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瓮子鞋:曹妃甸的特殊制鞋工艺

瓮子鞋:曹妃甸的特殊制鞋工艺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瓮子鞋就是曹妃甸区域特殊的生产环境、劳动场所之中的一种鞋履。要说瓮子鞋,我们先认识“瓮”字,原指一种盛水或酒等的器皿,如水瓮、酒瓮。再有就是瓮城,指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至于为什么把这种鞋称作瓮子鞋,历史典籍和当地志书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其地域性很强,现在已经很难考证其名称来源。随着现代机械的推广普及,农业生产中的土方活计都不再用人工了,而是由挖掘机、推土机来完成,瓮子鞋退出历史舞台也就成为必然。

瓮子鞋:曹妃甸的特殊制鞋工艺

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对当地人的性格、行为、言语乃至衣装服饰,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古往今来, 北方地区的鞋文化主流是实用而朴素,绝大多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则只能注重鞋履的基本功能,无论在款式、用料、做工上,都反映出浓郁的地域民俗风情和人文观念。瓮(读wèng)子鞋就是曹妃甸区域特殊的生产环境、劳动场所之中的一种鞋履。

要说瓮子鞋,我们先认识“瓮”字,原指一种盛水或酒等的器皿,如水瓮、酒瓮。成语“请君入瓮”“瓮中之鳖”之瓮,就是描述类似物件。再有就是瓮城,指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如果反其意而言,穿上这种鞋子,任何东西也都进不了鞋窼里。

“瓮子鞋其实就是布鞋的一种,或者是布鞋的一种改良。做法是在普通布鞋的基础上,围绕鞋口缝上一圈布。布的周长根据穿鞋人的小腿粗细确定,高度不超过膝盖。布上缀上布带,就像过去军人的绑腿一样。从外观看更像寺庙里老道穿的鞋,区别在于道士套在脚上、小腿上的白布,实质上就是一双手工制的高腿袜,脚上的圆口鞋,与现在的布鞋别无二致。而瓮子鞋则是鞋袜连为一体的,与当今女士们穿的高腰皮靴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功用大相径庭罢了,瓮子鞋主要是实用功能,穿上它,鞋会更跟脚,干活更麻利,而且还防止沙石等杂物进入鞋内。也许瓮子鞋的制作就是受了高腰皮靴的启示吧。”这是乡土作家李庆玺在《史话曹妃故里》一书的考据记述。

至于为什么把这种鞋称作瓮子鞋,历史典籍和当地志书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其地域性很强,现在已经很难考证其名称来源。然而,对于庄户人来说,只要穿着方便,叫什么名字无关紧要,谁都不会为一种鞋的名字而追根溯源。这鞋子的发明,是劳动者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最早穿这种鞋干活的人是盐场工人,是这一特殊工种的必备劳动保护用品。过去的盐场晒盐,所有工序全靠人工完成,从平整盐池,到洗盐、扒盐、收盐、装盐、运盐等,无论任何劳动都要防止海盐颗粒进入鞋里,盐粒质地坚硬,极易把脚磨破,只有把脚和小腿包裹严实,才不至于进入鞋内。(www.xing528.com)

在建立柏各庄农场初期,沉睡千百年的渤海滩,不论是工程浩大的海档,还是一条条渠道、道路,都是农垦职工一锹锹地挖、一筐筐地抬、一车车地推出来的,干这些苦活累活,每天就都要跟泥土打交道,最跟脚、最给力的鞋子,便是瓮子鞋。后来流行胶底的解放鞋之后,心灵手巧上的家庭主妇们,便在此鞋帮上缀上一圈结实的粗布,依旧是改良版的瓮子鞋,更不怕踏土踩泥甚至蹚水了。

随着现代机械的推广普及,农业生产中的土方活计都不再用人工了,而是由挖掘机推土机来完成,瓮子鞋退出历史舞台也就成为必然。实物几近消失,但它曾经给劳动者带来的方便和好处是不应该忘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