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八章:被俘德国将领回忆二战

第八章:被俘德国将领回忆二战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希特勒急于恢复士气,不得不请老将伦德施泰特再度出山。如今伦德施泰特将军已年近70,与战前当总司令的兴登堡年龄相差无几。伦德施泰特发起一场宣传运动,旨在克服步兵的自卑情结。伦德施泰特认为只要不影响重振步兵,在适当的范围内组建一定的装甲师是可行的。几个月后伦德施泰特批准了总参谋长贝克将军起草的备忘录,企图阻止希特勒战争冒险。1939年8月,伦德施泰特被召回军队,负责指挥波兰前线的战斗。

第八章:被俘德国将领回忆二战

希特勒对将帅的任免可谓是周而复始。希特勒急于恢复士气,不得不请老将伦德施泰特再度出山。伦德施泰特比任何人都更能代表德国军界的传统——忠于职守、政治保守、军事事业至上、对军事一知半解的外行如希特勒之类不无鄙视。而且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的骨子里都渗透着绅士精神。他举止高雅、彬彬有礼,连那些与他观点相左的对立派也对他尊敬有加。一个十足的贵族,他自然对魏玛共和国的民主感到格格不入,但他对纳粹的勾当更为鄙夷。

如今伦德施泰特将军已年近70,与战前当总司令的兴登堡年龄相差无几。年高望重的他自然也像当年的兴登堡一样成为民族的偶像。但作为一个军人,他的造诣更高一筹,他的才干也超过兴登堡,甚至可以说将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俩人加在一起都及不上他。他的脸容和身材也和他们迥然不同。他的脸庞棱角分明却不失优雅,身材修长,表情内敛,似在沉思。当然他的所思所想无非是军事事务。他忠于军队,忠于国家,这种责任感压倒一切,使他不得不忍受那些他本当唾弃的行为。这正是他内心冲突的根源所在,这种矛盾既反映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也反映在这位军方泰斗的面容上。他鄙视政治,但政治却不断地强行骚扰着他的清高。

经过一次接一次的提拔,到1932年伦德施泰特位至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驻守柏林。上任伊始,他便不自觉地沾染上了政治的臭味。新总理弗朗茨·冯·巴本(Papen,Franz von)命令他派兵将拒绝离开办公室的普鲁士社会民主党的头目赶走。后来巴本弄巧成拙,被库特·冯·施莱歇(Schleicher,Kurt von)将军取代。施莱歇没能为保持总理的地位而得到足够的支持,这反而为希特勒的篡位打开了方便之门,希特勒废止了除纳粹外的一切政党。伦德施泰特并不乐意看到事态如此演变,他对纳粹头目的社会理想和举止相当反感,不过他对纳粹的大肆扩军颇感满意,对于1934年6月30日对冲锋队的清洗更是大为赞许。以他那单纯的军人眼光看来,将那些觊觎军权的家伙逐出部队是一个健康的迹象,从此军队便可以摆脱他所谓的“褐衫垃圾”的威胁。

这样一来伦德施泰特就可以全心全意投身军队的发展,在军事领域,他最关心的是通过装备的更新和严格的训练来提升士气,重振步兵的军威。与此同时,他也乐意接受有关机械化战争的新观念,对英国在这方面的理论和经验颇感兴趣。他不是机械化战争的狂热追捧者,并没有把坦克当做未来战争的主导者,而只是将坦克视为辅助手段,在老派人物中他属于比较开明的人士。

他认为与其创建完全的机械化部队不如加强现有的多重火力的摩托化程度,这样做更有价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机枪故障曾给步兵造成惨重的损失,他采取切实的措施解决了这个问题。伦德施泰特发起一场宣传运动,旨在克服步兵的自卑情结。不过,他毕竟是一个尊重科学的军人,不至于像某些英国将军那样顽固。1934年一些英国将领居然还异想天开地认为,只要时机合适,步兵师应当能够击溃装甲师,结果导致英国延迟了整整3年多,才组建第一支装甲师。伦德施泰特认为只要不影响重振步兵,在适当的范围内组建一定的装甲师是可行的。总之,伦德施泰特那派军人对装甲部队的宽容态度正好说明了为什么德军能在1940年大胜法国,他们眼光的局限也同样说明了为什么在1941年对苏战争中,德军因技术优势不足以致失败的原因。

1938年初,另一次政治动荡又让伦德施泰特难以专心致志地重整军队。希姆莱的阴谋为希特勒提供了逐走弗里奇将军的借口,布隆贝格将军成为全军统帅。伦德施泰特就此事向希特勒提出抗议,弗里奇虽然洗清了对他的道德指控,但他职位却已经为人取代。几个月后伦德施泰特批准了总参谋长贝克将军起草的备忘录,企图阻止希特勒战争冒险。但抗议的结果是贝克被迫辞职。在占领苏台德地区那年的秋天,伦德施泰特以年事已高为由申请退休,得到了批准。

1939年8月,伦德施泰特被召回军队,负责指挥波兰前线的战斗。很难解释他此次服从召回的举动,因为他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一条主要原则就是:德国必须避免与英国再度开战。

或许是爱国主义促使他参与指挥这场战争,可他曾经预言这场战争会给德国造成致命的后果,可见爱国主义一说未必站得住脚。要解释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理解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而伦德施泰特是在这种气氛中长大的。此外,还有一个心理因素便是,面对驰骋疆场的机会,任何一位血气方刚的军人都会忍不住跃跃欲试。

伦德施泰特的确抓住了这个机会,也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华,他指挥的军团连续攻克了波兰和法国。辉煌的战果和胜利的喜悦并不能打消伦德施泰特心头的隐忧,1941年对苏战役中,伦德施泰特再次证明了他的将才,他指挥军队在南路横扫苏军,攻克了拥有富饶的矿藏和良田的乌克兰。但局部的胜利不等于全局的成功,无法取得全局的胜利也就预示着最终的灾难。伦德施泰特很快就明白他的隐忧即将成为现实,他不惜拂逆希特勒的意愿,进言反对进攻苏联。是年秋季在商讨是否继续向莫斯科进军时,伦德施泰特不仅主张停止前进,甚至建议撤回到原起点。这自然使元首更为不快。与此同时,伦德施泰特越来越难以忍受“下士”希特勒对具体战事的横加干涉。结果到9月底,伦德施泰特在给希特勒有关命令的回电中摊牌说,如果元首不信任他,不能让他按照自己的判断行事,那就另请高明罢了。希特勒也爽快地接受了他的辞呈。希特勒本来就因为胜利的日趋渺茫而心情烦躁,伦德施泰特的质疑和反对意见使他的神经更加紧张。

但是伦德施泰特并没有长期被弃置不用,1942年初,希特勒以对国家负责为由说服犹豫不决的伦德施泰特,让他指挥西线的战事。美国的参战致使美军可能最终从英国进入欧洲大陆,伦德施泰特对这种危险有着充分的认识,他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着手准备应对,同时又忙于应付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占领区的反抗运动。到1944年6月,美军进入的时机终于成熟了,本书前章对此事已有所概述。(www.xing528.com)

在生死攸关的7月20日事件发生之时,伦德施泰特已经退休,所以当密谋者将希特勒已被刺杀的第一份电报送达东线和西线的高级司令部时,他不可能领导军队起而反对纳粹政权。当有关希特勒还活着的消息传来后,不管原来的动机如何,大多数军官都一下子泄气了,很难说伦德施泰特如果在场的话会采取何种态度。伦德施泰特没有参与密谋,这一点关系重大。

许多军人知道伦德施泰特对纳粹深恶痛绝,曾经指望他挺身而出领导他们推翻希特勒,但真正了解伦德施泰特的人从不抱这样的奢望。首先伦德施泰特是个坦坦荡荡的正人君子,视军人的荣誉为至高无上的准则,这样的人不适合参与需要精心设局的密谋。其次伦德施泰特德高望重,人们也不想让他卷入多少有损军人名誉的密谋,即使这种密谋有其正当的理由。此外,所有的德国将领无不受到纳粹特务的暗中监视,伦德施泰特声名显赫,对他的监视也更为严密。

当时有不少德国将领希望伦德施泰特能与英国和美国达成停战协议,或至少允诺英美不遭到任何抵抗进入德国以阻止苏军的西进,但由于伦德施泰特在7月初的去职而落空。9月伦德施泰特被召回,这种希望一度重燃。与此同时,克卢格在7月20日也曾打算采取同样的行动,但是他犹豫不决,不敢贸然行动。其原因首先是如果这样做就等于违背了曾经作过的忠于希特勒的誓言。其次是因为德国人民一直受蒙蔽,不了解事态真相,他们不会支持这种行动。其三是东线的德军会抱怨自己被人出卖。其四是恐怕自己以叛国者的恶名遗臭史册。这些因素对伦德施泰特的约束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且不谈他在9月危机被召回时实际上也不可能自作主张与英美停战,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纳粹特务的严密监控下。自己的判断和军人的职责使伦德施泰特的心理一直处于矛盾状态,加上希特勒不时的干预,在秋季的几个月,伦德施泰特实际上处于无能为力的处境,而盟军当时却还以为伦德施泰特在指挥西线的战事呢。

德军12月在阿登高原发动的所谓“伦德施泰特攻势”其实有名无实,伦德施泰特至多不过是一个持怀疑态度的旁观者而已。除了第五装甲军的司令曼陀菲尔提出过一些技术性的改进建议外,这次战役的目的以及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均出自希特勒本人。具体实施的则是莫德尔和他的左右手曼陀菲尔辽第六装甲军司令泽普·迪特里希(Sepp Dietrich)。

10月底,希特勒将亲手制定的作战方案让伦德施泰特过目。这个方案的基本框架与1940年的杰构(masterpiece)大同小异。它设想让盟军在通过比利时平原前往亚琛(Aachen)和科隆(Cologne)的途中耗尽军力,此时德军便在阿登高原发起出其不意的反攻。事实再次证明,这一招算得很准。其主攻方向由第五第六装甲军团分头突进,冲破美军在阿登较为脆弱的防线,然后向北迂回通过默兹河,在安特卫普(Antwerp)会师。第六装甲军沿着环形的内弧运动穿过列日(Liege)。第五装甲军沿着环形的外环运动,穿过那慕(Namur)。第五装甲军从侧翼向列日北突破,帮助第六装甲军团的进攻。与此同时第七装甲军从侧翼掩护第五装甲军的北进。

希特勒指望通过这种镰刀形的攻势将蒙哥马利的二十一军团与它的大本营和美国盟军切开,即使不能对其全歼,至少也打它个荷兰的“敦刻尔克”。英国本土隔海难及,英国的军队则被希特勒选中为最后一掷的目标。但希特勒的将领们却无不认为这个方案野心太大,德军的实力已今非昔比。

知道当面直谏不可能为希特勒所接受,伦德施泰特、莫德尔和曼陀菲尔于是提出一个较为折中的方案,先吃掉亚琛附近默兹河东的美军先头部队。但希特勒对目标有限的方案一概加以拒绝,他只是接受了曼陀菲尔对进攻时间和战术的一些建议。希特勒对劝他谨慎行事的话总是充耳不闻,他更乐意听从年轻将领的独到之见。曼陀菲尔的修正增加突然袭击的成功率,但并没能提高最终成功的几率。

这次进攻无异于赌博,而且是一场赔率极高的赌博。军方高层人物无不明白德国已经日暮途穷,它已经没有资源来保证哪怕是一场小规模的胜利,除非运从天降或者盟军的指挥官都愚不可及。认识到这一点对发动进攻可不是什么有利的因素。结果在实战中德军的突然袭击使盟军阵脚大乱,一度处于危险的境地。无奈德军毕竟实力有限,甚至于都没法有效地组织在进攻中常见的阻截和转移。曼陀菲尔的部队几乎打到了默兹河,但是兵力更强、目标更近的泽普·迪特里希部队却很快就遭到了麻烦。面对盟军迅速有力的反击,尽管后备部队急忙赶去增援曼陀菲尔,却已为时过晚。这次进攻远未达到原定目的,反而使德国耗尽了事关存亡的后备力量,它再也没有能力进行长期的抵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