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青瓷的重要发源地-上林湖越窑遗址

中国青瓷的重要发源地-上林湖越窑遗址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林湖越窑遗址是中国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是中国青瓷的重要发源地和重要产区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上林湖越窑遗址经考古发掘,上林湖有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的窑址7处。上林湖越窑遗址组成部分见表4-2。表4-2上林湖越窑遗址组成部分以上林湖为中心地的越窑青瓷的发展,使瓷器同丝织品一样成为明州港输出的主要商品。现在印度、伊朗、埃及、日本等国的古港口、古城堡遗址,均发现有上林湖所产青瓷遗物。

中国青瓷的重要发源地-上林湖越窑遗址

上林湖越窑遗址是中国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是中国青瓷的重要发源地和重要产区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遗址环慈溪上林湖呈桃叶形分布,蜿蜒20千米,窑址总数达120余处,时代上至东汉、下及北宋,以晚唐、五代、北宋为多。这些古窑址,是我国一座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青瓷画廊,也有人称为“青瓷露天博物馆”。

上林湖越窑遗址

考古发掘,上林湖有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的窑址7处。这一时期烧造的青瓷比较简单,有罐、壶、碗、盘及许多大型日用器皿,瓷品胎质坚硬、造型丰满而笨拙,釉色青绿或青灰,釉层不匀。两晋至南北朝期间,产品种类增多,制作工艺改进,造型趋向秀丽,釉色以青灰色和酱色为主,釉层均匀。从唐代开始,上林湖窑址数量剧增,窑炉结构、装烧技术和施釉方法都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匣钵的普遍使用,青瓷的质量跃居我国五大名窑之首。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许多唐代诗人对越窑青瓷做了形象的描绘,如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皮日休的《茶瓯》:“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徐寅的《贡余秘色茶盏》:“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此为赞颂贡窑青瓷。晚唐时期,上林湖越窑青瓷的釉色艺术达到极致。自唐以来,上林湖作为“贡窑”,专门烧制宫廷用瓷,一直延至宋代。宋金石学兴起,对越窑多有考证,集中于秘色瓷、贡瓷和置官监窑等方面。北宋庆历年间,谢景初作《观上林垍器》,对北宋中期瓷业的生产规模、烧造工艺流程及青瓷的价值等做了真实记录。明代注重对越窑器物的研究。(www.xing528.com)

20世纪30年代,陈万里进入浙江对古窑址进行考察后,写下《越器图录》《瓷器与浙江》《中国青瓷史略》等书,开启了现代考古学意义上的越窑考古学研究。1984年在寺龙口青瓷窑遗址发掘的北宋时烧制的三足蟾蜍水盂(青瓷),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编入1990年出版的《国宝大观》一书。上林湖越窑遗址组成部分见表4-2。

表4-2 上林湖越窑遗址组成部分

以上林湖为中心地的越窑青瓷的发展,使瓷器同丝织品一样成为明州港输出的主要商品。唐代开辟的从明州通向海外的陶瓷之路,北达朝鲜半岛,东至日本;南经广州,通向两条路线,一条是向东南,通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诸国;另一条是向西南,沿海岸至越南达泰国、缅甸,经孟加拉湾,到印度、巴基斯坦,直抵波斯湾地中海沿岸、伊朗、埃及等。现在印度、伊朗、埃及、日本等国的古港口、古城堡遗址,均发现有上林湖所产青瓷遗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