”转为“依托评改学习”。评改环节,也能促成学生的认知改变,学习改变。

改变,不是胡乱实践。美国2011年颁布的NAEP写作评定框架,其中涉及了关于写作功能以及评价的相关概念:其一,写作教学的整体框架为:写作(交流)目的、读者意识、写作技巧、文本体裁和评价标准;其二,写作目的或写作类型为三种:为了劝导说服、为了解释说明、为了传递经验(真实的或虚构的);其三,评价标准:观点的展开、观点的组织、语言的流畅和规范。[7]可见,对于评改的重塑,我们可以朝着让文章更具有鲜明的“功能性”同时,更多契合读者的需要,符合文体基本特质,同时展示作者个性化的思考结果。这样的评改,就能让写作活动成为一种促进作者周全思考、多方观照;让写作目标明确、合乎问题规范;让文章符合读者需求的智力活动。作者、文章、读者,三个因素兼顾,富有智力色彩的写作活动,就是创造性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评改自身也完成系统升级,实现了评改教学的重塑。

此外,评改的重塑还应考虑一个重要的元素——学情。上海教科院邓彤博士从“学情”角度重塑了评改的意义,区分了评改的三个目的。其一,评价学生习作目的在于给学生习作评定等级;其二,为发现学生写作中的优点、缺点,以便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其三,为了发现学生的学习起点,为了设计合宜的写作教学方案。我们将这一类批阅称为“学情探测式批阅”,其目的在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写作教学目标、开发教学内容。[8]

基于学情的评改,不是简单的衡量、测定、选拔,结果也不是对学生的表彰或是批评,而是更为科学、宏观地把握写作教学总体趋势,了解教学中的写作问题。评改更准确说是为教学而准备的“学情诊断”或是“学情探查”。这样的评改教学,让靠近写作的“末端环节”重新与写作生发的“起始环节”实现对接。

每一次的“改”都为下一次的“写”提供参考,“写”成了“改”之后能力提升的延续,也成为上一次遗留问题的解决路径,写作的教学与实践构成良性的循环,使学生真正得益。(www.xing528.com)

【注释】

[1]郑桂华.作文的批阅与讲评[J].中学语文教学,2011(3):25—27.

[2]周子房,于龙,邓彤.写作教学内容三人谈[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15(7—8):111—115.

[3]何捷.习作教学的“切中点”在哪里——教得上位才教得精彩[J].小学语文教学,2017(12):5—8.

[4]郑桂华.写作教学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8.

[5]何捷.“自我管理”能力在写作教学中的价值与培养[J].小学语文,2018(1):80—85.

[6]仇闽燕.让思维为写作导航[J].小学教学研究,2018(04):33—35.

[7]周子房.写作教学设计的基本取向[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15(18):4—8.

[8]邓彤.微型化写作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