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宋耀州窑青瓷装饰工艺的研究成果

北宋耀州窑青瓷装饰工艺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宋时期耀州窑的瓷器在装饰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刻花工艺的使用。宋代耀州窑的刻花工艺起步较晚,北宋初期出现,在北宋中后期才逐渐发展到鼎盛。在刻花工艺出现之前,耀州窑青瓷的装饰手法主要是剔花和划花,刻花工艺是工匠们在长期的钻研和实践中,将划花和剔花工艺结合创造出来的(图3)。耀州窑的刻花工艺与越窑的刻花工艺存在本质差异,刻成的纹样形象也不尽相同。

北宋耀州窑青瓷装饰工艺的研究成果

北宋时期耀州窑的瓷器在装饰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刻花工艺的使用。宋代耀州窑的刻花工艺起步较晚,北宋初期出现,在北宋中后期才逐渐发展到鼎盛。虽然其起步晚,但是技艺成熟精湛,特色鲜明,在我国的陶瓷装饰艺术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刻花工艺出现之前,耀州窑青瓷的装饰手法主要是剔花和划花,刻花工艺是工匠们在长期的钻研和实践中,将划花和剔花工艺结合创造出来的(图3)。

耀州窑的刻花工艺与越窑的刻花工艺存在本质差异,刻成的纹样形象也不尽相同。

图3 西安市西大街出土青釉外刻花牡丹纹碗

图4 黄堡窑址出土博古插花牡丹莲纹碗母范(www.xing528.com)

越窑的刻花讲究的是一刀刻花,而耀州窑的刻花则是使用刀具在未干的器物胎体表面先采用直刀深刻,勾刻出纹样的大轮廓,然后再于深刻的纹样轮廓外,采用斜刀广削的手法刻去纹样外的部分背衬[13]。这样的刻法刻削的深而广,并且手法的着力大,能够在胎体上清楚地显示出所刻的具体花样。这种手法既能表现剔花工艺的浅浮雕效果,又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好地体现了纹样的立体感与层次感。使用这种工艺手法刻出的纹样阴阳映衬,对比分明,纹样活灵活现。

宋代中期后,由于刻花工艺深受人们的喜爱,瓷器需求量大增,但由于刻花工艺的烦琐,满足不了当时的实际需求,因此工匠们就创造出了与刻花纹样风格类似的印花工艺,这种工艺使得瓷器产量大增,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虽然印花工艺来源于刻花工艺,但是印花工艺与刻花工艺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印花工艺同样具有丰富的装饰题材,耀州窑许多窑址中出土的印花内范都可以证明[14](图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