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使用工具书进行排查的方法

使用工具书进行排查的方法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文参考工具书的排检方法主要有内容排检法、形式排检法和汉字排检法3种类型。学科体系排检法:在我国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以及参考工具书的编制主要使用六分法和四分法对文献内容加以排检。此法适用于以形求音、求义的排检习惯。《佩文韵府》、《辞通》等工具书采用了此排检法。

使用工具书进行排查的方法

中文参考工具书的排检方法主要有内容排检法、形式排检法和汉字排检法3种类型。

1.内容排检方法

将知识单元文献资料按学科体系、主题特征或事物性质分门别类予以组织编排的方法,包括学科体系排检法和主题特征排检法。

(1)学科体系排检法:在我国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以及参考工具书的编制主要使用六分法和四分法对文献内容加以排检。六分法约始于前7—前5年,由刘向、刘歆父子编撰的《别录》、《七略》为发端,以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为代表。六分法是把文献内容按照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和方技6个范畴加以归类。四分法约始于晋代荀勖的《中经新簿》(已失传)中的甲、乙、丙、丁四部,唐初魏征编写的《隋书·经籍志》正式以经、史、子、集为四部。其代表是《四库全书总目》。现代参考工具书多以《中图法》作为内容排检的依据。

(2)主题特征排检法:按照事物的性质或涉及的主题,把代表事物或概念的名词术语,按字顺进行排列的方法。在实际的排检中,既可以采用未经规范化的自然语言作为主题词,也可以采用《汉表》或其他叙词表中经过规范化的自然语言作为主题词,对参考工具书进行编排,古代的类书、政书,现代的年鉴、手册以及某些辞书多采用此法编排。

2.形式排检方法

形式排检法侧重反映的是参考工具书中知识条目的时间顺序或空间分布特征。它一般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排检方法,而是作为其他排检法的辅助方法使用。

(1)时序排检法:按时间特征区分文献或知识单元次第的方法,简称时序法,或称“年代排检法”、“编年排检法”。年表、历表、大事记、年谱、年鉴、史书、传记等文献中常用此法。采用这一方法能够反映文献产生的年代,揭示文献的历史发展情况。时序法又可细分为纪年排检和反纪年排检。前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由远及近对文献内容加以编排;后者则正好相反。

(2)地序排检法:按地理特征区分文献次第的方法,主要用于排检地理文献、地方文献、农业文献等地区性强的文献。这种方法有利于突出文献的出版地或内容所涉及的地理区划。

3.汉字排检法

汉字排检法是指以汉字为检索单位,按字顺进行排列的方法。各种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都常常使用这种方法。汉字是音、形、义综合的方块字,因此,汉字排检法也相应分为分义序、形序和音序3种排检法。

(1)义序排检法:按字义特征排检汉字的方法,简称义序法。中国汉代以前的字书均将汉字按字义归类排列。例如,“人”、“匕”、“从”、“比”、“北”、“身”、“尸”等都归入到“人”一类。《史籀》、《尔雅》、《小尔雅》、《方言》、《释名》和《广雅》等书皆用此法。由于汉字存在一字多义的现象,义序法一般不用做正规的排检法。

(2)形序排检法:根据汉字形体结构排检汉字的方法,简称形序法。它以汉字形体结构为出发点,以某种结构特征为标志或转换成代码进行排列。此法适用于以形求音、求义的排检习惯。

由于汉字形体结构复杂,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归类不同,这一方法又可细分为部首法、笔画笔形法、号码法等。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首创部首检字法,他将小篆9 353个字分为540个部首。例如,在《说文解字》中,“甥” 归入“男”部,这被称为严格的“文字学部首”;而在其他字典中,“甥”被归入“生”部,这被称为“检字法部首”。后来的《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都以部首法作为主要的检字法。在部首法盛行之时,又出现了一种作为辅助部首检字法的笔画法,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依汉字起笔分类,以及将笔画、笔形相结合的检字法。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相继出现了四角号码法、三角号码法、中国字庋擷法等检字法。(www.xing528.com)

(3)音序排检法:按汉字字音的特征排检汉字的方法,简称音序法。它从音查字,位置固定,能满足以音求形、求义的要求。由于取音方法、音序符号的不同,又形成声部排检法、韵部排检法、注音字母排检法和汉语拼音排检法等类型。

汉字基本上是一字一个音节,每个音节都由声、韵、调组成,把同声的字集中排列在一起就构成一个声部。唐末僧人守温根据唇牙齿舌喉发声部位的不同发音方法,定出了30个声,宋人又增至36个声。按照字词的不同声部编排的工具书较少,主要有《经传释词》、《古书虚字集释》等。把同韵的字集中排列在一起就构成一个韵部。各个朝代采用的韵部不等,其中以平水韵(106韵)最为流行。每一韵部下再按同音字分类排列。《佩文韵府》、《辞通》等工具书采用了此排检法。

从20世纪30年代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音序排检法大都按注音字母排列。一些旧的工具书如《国语辞典》、《同音字典》等,都曾使用这种方法编排。《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汉字排检就采用了汉语拼音排检法,它符合国际上文字排检的规则。《汉语主题词表》和《现代汉语词典》,均采用这一排列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字排检法研究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已研制出各种汉字信息处理方法及汉字编码技术。汉字排检法已经有数百种,但多数因使用不便而被淘汰,即使较为通用的几种也优劣并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思考题:

1.怎样看待书目在研究治学中的作用?

2.掌握自己学科和专业的一些推荐书目。

3.报道性文摘和指示性文摘有哪些区别?

4.怎样才能够写好文摘?试着编写一篇文摘。

5.索引都有哪些基本的类型?

6.利用SCI查阅某一著者或机构的论文被引情况。

7.比较《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管理”的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