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痒痒挠:解决痒问题的老物件,堪称孝道

痒痒挠:解决痒问题的老物件,堪称孝道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痒痒挠古时又称如意,在手所不及之处,可如人意用以搔背之痒,故称。可见,痒痒挠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亦可见当时贵族的生活奢华。痒痒挠虽是小物件,但能解决痒的问题。因为老年人反应迟缓,手脚活动不甚灵活,痒痒挠和拐杖、鞋拔子,并称为老人“三宝”,皆属于孝物。做儿女的给家中老人准备一把痒痒挠,以方便老人不时之需,堪称孝道。让人想起来常会心一笑,可见浑身上下痒痒谁都会有,哪痒就要挠哪,要止痒只有挠挠。

痒痒挠:解决痒问题的老物件,堪称孝道

痒痒挠是挠痒痒的器具,多用竹、木制成,也有用牛角、象牙甚至金银制作的,长柄,一端有弯曲的梳齿,大都状如人手模样,手指并拢弯曲,用以搔痒,当后背痒而挠不到的时候,借用其发力,很能解决一时之需。痒痒挠虽是个小工具,但能解决大问题,俗称不求人,又称老头乐。

中国古典文献中,最早记录痒痒挠的,是元代陈栎写的《和不求人赞》:“噫!虽不求人兮,未免求木奴之指。孰若反掌以自搔兮,君子求诸己。”求人不如求己,解痒还是自己动手好。痒痒挠古时又称如意,在手所不及之处,可如人意用以搔背之痒,故称。清代《事物异名录》载:“为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背脊有痒手不到,用以扒搔,如人之意。”

1977年,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的两座战国时代大型墓葬中,发现两件痒痒挠均为象牙雕刻而成,长约40厘米,与后代流行的样式别无二致。可见,痒痒挠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亦可见当时贵族的生活奢华。

身体痒是人类很奇特的感受,小痒舒适,奇痒难过。古人将“痒”归为病,《说文》解释为:痒,疡也,从病。古人认为痒与溃疡同源,故为病也。(www.xing528.com)

痒痒挠虽是小物件,但能解决痒的问题。自古以来被视为孝老之物,也是民间为何称其为老头乐的缘故。因为老年人反应迟缓,手脚活动不甚灵活,痒痒挠和拐杖、鞋拔子,并称为老人“三宝”,皆属于孝物。做儿女的给家中老人准备一把痒痒挠,以方便老人不时之需,堪称孝道

曾记得相声大师马三立有个著名的小段《偏方》,治痒特别管用:打开一个小纸包,里面还有一个小纸包;打开这个小纸包,里面还有一个小纸包,最终纸条上写着两个字:挠挠。让人想起来常会心一笑,可见浑身上下痒痒谁都会有,哪痒就要挠哪,要止痒只有挠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