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物件:清朝时期的铸字仿圈与诗文刻绘

老物件:清朝时期的铸字仿圈与诗文刻绘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仿圈属于文房用具的一种,过去人们习练书法的初级阶段,需要临摹法帖。临帖时,用透光性较好的纸蒙在帖子上,上面再压上仿圈,在圈内摹写以达到规范合体、大小一致和掌握结构的目的。仿圈不能太厚,以免影响运笔,一般厚度在0.2厘米上下。资料显示,仿圈约兴起于清,前期多为素面光圈,清末民初始有铸刻文字、刻绘图画的,以铜制仿圈为多,其中以铸字者为珍,刻绘字画精美者为贵。传世的也有象牙仿圈,刻以诗文,十分讲究。

老物件:清朝时期的铸字仿圈与诗文刻绘

这是民国时期的铜制仿圈,是父亲小时候使用过的小物件。长方形仿圈器型规整,包浆老旧,长15.3厘米,宽7厘米,四周边框宽0.7厘米,虽有绿色锈迹,但还算精致,且古韵犹存。笔者已经记不清儿时是否玩过弄过它,当老父拿出来供我拍照时,顿时感到亲切无比。对喜欢动笔弄墨、喜欢文房雅具的我来说,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仿圈,是古代临摹书法时的圈形镇尺,中间平整,可以写字,常用铜、铁制成,明清两代多有使用。仿圈属于文房用具的一种,过去人们习练书法的初级阶段,需要临摹法帖。临帖时,用透光性较好的纸蒙在帖子上,上面再压上仿圈,在圈内摹写以达到规范合体、大小一致和掌握结构的目的。仿圈不能太厚,以免影响运笔,一般厚度在0.2厘米上下。资料显示,仿圈约兴起于清,前期多为素面光圈,清末民初始有铸刻文字、刻绘图画的,以铜制仿圈为多,其中以铸字者为珍,刻绘字画精美者为贵。传世的也有象牙仿圈,刻以诗文,十分讲究。

文玩行业人士分析,民国仿圈存世量极少,尤其当年专营文房用品的品牌老店的出品,多以精铜打造,雕刻精美,高雅别致,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学术价值,非常值得收藏故宫博物院有一件清宫的银彩漆仿圈,曾是溥仪少时日常练习书法所用之物。清代皇家对皇子的书法要求很高,工整书写成为每个皇帝的必修课,所以,仿圈是每个皇子写字时必备的学习工具。(www.xing528.com)

父亲回忆,玉官庄村1948年始有小学,地址就在我家对面的富户李学财家,临街为青砖门洞,进去一层为瓦房,再一层是草房。门洞旁是碾房,一侧的厢房便用作教室,学生有十几个人,那时全村仅300多人。父亲1951年进入这所小学读书,教师名叫李维周,是八农场人。老师除了教语文、算术,写字是必修之课,且是仿照范本来写。那时流行一句学习的诀窍:字怕练,书怕念,算术就怕多演算。图中这只铜仿圈就是那时留下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