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寻易武茶韵味,感受麻黑地风情

探寻易武茶韵味,感受麻黑地风情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麻黑之于易武,就像易武之于古六大茶山一般,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存在。因为麻黑有2700亩的古茶园,有5100多亩的新式茶园,每年普洱茶的产量大致在45~50吨,是易武众多山头中古茶园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一个村落。孙明泡的是2003年的麻黑大树茶,那是斗记创始人陈海标初上易武麻黑委托加工生产的早期茶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探寻易武茶韵味,感受麻黑地风情

麻黑之于易武,就像易武之于古六大茶山一般,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存在。因为麻黑有2700亩的古茶园,有5100多亩的新式茶园,每年普洱茶的产量大致在45~50吨,是易武众多山头中古茶园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一个村落。

麻黑村

而说到麻黑,就要说说易武的“七村八寨”之分——这原本是一个行政区划,却因这些年普洱茶市场的走高,被各自赋予了带有江湖色彩的名望。易武七村指的是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曼撒村。易武八寨则分别是刮风寨、丁家寨(瑶族)、丁家寨(汉族)、旧庙寨、新寨、倮德寨、大寨、张家湾寨。

麻黑的地理位置是在易武老街的东北面,距离老街有9公里,它的茶园下与落水洞、上则与大漆树的茶园相连,在过去很长一段对产区还没有很细分的时间里,这一片相连的茶园几乎都被归入“麻黑”,因为麻黑茶在市场上成名已久,至今也是易武茶风味的地理标杆。此外,麻黑还是一个“嵌”在森林里的村寨,因为它的古茶树和原始森林混生在一起,所以生态优势明显。

麻黑这个称呼,据说旧时是对一个少数民族的贬称,现在详情已不可考,能够明确的是这里曾发生过回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斗争,并导致了麻黑原来的所在地——麻黑大寨的衰落。那是一个在两百年前(清嘉庆年间)就有两百多户人家的繁华村落,有回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村民,也有一些汉族村民。后来纷争闹得激烈,瘟疫又开始流行,这使得此地的回族人全部搬走,之后的麻黑就成了一个彻底的汉族寨子,到现在共有130多户人家、400多人。

而现在的麻黑,原本的名字叫“大路边”,据说这个通俗到底的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过去从易武到普洱的运茶之路,要从麻黑寨的路边经过;而且由中国通往老挝的出口茶路,也要经过麻黑寨的路边。对此,我们一眼可见,在云南有茶山记录以来的岁月里,麻黑早就在历史上、在市场中,拥有了它的位置。

在当地老茶人的记忆里,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由易武各茶号所产的“易武正山”普洱茶,实际包括整个易武茶山范围内的麻黑、曼洛、老街、曼撒、易田、曼腊、曼乃等各村各寨的茶,当时所有茶都一个价,混在一起做,都叫易武正山。而现在的价格各个寨子都不一样,甚至高低间相差太多,那自然是没有混在一起做的可能了。发达的现代信息网络,也早就让身在茶山的人们,拥有了极灵敏的市场嗅觉。

正在检视春茶质量的孙明

“我是从2005年开始做茶的。没到麻黑之前,我在宁洱给别人做茶饼,先做了一年,之后又给易武一家老板做了一年,然后就回到了麻黑。因为我爱人是土生土长的麻黑村民,所以我们在2007年时回到了村里。印象里易武的茶价,正是在那几年开始上涨的,我记得很清楚的是2004年的时候,我这里的干毛茶还只要28块钱一公斤,后来就一路涨上来了。”

说话的人叫孙明,是斗记茶业麻黑初制所所长,一个质朴敦厚的汉子,干活速度很快。他扬扬手告诉我们,其实麻黑的古茶园面积很大,甚至在整个西双版纳州都可排在前列,但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茶树矮化运动后,没有被矮化过的古茶树比例,也就在百分之五左右。“究其原因是那时候台地茶园的茶比古树茶的价格贵,所以才有人拿台地茶园换到了好几片古树老茶园,放在今天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孙明摇摇头。

古茶树矮化,是云南茶业在特定时代经历的特定遭遇。因为易武茶的光环虽然璀璨,却也无法解决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因为物质条件的匮乏往往连饭都吃不饱的窘境。为了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20世纪50年代后,茶叶由国家统购统销,主管部门考虑到古茶树产量低,于是从勐海等地慢慢开始低产茶园改造试验,主要方法是将古茶树离地20厘米左右的部分主干砍去,使得树幅增大,这样茶叶产量自然也就增加了。

斗记麻黑初制所

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一边是茶叶开始出口创汇要数量,另一边是作为产茶大省的云南,当时省内需求的都是绿茶(滇绿),而粗枝大叶的古树茶显然不适合加工成绿茶,相反整齐细嫩的台地茶就合适。于是低产茶园改造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整个易武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茶树矮化运动。这样一来,越是种植历史悠久且离村寨比较近的古茶园,就越受影响,所以在易武片区相对交通便利的麻黑古茶树,就成了彻底矮化的对象。

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对过去进行评价,因为事情发生的历史背景与现在是大相径庭的。所幸的是麻黑的古茶树虽然已不高大,但根部依旧粗壮,它凭借古茶树发达的根系,吸收土壤中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即使看着外观平平,其产出的茶叶的滋味却跟周围生长的乔木小茶树们,不可同日而语。根据孙明的介绍,近年来麻黑的茶价整体较平稳,产地好的鲜叶一般在八九百元一公斤,到做完毛茶就在三四千元一公斤。(www.xing528.com)

可最大的困扰却并非价格,而是这几年茶叶产量的猛然下滑。孙明说:“不夸张地讲,因为山上茶叶发得少,2019年已比往年减产了60%,2020年头春又减产了70%,到真正有茶叶发出来的时候,都到雨水节气了,哎,这几年太干旱了,做茶人看着茶树缺少生机的样子,心疼啊。”

和煦的柔风里,孙明望着远处的山梁,为我们泡了一泡茶。他手指着天幕的高处说:“从我们现在的位置往对面最远的山上看,那就是茶王树、弯弓、薄荷塘的茶园所在地,现在它们都属于易武的一线小产区,再加上一个刮风寨,它们都是在国有林范围内的村寨,所以那支山脉就是整个易武最好的黄金茶园带。”

孙明泡的是2003年的麻黑大树茶,那是斗记创始人陈海标初上易武麻黑委托加工生产的早期茶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当时的易武茶,正以区别于大厂茶的细腻柔甜风格,为人们逐渐认知,不过有一个疑问始终存在:对于一直强调滋味厚重的普洱茶而言,这样清淡的山头茶,能不能转化出一个好的口感?

十八年过去了,曾经那些怀疑过的声音,终于在现实面前服了输:当年这些仅仅做了一吨多量的易武大树茶,因为转化后的口感惊艳四方,达到了从当年的十多元钱一饼,涨到了现在万元也难求的地步。钟情于它的口感的茶友,因为喝一片少一片的缘故,常常要在某些特别的时刻,才舍得开启它。

为什么麻黑的转化如此动人?还是离不开茶的内质:作为典型的云南大叶种,麻黑的茶树根系扎地深,所以发芽早,育芽能力强,芽肥叶大,条索粗壮,芽头显毫,在素以清柔水甜为主打风格的易武茶中,麻黑茶是以醇厚蜜甜见长,花蜜香明显。它的汤色淡黄,油光透亮,香气高扬馥郁,挂杯香持久,叶底弹性好、厚实且色泽鲜明。在口感方面,麻黑茶是宽厚饱满、柔中带刚的典型,茶汤虽然苦涩度低,但茶气却很明显。这正是促成后期口感转化动人的重要因素。

初制所里,早上刚收的鲜叶

麻黑大树茶

晒至半干的毛茶

死去的落水洞茶王树

苒苒时光流逝,做茶的人已经青春不再,连茶坊也离开原地,扩大为后来的斗记精制茶厂,只有麻黑的村寨和那些大路边的古茶园还停留在原地,却也在静谧古朴中,多了一些陌生的脸庞。孙明微笑着说,因为眼下正值春茶季,所以名声在外的易武来的外地人很多,目前易武镇上所有的大小酒店、客栈都住满了人,所以每天都会有人来到麻黑,操着各个地方的口音,询问这里古茶园的故事,品一品古树茶的味道。

离开麻黑前,我们特地去了麻黑和落水洞茶王树所在的茶园。这是一片被一条公路所分开的古茶园,它的路西面属于落水洞,路东则是麻黑的属地。我们在这里,同时见到了树龄1000多年的麻黑茶王树,和800多年的落水洞茶王树。不过可惜的是,属于落水洞的茶王树已经枯死,在整个欣欣向荣的森林映衬下,显得凄美而沧桑。

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彻底停住了生命,只有一年复一年的茶季,为这里带来一批又一批叹息生命的人,也许这就是自然的轮回,也像人生的无常,从不为谁而停留,只有一茬接一茬成长起来的绿意,在远山的深处,积蓄向千万年前进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