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朝时期的普洱茶发展与养生保健

清朝时期的普洱茶发展与养生保健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朝时,人们对普洱茶养生保健效果的认识逐步深入,“士庶所有,皆普洱茶也”。这样,普洱茶不仅没有随其他团饼茶衰落,反而在清朝得以发展,甚至成了贡茶。在官军6个月围剿下,起义失败,刀兴国等人惨遭杀害。同年,清廷对普洱府茶业情况做调查,对私商经营茶叶有改动。清道光年间,车顺来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了贡生学位。驿道以石板铺面,宽6尺,全长211千米,由此普洱茶步入鼎盛时期。

清朝时期的普洱茶发展与养生保健

顺治十六年(1659),吴三桂平定云南,将普洱、思茅、普藤、茶山、勐养、勐暖、勐棒、勐葛、整歇、勐万、上勐乌、下勐乌、整董编为13个版纳,统归元江府管辖。《思茅县志》载:“顺治十八年(1661),思茅年加工茶叶10万担,经普洱过丽江销往西藏茶叶三万驮之多。”康熙三年(1664),设元江府普洱分府,移元江通判驻普洱,为普洱通判,管辖13个版纳。

雍正七年(1729)设立普洱府,为流官制,辖六大茶山、橄榔坝及江内(澜沧江以东、北片)6个版纳(勐养、思茅、普滕、整董、勐乌、乌得),对江外各版纳(勐暖、勐棒、勐葛、整歇、勐万),设车里宣慰司,为土司管制。根据流官管土官原则,普洱府对车里宣慰司实行羁縻管理。

同年,在思茅设茶叶总店,将思茅城私商(指茶商)一律赶走,不得经营茶叶生意。云南总督鄂尔泰选取最好的茶菁,制成紧茶和茶膏,作为清廷贡茶,进贡皇帝。

清朝时,人们对普洱茶养生保健效果的认识逐步深入,“士庶所有,皆普洱茶也”。名著《红楼梦》中就有记述普洱茶消食保健的功效,甚至焖一罐普洱茶也成为一种时尚。《本草纲目拾遗》等也有相关记述。这样,普洱茶不仅没有随其他团饼茶衰落,反而在清朝得以发展,甚至成了贡茶。

茶农将最好的春茶加工成芽茶、蕊茶、宫廷团茶贡给皇上,其余茶杀青后制成晒青毛茶,再经蒸压成圆形紧茶。晒青毛茶是绿茶中含水分最多的,在包装前8小时需喷洒少许清水,再装入竹筐,用6~12天时间运到茶叶集散地,而后一部分散茶内销,一部分蒸压成饼茶,用浸湿的笋叶包装,从思茅经传统的茶马古道运到拉萨,大约需100天。其间形成了传统的云南特有的大叶种自然后发酵普洱茶,独特的陈香和浓醇的汤色尤受藏族同胞喜爱,但销量不大。

雍正十年(1732),普洱镇总兵官李宗应以巡边为由到茶山搜刮民财,普洱知府佟世荫又图以“过山聚粮”再到茶山搜刮,遭拒后辱打茶山千总刀兴国,刀兴国愤而发动茶山人民起义。在官军6个月围剿下,起义失败,刀兴国等人惨遭杀害。

雍正十三年(1735)设宁洱县为附廓县。乾隆三十五年(1770),普洱府辖1县3厅及车里宣慰司。同年,清廷对普洱府茶业情况做调查,对私商经营茶叶有改动。道光《普洱府志·食货》对此况追述为:“普洱茶名重天下,每年纳茶六七千驮(每驮120斤计,合72万~84万斤),入山作茶(指茶商及工匠)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

为了“杜绝衅端(闹事),不许客人上山作茶”,清廷又从收缴茶税入手,准许私商办“茶引”购茶,规定:“普洱府年发茶引三千,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加其他税费,合每引征税一两,年征收茶税合三千余两),行销办课,定额造册题销。”其后在府地设“茶局”,为专办茶引发放、税银征收和贡茶的例银发放、贡茶押运的监督机关。(www.xing528.com)

乾隆五十二年(1787),清廷复将普洱贡茶改为团茶(内分5、3、1、0.4、0.14斤5种),“锡瓶装蕊茶和芽茶,缎绵木匣装茶膏”,称为八色贡茶。1793年,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国使团,并在万树园设宴。乾隆帝婉言不准所请,不予同意,但礼尚往来,回赠英使团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女儿茶和(普洱)茶膏。

阮福《贡茶案例》记述采办情况为:“每年进贡之茶,列于布政司库银息项下,动支一千两,由思茅厅领转采办,并购茶瓶、缎匣、木箱等,其茶在思茅本地收取。”记普洱贡茶采摘情况为:“于二月(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者,谓之毛尖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买运)茶。”《普洱府志》记为:“农历二月开始采茶,芽头细嫩且多白毫(毛)者为毛尖,农历三四月采摘为小满茶,六七月采摘为谷花茶。”

1799年,檀萃的《滇海虞衡志》载:“普洱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耑,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普洱茶的盛况由此可见一斑。传统的六大茶山指今勐腊境内的莽枝、易武、蛮砖、倚邦、革登及今景洪境内的攸乐。

清道光年间,车顺来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了贡生学位。为了报答朝廷,他将本号精制茶品送到宫中。道光皇帝饮后赞此茶“汤清纯,味厚酽,回甘久,沁心脾,乃茗中之瑞品也”,并钦命头品顶戴赴云南呈宣,赐封车顺来为“例贡进士”,由云南布政使司布政使捷勇巴图鲁史监制成“瑞贡天朝”金色大字牌匾。

到了道光二十五年(1845),易武本地官商余资充足,捐款修筑易武至思茅茶马驿道。驿道以石板铺面,宽6尺(200厘米),全长211千米,由此普洱茶步入鼎盛时期。

大约在清光绪年间或更早,倚邦、易武等地的茶商开始将普洱茶运销越南、老挝等地,随后销区渐渐扩大至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并转销我国两广及香港地区。蒙自(1887)和思茅(1897)海关相继设立后,这种民间贸易维持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1886年,中国茶叶出口达到历史高点,随后逐年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