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偶像崇拜在大众文化产业中的研究

日本偶像崇拜在大众文化产业中的研究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偶像”,日本本来是没有这个词的,它是从IDOL这个词演化来的外来词。日本的偶像文化和别的国家又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日本的偶像的不同?而日本塑造的偶像更多的是让其充满“话题性”或者“故事性”,偶像一步步成名红起来的成长过程,不单单是被其外表或唱功所吸引,而是消费此类包含在其中的背景。随着信息传播的便捷化,以及日本政府的支持,日本偶像文化也开始走出国门,在其他国家中逐渐流行起来。

日本偶像崇拜在大众文化产业中的研究

偶像”,日本本来是没有这个词的,它是从IDOL(偶像,崇拜物)这个词演化来的外来词。最早,日本人只用这个词来称呼外国人,而称国人是“STAR”。日本人最早把电影演员称作“STAR”,年轻一点的就称“青春STAR”。20世纪60年代,电视逐渐普及,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日本第一批的乐队组合,人们开始改用“偶像”。因此,70年代以前只能算是偶像的黎明期。70年代,随着电视节目增多,选秀节目也就应运而生。开始刻意打造偶像,出现了偶像的鼎盛期。最有名的就是演员山口百惠、森昌子等。到了80年代,随着松田圣子、小泉今日子、中森明菜等年轻人的到来,不仅演戏,还把音乐当作主要事业来做,这个时候,真正的“偶像”才算有了雏形。80年代后半期,偶像的概念涵盖了演员、歌手、平面模特三大类别,走上了多样化和细分化的道路。到了90年代,偶像开始没落了,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娱乐多元化,人们对演唱能力鉴赏能力提高等等。开始出现强化演唱与跳舞要素的“歌姬”。90年代也是“歌姬时代”,歌手偶像注重的是外貌,唱歌跳舞都只能算社交活动。而歌姬注重的则是唱歌跳舞能力,重点包装在这里。如日本三大歌姬:滨崎步,宇多田光,仓木麻衣。80年代是女性偶像时代,男性这边空前低迷,演员倒是比较有人气,但演员不能算是偶像。而到了90年代,情况就发生改变了。日本最有名男性偶像事务所Johnny开始大力发展男团,因为女性偶像走了下坡路,因此男团就有了机会。通常男团就是乐队组合,基本上只唱歌。到后期男团发展成不仅唱歌还有特别的编舞,当然也都是帅哥。90年代女性偶像的没落,男团的兴起,背后的社会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泡沫危机后需要精神寄托,充满青春朝气的美少年唱歌跳舞能够带来希望。电视节目种类增多,除了音乐节目、演戏外,还有综艺节目广播剧演唱会等等。信息化的到来也让偶像团体的可以通过互联网加速传播,不只是依靠大众传媒

日本的偶像文化和别的国家又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日本的偶像的不同?偶像受众(粉丝)消费偶像的方式,海外偶像比日本偶像的完成度要高,唱歌更厉害,舞也跳得更好,而消费者是将海外偶像作为一个功能完备的商品去享受,其他国家将偶像作为一种已包装好的娱乐项目来消费,此时人们追求的艺人的外表、唱功。而日本塑造的偶像更多的是让其充满“话题性”或者“故事性”,偶像一步步成名红起来的成长过程,不单单是被其外表或唱功所吸引,而是消费此类包含在其中的背景。随着信息传播的便捷化,以及日本政府的支持,日本偶像文化也开始走出国门,在其他国家中逐渐流行起来。(www.xing528.com)

纵观美日,可见美国多崇拜个人英雄主义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些人物身上无不彰显着美国精神,日本独特的偶像文化构建在这个民族特别的地理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文化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