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原城铁抱铜的传奇奥秘,2000年历史震撼人心

固原城铁抱铜的传奇奥秘,2000年历史震撼人心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固原城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城修完后,还有一些没有用完的砖石,于是“官倡民应,捐俸募资”,在州城中央修造了规模空前的固原城隍庙,而城隍庙里的美景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立于门首的“铁抱铜”了。在固原流传一句话,“进了固原城,先看‘铁抱铜’。”由此可以看出,这“铁抱铜”在固原城的地位。2002年,固原民间人士发起倡议,社会募资重修“铁抱铜”。“铁抱铜”显然属于前者。

固原城铁抱铜的传奇奥秘,2000年历史震撼人心

固原城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最早应是乌氏城,西汉设高平县,弘治十五年置固原州。固原城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历史上的固原,自秦汉以来就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控扼着丝绸之路南北朝时期,大批外国使节、胡客商贩、佛都信徒往来于这条通道上。然而如今的固原,古城墙现已不复存在,只保留着修葺后的城门。尽管修葺后的城门仍有雄浑之风,然而在一群现代风格建筑的包围中却显得英雄孤寂。

明朝景泰元年,官府投资调军,大规模修葺被地震毁坏的固原城。城修完后,还有一些没有用完的砖石,于是“官倡民应,捐俸募资”,在州城中央修造了规模空前的固原城隍庙,而城隍庙里的美景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立于门首的“铁抱铜”了。

在固原流传一句话,“进了固原城,先看‘铁抱铜’。”由此可以看出,这“铁抱铜”在固原城的地位。所谓“铁抱铜”,是一只铁造的母狮子抱着一只铜造的小狮子。因为铜、铁的熔点相差很大,将铜铸在铁里非常困难,因此它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巧夺天工的构思和精良的制作,更在于它所代表的古代精湛的铸造工艺。这种铸造工艺,就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也几乎是无法达到的,但500年前的固原人民创造了这个奇迹。“铁抱铜”中的铜狮娃(见图8-1)在母亲的怀里显然不太安分,它头部外探,瞪大眼睛,对外界充满了好奇,而铁狮子就这样抱着它,让人感觉到即使凶猛如狮子竞然也能有这般的温情。由此可以看出,母性的伟大是任何一种动物都不例外的。

“铁抱铜”不仅仅是固原城的一张名片,人们还给它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孩子摸了它会五毒不侵、长命百岁,病人摸了它会元气大涨、脱离病痛。小狮子被来来往往的香客不断触摸,铮铮闪亮。

然而,像很多名胜古迹一样,“铁抱铜”也没能逃脱被毁灭的命运,这样精美的造像竞在“大炼钢铁”的年代被毁掉了,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如今,我们已无眼福去见证“铁抱铜”这一奇迹,能让我们模糊见识它未消失前姿态的,也仅剩庙内一面墙上的一张照片。“铁抱铜”现已母子分离,永远地消失了,母狮子被炼成了铁,而小铜狮子因无法熔化才被保留了下来,存放于固原博物馆里。小狮子失去了母亲的庇佑,只能孤独地看着世事沧桑,年代更替。一位当年参与毁坏“铁抱铜”的当事人曾在他年老回忆时感慨地说,“铁抱铜”倒下后,他看到狮子手指般粗细的尾毛都是中空的,“铁抱铜”制作的精良可见一斑。但是没有办法,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它存在的时候我们没有好好珍惜,一旦失去将无法复原,成为永远的遗憾!

978-7-111-45437-3-Chapter08-1.jpg

图8-1 “铁抱铜”中的铜狮娃

时光荏苒,50余年过去了,昔日热闹的城隍庙也只留得一处残破的故址。但是,关于“铁抱铜”的记忆却并未在人们的脑海中抹去。2002年,固原民间人士发起倡议,社会募资重修“铁抱铜”。这一倡议立即得到了百姓的热烈响应。可新的问题又来了,500多年前没有难住古代工匠们的技术问题却难倒了现代铸造厂的技师们,他们找不到将铁和铜自然结合起来的办法,铜狮娃嵌套不进雌狮的怀里。最后,他们只好用螺钉将铜狮娃连在了雌狮上。

2003年4月,这对复制的“铁抱铜”被隆重安放在了固原东岳山鲁班财神庙庭院当中(见图8-2),竖立一旁的“重铸铁狮铜猊碑记”记录了重铸的经过:“铁狮铜猊,俗称‘铁抱铜’。史载始铸于明朝万历十八年,即公元一五九零年……于公元二零零三年癸未三月二十六日隆重安放东岳山鲁班财神庙庭院,再现昔日人文景观,供君览赏……”(www.xing528.com)

978-7-111-45437-3-Chapter08-2.jpg

图8-2 重铸后的“铁抱铜”狮子

如今,固原城的工匠虽然用螺钉将小铜狮安放在了铁母狮的身上,但他们却无法理解500多年前的工匠们是怎样将这两者合二为一的,因此愈发对古人产生了由衷的敬畏。

现代科学也许能解开这个谜底。目前,在材料成形技术方面,一个研究热点就是异种金属的连接问题,如铜钢连接、铜铝连接等。一种新兴的技术——熔钎焊,已经引起了世界上广大科技人员的兴趣。熔钎焊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异种材料连接时,一种母材熔化而另一种母材不熔化;二是同种母材连接时,部分母材熔化,另外一部分母材不熔化。“铁抱铜”显然属于前者。图8-3所示是熔钎焊的原理图,图8-4所示是钢与铜用电弧熔钎焊连接在一起的接头处的显微组织照片。

978-7-111-45437-3-Chapter08-3.jpg

图8-3 熔钎焊原理图

978-7-111-45437-3-Chapter08-4.jpg

图8-4 显微组织

所以,我们有理由猜想,500多年前的固原工匠们可能早已掌握了这种熔钎焊的技术,只不过他们技艺精湛,钎焊得天衣无缝,丝毫看不出痕迹,让后人误以为是两者铸在了一起。不过这也只能是猜想,究竞事实如何,无人能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