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易武:普洱茶传奇的起点

易武:普洱茶传奇的起点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厚重的历史风云里,易武因其所产普洱茶的盛名,而成为一页传奇。但凡熟悉普洱茶的人,都不会略过易武。他们把普洱茶生意做得很大,从本省到全国甚至通过条条茶马古道,销往东南亚各个国家,以至于易武的茶名在海外盛极一时。整个易武镇内尚且保留的驿路,总长在一万余米。茶业的腾飞还带动了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种植业、加工业、纺织业、餐饮业等多种产业云集,使得易武这样一个边疆乡镇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易武:普洱茶传奇的起点

2021年的春天,是一个蕴藏希望的春天。阳春三月的易武老街上,又开始人声鼎沸。人流中,那些急匆匆低头赶路的山民,掂一掂背上沉甸甸的茶筐,呼吸粗重。在这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里,他们的希望,就是筐中的一片片茶树鲜叶。因为只要把它们送进分布在易武的大大小小的茶厂或初制所,就能得到不菲的报酬,补偿这一路的艰辛。

生活在这里的人而言,这样的路,他们至少已经走了几百年。在中国厚重的历史风云里,易武因其所产普洱茶的盛名,而成为一页传奇。

但凡熟悉普洱茶的人,都不会略过易武。在这片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东北山区,北纬21°51′—22°24′、东经101°21′—101°38′,北与江城县整董镇接壤,南与勐仑镇和瑶区乡相连,西与象明乡相望,东与老挝交界,国境线长约100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17420人(2017年普查数据),是一个有傣、瑶、彝、汉等13个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其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国家的一条重要通道,更是历史上茶马古道不可被替代的极重要一站。

清人檀萃在编撰地方志《滇海虞衡志》时,有过这样的描述:“云南迄南之利,首在茶。而茶之产易武较多。”他同时还写道,“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六大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漫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矣。”

檀萃是乾隆年间的进士、著名学者,也是两百多年前清廷派驻云南的地方官员。他来到云南时,对边疆影响深远的改土归流[1]早已完成,物产丰饶的云南,尽握在朝廷手中。

易武茶文化博物馆中的茶马古道示意图

易武普洱贡茶的发展过程

立于清咸丰年间的一块执照碑

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廷在易武设置了“钱粮茶务军功司”,专门负责管理当地赋税和茶政方面的问题。所以檀萃所见这繁忙的茶叶生产和贸易场景,正是清政府源源不绝的边疆税收的来源。而檀萃提到的六座茶山,就是史书所载的澜沧江内六大茶山(又称古六大茶山),其中漫撒本是属于易武的老茶区,后来由于清政府将六大茶山定为贡茶和官茶采办地,使得六大茶山的茶业经济飞速发展。

在位于老街中心的易武茶文化博物馆里,有一块立于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的执照碑,上面记录着一段往事:清雍正初年,也就是改土归流刚完成不久,由于战乱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易武山纳贡的任务因缺少茶叶生产者而无法完成。为此,清政府有意引导了一些外地的汉族民众进入茶山做茶,为了稳定生产,清廷颁布了云南茶法,后来又给茶商发放“执照”,一方面规范这些人的行为,同时也保证了政府来自茶叶的收入。

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时,普洱茶被清王朝正式列入《贡茶案册》。汉人眼见采办贡茶有利,于是大量涌入易武,恢复荒废的茶园,也开辟新茶园,并陆续出现了同兴号、同庆号、庆丰号、同昌号、安乐号、乾利贞号、鸿庆号、福元号、车顺号、陈云号等后来名动江湖的著名茶号。其中,同兴号、同庆号、乾利贞号、同昌号这几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称为“易武四大茶号”。就这样,云南茶叶的生产和交易重心都转移至易武,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易武正山的名号后来超越了漫撒,成为云南普洱茶的一个金字招牌。

易武茶文化博物馆的前身,本是易武古镇的关帝庙旧址,虽然古建已经无存,但从其中的文物,却能窥得历史风流。而当年,那些抓住时代机遇入山做茶的汉人(主要是云南石屏人,祖上是明朝时来云南的江浙移民),同时还在易武兴建了很多道路、庙宇、会馆等。他们把普洱茶生意做得很大,从本省到全国甚至通过条条茶马古道,销往东南亚各个国家,以至于易武的茶名在海外盛极一时。

距离博物馆不远的公家大园,是曾经的茶马古道起点。围绕着公家大园的10株大榕树,则是当年马帮运茶出发前用来拴马的地方。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清廷开辟易武至思茅全长267.5公里的古驿道,这是六大茶山通向思茅、普洱的第一条“茶马古道”。至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朝廷又修通由易武经倚邦至思茅的青石板路,全长235公里。民国年间,易武是当时的旧镇越县政府所在地,已修通的从易武通往国内的主要驿道有7条,通往老挝的有4条。而今时过境迁,一些青石板的茶马古道由于年久失修、交通改道等因素,现只残留了少部分。整个易武镇内尚且保留的驿路,总长在一万余米。

公家大园中的雕像,过去的马帮就是这样穿行于茶马古道

交通的发达,带来的是经济的繁荣。可以说,在清乾隆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由于古六大茶山约70%的茶叶都在易武集散,所以这里人声鼎沸,热闹程度不亚于内地的都会。茶业的腾飞还带动了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种植业、加工业、纺织业、餐饮业等多种产业云集,使得易武这样一个边疆乡镇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富裕起来的易武茶商,更在老街上修建了许多古朴大气、典雅精美的四合院,成为易武老街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在今天的易武老街上,到处都有操着石屏口音的居民,他们正是当年入山做茶的汉民们的后代,当时从同属滇南的红河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迁来,至今大多数人家在这里生活已过七代。在他们年复一年的光景里,制茶、卖茶、喝茶成为永恒的主旋律。(www.xing528.com)

易武知名老茶号之一的车顺号

位于老街的一座精美四合院,是易武制茶人何天能的家。这位现今已77岁的老茶人,身材瘦高、脚步硬朗、声音洪亮,一望就知是个劳动能手。他回忆自己祖上从石屏迁到易武已经有245年,曾经创办茶号“成兴昌”,并与大茶号“乾利贞”有长年的生意往来。而他过去住在麻黑村,1973年时搬到易武街,年轻时曾经担任老街的队长。

“有过一段时间,心里少了普洱茶的香,因为生活太苦了。”生于1944年的何天能老人,青年时正遇国家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曾经以富裕著称的贡茶之乡,那时饥一顿饱一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家里穷,上到小学毕业,何天能就把继续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哥哥。在他的回忆里,直到20世纪80年代,自己一年的收入还只有几百元,要养活一大家人,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易武复兴的转机,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那时易武老街陆续来了一些台湾茶商,他们的目的是寻找普洱老茶。虽然因为私营经济的一度中断,历史的味道已难觅,但这件事却让易武人的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何天能心心念念,想把祖上茶号的手艺重新捡起来。他想:也许易武的复兴,会从自己开始呢?

1999年,何天能正式以自己的名字创立了“何氏天能号”。经历过计划经济时期,他一开始还有些小心翼翼,后来发现国家政策支持,便放心和他的同辈茶人们一起,重启易武制茶的新纪元。易武老街,从此又有浓郁的茶香四溢,因此吸引了更多的茶商茶客,入山寻味。

紧挨着何天能家的一幢老宅,门牌号写着易武乡622号,院墙外挂着一块标牌“勐腊县革命遗址、易武武装暴动遗址——镇越县旧政府”,这里发生的故事惊天动地,值得世人永远铭记:勐腊县的前身是镇越县。1948年5月,原镇越县参议长王少和遭反动政府迫害入狱,6月30日经进步人士率众武装暴动,王少和被救出。当年7月,中共思普特支派出书记潘明等人到易武领导王少和反蒋武装,开展对敌斗争。

何天能老人

陈海标

斗记前身德茗轩的旧址

王少和于当年11月26日成立了由我党领导的“镇越县行政部”,最终于1948年12月底解放了镇越县全境,成立了我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和反蒋武装——云南人民自卫军江越支队(后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并参加了解放车(车里,今景洪市)佛(佛海,今勐海县)南(南桥)的战斗,最终解放了西双版纳州全境。

毫无疑问,这座朴素的老宅,正是易武茶山走向新时代的摇篮。而现在,它又是最早与何天能合作的品牌之一——斗记普洱茶的初创地,当时的名字叫作德茗轩茶坊。斗记普洱茶创始人陈海标在2002年从千里之外的广州来到易武麻黑,2004年在易武这条石板坑洼的老街上垒起院墙,过着鸡犬相闻的茶农生活,不知疲倦地走遍了易武的每一个山头。

在陈海标的脑海里,反复浮现的是当年老茶号们的传奇——一个个被尘封的名号,当年生动地存在;一筒筒如今几成绝响的老茶,从这里奔向四海八方。所以他的心里憋着一股劲,要再创一个百年茶号。

我们告别何天能老人、从德茗轩茶坊旧址走出来,在经过老茶号“车顺号”的大门时,陈海标叹息:“若不是1970年的那一场大火,易武不止留下这些。”那是发生在1970年4月12日下午的一场浩劫:并不知因何引发,整个易武老街突然火光冲天、浓烟蔽日,曾经名满天下的普洱贡茶第一镇,在大火中几乎化为乌有。大火使著名的乾利贞号、同庆号等老茶庄旧址尽化为瓦砾。如今留下来的,只有同兴号、车顺号、福元昌号等为数不多的几家旧址了。

往事悠悠、风流云散,浓缩了古六大茶山极盛风华的易武,因为“一座易武山,半部普洱史”的江湖传奇,给历史留下了深刻剪影。而当时代走到今天的这一刻,当人们纷纷来到这里,参拜它岁月深处的荣光时,易武却从未改变它深情的呼唤:是谁,能敲打正中这个时代的窗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