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效沟通技巧助力团队成功

高效沟通技巧助力团队成功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服高手并不是那些口若悬河的人,而是那些具备“读心术”的人。想要改变对方的行为,就要改变对方的思维,所以“攻心”才是最佳的说服方式。因为他具备“读心术”,知道士兵们害怕在战场上牺牲的心理,因此肯定害怕首先被派到战场上。因此,喋喋不休的长篇大论不如说到点子上的一句话,具备“读心术”的领导只需要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可以把话说到下属心坎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高效沟通技巧助力团队成功

兵法中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说服高手并不是那些口若悬河的人,而是那些具备“读心术”的人。说服他人不能逞口舌之快,而是要攻克对方的心理防线,把话说到对方心里,这样才能让对方动摇,达到说服的目的。

其实,说服是双方在情感上的博弈,而不是口舌之辩,最关键的是“攻心”,洞悉下属的内心世界,改变下属的思维模式,在情感上占据上风,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苦口婆心地劝说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欲,这是人类的本能。说服就是要改变对方的思想。没有人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固有的思想,转而接受他人的思想。

妄图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别人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真正的说服并非口舌之争,而是双方在情感和理性力量上的角逐。想要改变对方的行为,就要改变对方的思维,所以“攻心”才是最佳的说服方式。想要说服别人,就得明白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此才能明确目标,把话说到点子上,达到一击必中的目标。只要能击中要害,比长篇累牍、喋喋不休还管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为了士兵着想,特意推出一种保险。每个士兵每个月只需要拿出二十美元,一旦他们在战场上不幸牺牲,军方就会给他们的家人二十万美元的赔偿金。

军方原本以为士兵们会踊跃响应,纷纷购买,没想到推出后竟然无人问津。无论怎么宣传,怎么开导,士兵们都不肯购买这种保险。军方的说服工作遇到瓶颈,只得邀请一位很有名气的心理学家来说服这些士兵。

心理学家叫来一个士兵,问他:“每月二十美元换二十万美元,多划算的事情!你们为什么都不肯买呢?”

士兵回答说:“人都死了,还要那二十万美元干什么?每月交的二十美元还不如买点酒喝,买保险和扔了没什么区别。”(www.xing528.com)

心理学家听了,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把所有士兵集中起来,对他们说:“勇士们,我要和你们说一下你们为什么一定要买保险了。买保险的士兵一旦在战场上牺牲,政府不得不赔偿你们的家人二十万美元,可是不买保险的士兵一旦在战场上牺牲,政府最多赔偿你们的家人几千美元。大家可以想一下,假如你们是政府的领导,会把哪种人首先派到战场上?”

这番话刚说完,士兵们纷纷购买保险,谁都不肯首先被派到战场上。

相比军方苦口婆心的劝说,这位心理学家说的话非常少,为什么最后却能收到这么好的效果呢?因为他具备“读心术”,知道士兵们害怕在战场上牺牲的心理,因此肯定害怕首先被派到战场上。牺牲后的赔偿金并不是士兵们关注的焦点,是否首先被派到战场上才是他们最重视的。心理学家抓住了士兵们的这一心理,把投保和没投保的士兵被派到战场上的次序做个对比,让那些士兵们明白,那些不投保的人将首先被派到战场上。

领导说服下属应该首先明白下属是怎么想的,因为被说服者的心境往往非常矛盾,猜忌心很强烈,害怕自己会因为信任领导而上了领导的当。就算是彼此信任的人,被说服时也会疑神疑鬼,猜忌心占了上风,信念产生动摇。

下属被领导劝说时,往往有很强的戒备心理,对领导的话半信半疑,警觉地关注着领导的一言一行。所以,领导要掌握下属的心理,交流时运用一定的谈话技巧,渐渐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等下属的戒备心消除后,可以鼓励对方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领导再根据对方的想法对症下药,进而寻找说服的突破口。

下属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心声,其实是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说明领导和下属之间还存在信任。此时,如果领导愿意和下属开诚布公,就可以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得到对方的理解,最后达到说服的目的。

要想说服下属,就要把话说到点子上,摸清楚下属的思路,明白下属是怎么想的,然后认准目标,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说服效率。因此,喋喋不休的长篇大论不如说到点子上的一句话,具备“读心术”的领导只需要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可以把话说到下属心坎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