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昌非遗笔记:甄布政使故事

新昌非遗笔记:甄布政使故事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甄完到任以后,悉心调查,秉公执法,理正言直,终于冲破重重阻力使案件得以顺利进展,被人们称为“青天”。由于甄完为官清廉,景泰三年官升至河南布政使,故被称为甄布政使。身为布政使的他一面率领文武百官察看灾情,安置难民,号召百姓治理黄河,一面为减轻农民负担,开仓赈济,奏免赋税,竭力节缩财政开支。

新昌非遗笔记:甄布政使故事

新昌一直有“勤耕读、崇孝悌、尚廉耻、育人才”的地方风俗,故这里自古就人才辈出,如北宋和南宋年间的石公弼、石公揆,南宋宰相王爚,明代尚书何鉴、吕光洵、潘晟等。这些先圣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爱国爱民,他们的故事在新昌百姓中代代相传。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被赐予“清官第一”之称的明代河南布政使甄完的故事了。

甄完是我县镜岭镇岩泉村人,出生于明代洪武二十五年(1392),祖上是从山东逃荒来新昌的。甄完小时候因家境贫寒,家里没钱供他上学,只能整日在田间地头放牛割草。有一天,甄完放牛路过村中私塾,听见里面书声琅琅,不禁好奇地趴在窗户下听。这一听就让甄完入了迷,自那以后,每当放牛路过这里,甄完都要到窗下偷听先生的讲授。一次,先生终于发现了这名额外的学生。当先生认真地考问完这个放牛娃以后,先生为甄完惊人的记忆力而赞叹,并称之为“奇才”,先生欣喜地准许甄完免费到私塾听课。从此甄完幸运地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

转眼到了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甄完成了新昌岩泉村有史以来第一位举人,然后再历尽艰辛赴京中了进士。中了进士以后,甄完于宣德元年(1426)出任刑部主事,被朝廷派往山东处理朱高煦叛乱一案。甄完到任以后,悉心调查,秉公执法,理正言直,终于冲破重重阻力使案件得以顺利进展,被人们称为“青天”。

此后,甄完又被派往广西、湖广等地任职。所到之处无不留下卓著的政绩和廉洁的美名。由于甄完为官清廉,景泰三年(1452)官升至河南布政使,故被称为甄布政使。

甄完调任河南期间,正逢黄河决口,百姓灾难深重,十万难民无家可归。甄完看着眼前的一切心急如焚,不禁回想起自己多灾的故乡。年少时的饥饿和困苦,一直深深地烙在他心里,他深知百姓的苦难。身为布政使的他一面率领文武百官察看灾情,安置难民,号召百姓治理黄河,一面为减轻农民负担,开仓赈济,奏免赋税,竭力节缩财政开支。督修黄河堤坝,成了他最大的心愿。在河南为官的那几年,甄完把心思都花在了黄河的治理上,他总是亲临黄河岸边指挥治理工程建设。

治理黄河期间,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银子在甄完手中过,可是甄完不但对这些银子分文不沾,还用自己省吃俭用剩下的俸禄资助灾民,甄完的爱民和廉洁,令当地百姓交口称颂。朝廷派六部到各地考察,甄完的政绩为最。

然而官场自古险恶,就是这样一位清官,也遭到一些官僚的猜忌和陷害。皇帝收到了一些奏章,上面罗列了很多甄完的罪状,其中最主要的一条,乃是告甄完利用职务之便,大肆贪污国家金银财物,并多次派员回新昌老家建造豪华的府邸。(www.xing528.com)

俗话说:“话经三张嘴,长虫也长腿。”数年之后,甄完借病辞官还乡。归乡途中,路经当时嵊州境内的一个小村,看到水塘边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洗脚,他便摸出身上仅剩的七个铜钱给了那乞丐,然后面对水塘叹息道:“我甄某虽蒙受不白之冤辞官还乡,但自身清白如水塘也!”这口水塘后来也改名为“清水塘”。据说,时至今日,那清水塘的水仍清澈如许。

再说皇帝虽然恩准甄完辞官还乡,过后回忆起他的为人处事,觉得后悔,就暗暗派了一个特使,到新昌岩泉村察看甄完的府邸及家产,以便证实一下甄完究竟有否贪污。经过特使的明察暗访,回奏皇上:“甄布政,甄布政,长椽细瓦擂鼓门。八十公公打柴不够烧,七十婆婆纺棉不够穿,每天两只小船运菜还不够吃。”皇上闻奏,怒气冲天,一个已辞官的小小布政使生活得这样阔气,房子气派不说,还要八十人打柴,七十人纺棉,两只小船运菜下饭,这还了得!后来经特使解释,皇上才恍然大悟。“长椽细瓦”是竹椽茅草,“擂鼓门”是用竹篾编的扁平圆形竹器(新昌方言“团背”)当门;“八十公公”是甄完80岁的父亲打柴,“七十婆婆”是他70岁的母亲纺棉,“两只小船”是两只鸭子,每天靠两只鸭子生下的两只蛋,还要拿去换盐呢!特使还讲了“清水塘”传闻。皇帝听了深受感动,急忙下旨召甄完进京复职。圣旨到达新昌岩泉村时,甄完早已隐姓埋名教书去了。

景泰皇帝无奈,只好命人给甄完留下朝服一套、朝板一块、朝靴一双,并送去御书“清官第一”匾额,特许甄完“本职冠带回原籍致仕”。

后来,在甄完去世多年后,皇帝为了嘉奖甄完,降旨新昌岩泉村,在村口建造牌轩。同时还昭告天下:大小官员路经此地,都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敬仰。

至今,岩泉村村口还留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路廊遗迹。甄完为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佳话也在青山绿水间传颂了几百年,历久弥新

(刊登于2014年1月16日《今日新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