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林年鉴2019:城乡面貌实现新突破

石林年鉴2019:城乡面貌实现新突破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年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攻坚之年。我们将坚持建管并重,促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石林呼之欲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出台《石林数字化城市管理办法》,全面完成城管执法大队重组工作。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文物和特色建筑的修缮保护,传承城市文化。启动新一轮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及住房建设管理,逐步改善农村无序建房的状况。

石林年鉴2019:城乡面貌实现新突破

今年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攻坚之年。我们将坚持建管并重,促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石林呼之欲出。

振奋精神塑文明。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常态化制度化,以提升人的素质为核心,突出群众创建主体作用,确保文明创建年度测评全省前三。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新时代好少年”等选树活动,营造崇尚文明、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持续推进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礼仪等系列行动,实施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文明提升工程,强化“门前三包”,着力整治占路为市、倚门经商、车辆乱停、垃圾乱倒等影响市容行为。加强物业公司监管,强化行业自律,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开展乱扔烟头、乱涂乱画、车窗抛物等专项整治,加强养犬管理,营造和谐、文明、有序的城乡环境

建管皆优靓城市。按照“一年风貌变整洁,两年功能变完善,三年县城变美丽”的建设要求,夯实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力争入选云南省第一批美丽县城。高标准启动高铁旅游文化新城规划,协调推进《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石林发展大纲》《石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棚户区改造项目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城市空间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规划有机衔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出台《石林数字化城市管理办法》,全面完成城管执法大队重组工作。拓展对内对外交通格局,启动西石公路石林至北大村道路改扩建项目,打通工业园区小乐台旧西片区市政道路1号路,改造石林岔口至生态园道路,完成西城大道下段建设,环城路基本实现闭合;配合做好宜石、石泸高速公路建设工作,适时推进国道G326、G324石林段及北召公路、豆西公路改造提升工程。依托万城阿诗玛旅游小镇、彝族第一村、巴江河,规划特色餐饮、旅游商品、民族文化街区,打造刺绣一条街,推动景城融合。启动桃源水乡二期、巴江俪岛三期等小区建设,建成保障性住房300套,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房交付使用。开工建设西南林业大学石林校区项目,加速聚集城市人气、商气、财气。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文物和特色建筑的修缮保护,传承城市文化。实施县城主干道、巴江河沿线、高层建筑等重要区域夜景亮化一期工程,让县城的夜晚亮起来、美起来。(www.xing528.com)

富美并重兴乡村。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群众致富找得到门路,让村庄建设找得到韵味。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按照“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要求,加强脱贫后续帮扶工作,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认真落实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巩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编制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9个专项工作方案,出台《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扶持奖励政策;引导支持旭润庄园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加快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关系;培育家庭农场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建设全国最大的人参果生产基地及交易市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提升“石林现代休闲观光体验农业”知名度,完成特色旅游村寨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投入2000万元打造2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升乡村生活环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全域提升三年行动,完成100个自然村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启动新一轮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及住房建设管理,逐步改善农村无序建房的状况。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62公里,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实施11个自然村污水治理项目,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推进城乡垃圾清运处置一体化,实施长湖、圭山、大可垃圾处理项目,建成西街口垃圾处理项目。健全村庄环境卫生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打造美丽宜居型、改造提升型、干净整洁型市级示范村39个,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培育乡村内生动力。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农村应急智能广播系统,实现全县广播一张网;建设一批农村文体综合服务示范点,培养一批农村业余文化骨干,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乡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深入开展扶志教育活动,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倡导规范红白喜事,着力提升乡风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