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越窑青瓷女俑:东吴至西晋时期的社会地位和精神风貌探讨

越窑青瓷女俑:东吴至西晋时期的社会地位和精神风貌探讨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越窑青瓷女俑的年代集中出现在东吴至西晋时期,与同时期出土的陶俑关系密切。本文以东吴至西晋时期出土的越窑青瓷女俑为线索,了解越窑青瓷女俑的主要特征,揭示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精神风貌,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但是从性别角度来看,越窑青瓷堆塑罐上的人物形象多为佛像或伎乐胡人像,很少出现明确的女性形象。越窑青瓷女俑的制作将捏塑、刻划、印花等手法相结合。

越窑青瓷女俑:东吴至西晋时期的社会地位和精神风貌探讨

熊玮

绍兴上虞博物馆)

“越窑”是对浙江杭州湾南岸宁绍一带窑址的统称,主要分布在余姚、绍兴等地,原为古越人居地,秦统一后设立会稽郡,唐代改为越州。唐时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越窑”之名由此而来,但这里的制陶业可上溯到商周时期。

越窑青瓷东汉创烧以来,中经三国、西晋,到南朝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是我国最先形成的窑场众多、分布地区很广、产品风格一致的瓷窑体系,也是我国瓷器生产的一个主要窑场。唐代瓷业虽然出现“南青北白”的局面,但青瓷出土数量仍多于白瓷,越窑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

越窑青瓷产品种类繁多,样式新颖,涵盖了生活用具的各个方面,如茶具、酒具、餐具、文具、灯具等。此外,三国、西晋时还生产大批陪葬用的明器,如堆塑罐、各种模型、俑等。

俑是中国古代丧葬中用于随葬的一种明器,材质有金属、竹木、石质、陶瓷、瓷质等,以陶俑最为常见,其起源可追溯至先秦“人殉”的丧葬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人口锐减,俑开始出现,是人殉的替代品。《孟子·梁惠王章》中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东汉赵岐对俑的注解是:“俑,偶人也,用之送死。”可见,俑的功能是送葬。而在俑出现以前,曾有一种具有人形的随葬明器叫作“刍灵”,是用茅草扎成的人马,略似于人形。但刍灵是人的一种象征,俑才是对活人的逼真模仿,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体现了生者对逝者的一种精神寄托。

各式人物俑是越窑青瓷中不可多得的一朵奇葩,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而女俑又是其中最为精彩、最为动人的部分,既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舆服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等,也是研究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精神风貌、风气风俗、家庭分工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越窑青瓷女俑的年代集中出现在东吴至西晋时期,与同时期出土的陶俑关系密切。虽然目前发现的材料较为有限,但它却以小巧玲珑的造型、变化万千的仪态和丰富深邃的内涵而在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研究陶俑的文章不少,主要是以秦汉或唐代陶俑为主,也有少数研究南北朝陶俑。由于资料较少,专门叙述青瓷女俑的文章较少。

本文以东吴至西晋时期出土的越窑青瓷女俑为线索,了解越窑青瓷女俑的主要特征,揭示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精神风貌,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目前,考古出土的青瓷人物俑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安徽东部、湖南、湖北和浙江杭州湾南岸地区,显示出与江南地区早期瓷器的发展相一致的地域分布面貌。(表一)

表一 青瓷人物俑出土情况统计简表

这些青瓷人物俑大致分为两大类。两湖地区出土的青瓷俑主要有武士俑、骑俑、立俑、坐俑、侍俑等,手法以捏塑为主,造型呆板,表情呆滞,制作比较粗糙,眉间多白亳相。脱釉情况比较普遍,烧成温度较低,以至早年的报告常叙述为陶器或釉陶器。伴出有青瓷罐、灯、耳杯等,以及其他青瓷明器模型如灶、井、房舍、牲畜等。

这一地区早在三国吴时已经生产质量较高的原始瓷和少量青瓷,胎呈紫红色或浅灰色,外施黄褐色釉或青釉,釉层厚薄不均且易剥落,严格地说,还不能称为瓷器。西晋时已用土作坯,胎质细腻,呈青灰或灰白色,胎表施黄绿色釉,还有少数呈褐色。釉面开冰裂纹,胎釉结合不好,常有脱釉现象,甚至完全剥光的。总的来说,瓷器的质量还不高。其人物俑的脸部形态和人物形象与江浙地区迥然不同,可能是本地窑口如湘阴窑的产品。

江浙地区出土的青瓷俑则常见各种形态的伎乐俑和侍俑,造型工艺除了用立体捏塑确立整体形状外,往往再辅以贴塑和刻、划、压印等手法,造型丰富多姿,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除各种乐器的弹奏外,还有一些有特色的造型如执扇、抱婴等,其制作往往细腻精致,胎釉结合紧密,规格高一些的墓葬还有狮形器、堆塑罐等伴出。(图一:1)(www.xing528.com)

三国时期的越窑瓷器大部分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纯净,以淡青色为主,黄釉或青黄釉少见。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牢固,极少有流釉或剥釉现象。说明烧制技术已有很大提高。西晋时越窑瓷业得到蓬勃发展,瓷窑增加,产品质量显著提高。胎质致密坚硬,釉层光亮均匀,制作益加精巧,品种越发丰富,表面常常刻划有精细的纹饰,深受贵族士大夫的喜爱,不是一般平民的消费品。

图一 越窑青瓷人物俑

1.执扇抱婴俑(萧山博物馆藏) 2.南京板桥石闸湖晋墓出土瓷俑 3.马鞍山霍里镇西晋墓出土泥质灰陶俑(马鞍山博物馆藏) 4.绍兴上虞梁湖镇出土瓷俑(上虞博物馆藏)

目前发现的越窑青瓷俑主要是东吴到西晋的,其出现的时代和地域也与越窑青瓷堆塑罐相一致,人物塑造很多也与堆塑罐上的人物相似。但是从性别角度来看,越窑青瓷堆塑罐上的人物形象多为佛像或伎乐胡人像,很少出现明确的女性形象。

越窑青瓷女俑的制作将捏塑、刻划、印花等手法相结合。先是将头、身、手等分别捏制,再粘合成形,而眼、耳、口、鼻和发型服饰则用刻划的方法。其形象多拱手而立,或执物,或抱婴,是当时社会侍女、婢女的象征。

其中比较特殊的一件是南京板桥镇石闸湖出土的女俑(图一:2),头盘单环发髻,身着曳地长裙,双手交错执于腹部,表情淡然柔和目视前方,反映了古代劳动妇女温柔恭顺的形象。其特殊之处在于上身裸露,双乳外露,有研究者认为其为墓主生前乳母或为风尘女子。距南京不远的马鞍山曾出土一件相似的泥质灰陶女俑(图一:3),陶质细腻,制作精巧。头盘帽形发髻,下着宽大长裙形似莲花,上身虽也有明显的双乳特征,但从领口和袖口依然可见清晰的衣服轮廓。因此,南京板桥女俑裸露的上身是否因为时代久远或制作粗略导致衣服痕迹已模糊不清,还是当时工匠制作时性别意识的体现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有一件比较特殊的是绍兴上虞梁湖镇出土的顶罐女俑(图一:4),发饰呈十字状,上顶三耳罐,罐身戳印有网格纹,身着窄袖长裙,裙身戳印圜圈纹。女俑头上承托罐底的十字状发饰,区别于“头顶作十字形髻,余发下垂过耳”的十字髻。十字髻为纵立的形态,且搭配耳边垂发,而此女俑发饰为平面的十字架状,可能是假发或钗簪,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东吴西晋时期妇女服装承继汉代遗俗并受到少数民族服饰佛教文化的影响,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平民服饰则以劳动实用为主。女性发式主要有单髻、双髻、帽形髻、盘桓髻、十字髻等。服式则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长袍或裙,款式多上敛下舒,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筒肥大,袖口或宽或窄。裙多褶裥,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

魏晋时期是我国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王朝更迭,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的恶劣,使这一时期的文人纷纷远离政治,也因此使其成为封建社会里少有的思想自由解放期。与此同时,民族与文化的大融合冲击了讲究等级尊卑的传统儒家思想,使得这一时期的女性在儒家传统规矩条框的缝隙中找到了能展现自我的自由空间

然而应该注意到的是,这些自由空间只是属于很少一部分士族女性,并且士族身份并没有改变她们作为男性从属的社会地位。而更为广大的平民女性,特别是奴婢,不仅仅作为女性,更是奴隶。她们的命运除了取决于她们的女性地位之外,亦更大程度取决于她们的奴隶地位。

女性和奴隶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她们不属于当时世人概念中“人”的范畴,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物”的属性。作为主人所拥有的物品,奴婢当然没有作为人的独立人格,甚至连个体特征也被剥夺,因此我们时常可以从出土资料中看到用于陪葬的女俑,不仅形象神态千篇一律,面貌表情也是柔顺淡漠的,这恰恰反映了时人心目中奴婢的标准化形象。她们不仅和伎乐俑、武士俑、胡人俑等同为墓葬常见的人物形象,还时常和各种动物模型、器具模型、生活用品等一起陪葬,可以说是社会中最底层的阶级,是一种物化的存在。

越窑青瓷女俑数量不多,主要发现于越窑产地宁绍地区杭州湾南岸或者南京及其周边地区,时代集中在东吴到西晋的短短百余年。作为当时政治中心建康城的南京及其周边地区,聚集了当时的豪门显贵,而富庶的宁绍地区也生活着不少世家大族。这两个区域发现的大中型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精美越窑青瓷,比如代表地位和财富的越窑青瓷堆塑罐,也主要是这两个区域出土的。

出土的女俑发髻烦琐、形态各异,或绾髻于头顶,或盘髻于脑后。服装样式为交领宽袖袍或裙、交领窄袖长袍或裙、圆形或V形领衫,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下层女性的发式和服饰。作为替代真人殉葬的女俑,是古代殉葬制度的遗留,是男权社会从属的标志,同时也是豪强地主庄园经济的私有财产。即使在标榜“思想自由”和“新女性”的魏晋,女性的根本地位也没有发生变化,尤其是下层女性,只是作为一个物化的存在,与牲畜、家什一起,陪着主人长眠地下,继续在另一个世界为奴为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