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学历史?探索·选择·发展高中生生涯规划

为什么学历史?探索·选择·发展高中生生涯规划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现实状况却是“到了今天,很少有人能够离开某种西方的思维架构,而直接面对中国的文学、思想、历史了”。所谓“文化自觉”,就是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尤其是能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真正价值。“西潮冲击——中学回应”的模式无法从根本上为近代中国寻找出路。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部分汉学家也认为中国的变革是有其“内在理路”的。要想智,要想强,就要从提升文化自觉起;要想提升文化自觉,就要从学历史起!

为什么学历史?探索·选择·发展高中生生涯规划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说:“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本国以往历史,应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所谓“温情与敬意”,即要对自己国家的“以往历史”带有认同感,因为历史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会消亡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五千年而不断绝,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历史。可现实状况却是“到了今天,很少有人能够离开某种西方的思维架构,而直接面对中国的文学、思想、历史了”。而“离开某种西方的思维架构”的“少数人”里有一部分人对于本民族的历史又缺乏自知之明。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就此提出“文化自觉”。他认为每个文明中的人都须“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反省,做到有‘自知之明’”。这样人们就会更理智一些,从而摆脱各种无意义的冲动和盲目的举动。所谓“文化自觉”,就是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尤其是能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真正价值。那种倡言全盘西化的观点“是中国士人在西潮冲击下信心大失的明证”。“西潮冲击——中学回应”的模式无法从根本上为近代中国寻找出路。美国汉学家魏斐德在《中华帝国的衰落》里试图“分离出中国在欧洲帝国主义狂潮到来前,出现社会变迁的内在根源。”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部分汉学家也认为中国的变革是有其“内在理路”的。也就是说,咱们得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保持信心。(www.xing528.com)

一百多年前,伟大领袖周恩来同志振臂一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我们应该明白:“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要想智,要想强,就要从提升文化自觉起;要想提升文化自觉,就要从学历史起!加油吧,少年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