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听课效果的关键:备教材、参与者、环境

提高听课效果的关键:备教材、参与者、环境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观因素对于上好一节课很重要,但是客观环境对授课的质量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听课时要仔细观察,观察老师的言行举止、精神状态、演算板书;观察学生的应对反映、精神状态、学习习惯等等。听课者要想达到很好的听课效果,除了一些主观因素外,还要关注听课环境,挑选有利于自己听课的最佳地点。如果我们能够在每次听课之前认真备教学内容、备参与者和客观因素,那么就可以真正从听课中有所思,有所得,为我所用。

提高听课效果的关键:备教材、参与者、环境

听课者要带着先进工具,选择良好环境去听课,从而获得更多收获。

1.备环境,创造良好环境

对于各个学习领域来说,环境的定义也可谓多样化。这里指的是授课环境和听课环境。

授课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主要指课堂中的物理环境,如:光照、座位、多媒体设施等。后者主要指课堂中的社会心理环境,如:课堂气氛、课堂生成等。主观因素对于上好一节课很重要,但是客观环境对授课的质量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听课者来说,听课环境也很重要。听课时要仔细观察,观察老师的言行举止、精神状态、演算板书;观察学生的应对反映、精神状态、学习习惯等等。听课者要想达到很好的听课效果,除了一些主观因素外,还要关注听课环境,挑选有利于自己听课的最佳地点。(www.xing528.com)

2.备工具,拥有先进工具

传统的听课无非是凭着主观感受“听听记记”的活动。当今,如果听课者仅仅准备笔、纸、教材、教参和教案这些用品是远远不够的。

实际上,听课细究起来是“技术活”,听课者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自己的听课技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而,要较好地观察、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听课者必须提升听课的技术含量,娴熟地掌握或灵活地运用听课技术。例如,有意识地借助量表、图式记录等工具来观察课堂,有意识地运用摄影机、摄像机录音机等现代电子产品来辅助记录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影像、图片和声音。利用这些工具,听课者把瞬间的“精彩”留住,以便听课后反复揣摩与回味留下原始资料。另外,也要有能力分析各种采用定量和定性课堂观察记录的原始资料。当然,对于一些教师平时不太熟悉的观察技术和工具,学校管理者需要通过集体培训、提倡自学等方式,来提升听课者对听课技术的掌握水平,并且也要提供课堂观察的技术工具,为提高教师听课的技术性创造有利的条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我们能够在每次听课之前认真备教学内容、备参与者和客观因素,那么就可以真正从听课中有所思,有所得,为我所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