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持续高扬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

持续高扬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制度、体制和机制等载体的建设,是持续地高扬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持续高扬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凸显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人类的仁爱精神,感恩精神,互助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尊重科学、以人为本的精神。相互感恩,是这次抗震救灾中显示出来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持续高扬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

持续高扬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

李 超(绵阳师范学院

摘 要:抗震救灾精神在本质上是人文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抗震救灾精神的内容会不断更新,名称会不断改变,但其以“仁爱互助”为标志、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始终不变。新的精神力量也需要新的物质载体。灾后重建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重建,而且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的重建。灾后重建的成败,最终要看是否能持续永久地在人民中葆有抗震救灾中凸显的人文精神。凸显的人文精神的持久性,载体是关键。制度、体制和机制等载体的建设,是持续地高扬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的关键。必须注重渗透性,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广泛渗透并贯通于党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制度、体制等载体之中,形成机制,变成中华文化的真正灵魂,成为当代中国人文的精神主轴和价值坐标;必须注重发展性,要不断适情和适时提出振奋人心的新口号、新理念、新观点;必须注重实践性,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书报杂志、宣传教育等各种传媒,结合各行各业的实际,大力广泛宣传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持续高扬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 持续 载体 体制 机制

如果说物质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那么,人文精神就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基础。

人文精神是伴随着人类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神力量,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社会要素。

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丧失了人文精神,就丧失了根基和灵魂,国家和民族就会走向衰竭和死亡。

什么是人文精神呢?从广义上说,人文精神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世界的劳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世界关系的情感、情操、意志,性格、风俗、习惯、规范、思想、观点等一切精神要素的总和,它是通过各种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人们的一种总体精神风貌。从狭义上说,人文精神就是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精神风貌。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凸显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人类的仁爱精神,感恩精神,互助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尊重科学、以人为本的精神。简言之,就是以“仁爱互助”为标志、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思想行为和精神风貌。

一、在抗震救灾中凸显的人文精神

在这次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灾难和巨大破坏的“5.12”特大地震中,我们的民族凸现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精神,并将大仁大爱的人性光辉发挥到了极致。

抗震救灾精神在本质上是人文精神。灾难到来的顷刻之间,就是人的高尚情操大显之时。人的情感、情操、意志、性格,在大灾大难到来的瞬间自然而然地大表露。人的素质的高低,人格的高低,在此时都要见分晓。幼童从废墟里唱出的儿歌声,小学生在废墟里一起唱出的国歌声,中学生在被解放军抢救的过程中互相谦让抢救的先后顺序,在生死关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谦让,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极其高尚的情操。

爱是人性的出发点。儒家价值观的最高境界是“仁”。孔子说,“仁”即“爱人”[1]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2]所谓“恻隐之心”,即“仁爱之心”。“仁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人类就是因为爱才被劳动创造出来。如果不爱大地,不爱天空,不希望享受生活的新奇和快乐,人类为何要劳动和创造?为何要生息和繁衍

母爱是人性中最纯真的爱,也是人类最高的爱。在这次地震灾害发生后房屋已经倒塌下来的一瞬间,当沉重的水泥板砸下的片刻,一位伟大的母亲突然弯弓着自己单薄的身躯,将自己不足月婴儿护在身下,同时在她即将离开人世的片刻,竭尽她最后的神智,沉着而又冷静地在手机上留下了最后的心声:“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我爱你!”母亲为了爱而生,为了爱而去;当她离去的时候,仍然传递着爱,留下爱的芬芳和花朵!这种爱,就是贯穿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爱!

师爱超越了母爱。老师用他们的言传身教,用最崇高的牺牲精神,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传递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的“仁爱”!在汶川大地震刚刚发生的那一刻,大难临头,刚从废墟中爬出、幸存下来的北川中学的教师竭尽全力抢救学生,没有一个先救自己的亲人。灾区广大教师义无反顾、奋不顾身地抢救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本色。像中央组织部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千秋、向倩老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互感恩,是这次抗震救灾中显示出来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知恩图报是人的社会性的社会基因。人无不处在社会交往之中。社会交往是人的生存链。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互相提携、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交互作用、相互感应。“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5月13日清晨,解放军武警官兵从北川县城废墟中救出的三岁男孩郎铮,身上多处受伤,左臂骨折,在担架上十分艰难地举起他未受伤的右手,向营救他的战士行了一个军礼。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军礼,是一个三岁幼童代表北川、四川以致全中国人民,向亲人解放军表达的第一个感恩!这是一只稚嫩的小手,却闪烁了人性的光辉典范!极其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赈灾如潮,施恩如海,感恩如潮,感天动地!

面对灾难,整个中华民族显示了空前的团结、空前的协作,“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团结协作精神。而这种团结协作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最重要的精神支撑力量。“多难兴邦”实质上是团结协作兴邦。合作或协作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单打独斗、孤独无助的人是无法生存的。协作是指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相互配合、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群体力。这种群体力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大灾大难面前,离开团结协作是无法生存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总理温家宝同志亲临一线指挥,解放军、武警、公安干警,白衣战士、卫生防疫人员,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世界各国的救援队、医务人员、志愿者,从四面八方、争分夺秒、争先恐后地奔向灾区,实施救援。山路被震塌就开辟水路,水路不足就开辟空中航线,展开了一场与死神争夺、抢救生命的气壮山河的战斗。在灾后重建中,实行每一个经济强省对口支援一个重灾县市的相互协作援建模式,更进一步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

英勇无畏、不怕牺牲是抗震救灾中显现出来的最为突出的人文精神。就牺牲精神而言,人民解放军堪称独一无二、举世无双。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都倡导牺牲精神,但真正把牺牲精神发挥到极致,视为灵魂的,唯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解放军充分展示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牺牲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十几万大军以命搏命”;集团军军长徐勇带领小分队冲到最前列;空降兵某部李振波大校带领14名勇士冒死从4999米高度向灾区茂县跳伞;愿冒余震的危险,跪下恳求再救一个人的消防战士;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冒死用生命飞翔,邱光华机组坚持在成都—汶川—理县—茂县高山峡谷中的“死亡航线”上,终因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不幸失事遇难;“铁军”钢铁战士武文斌累死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英雄的父亲武中林和他的妻子杨卫华立即赶往灾区,擦去眼泪,当了志愿者,继续英雄未完成的救灾工作,并将群众自发捐赠的善款和自己的钱一并捐给了灾区小学。这些举不胜举、光彩夺目的动人故事,在灾区比比皆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就是这样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坚忍不拔、英勇顽强。有了这种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就是一个什么力量也摧不垮、打不倒的民族,就是一个永远充满了自信和希望的民族。

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统筹安排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全国范围的大协作;充分运用各种高科技仪器和手段实施救援;组织各个方面的专家组,预测预防余震、处置堰塞湖、评估危房和灾情;组织全国卫生防疫专家和人员,实施科学防疫,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整个救灾达到有力、有序、有效的科学救援,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二、人文精神的核心——“以人为本”

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人权、博爱、人格尊严等,是人类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理想。这些价值理想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最高的价值,以人的基本权益和福祉为最高的目标。“以人为本”是汲取了并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的核心价值理念。

马克思主义继承并提升了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想,将其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始终以高扬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和主线。“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也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始终以人为主体和目的崇高的价值理想。

“以人为本”最早见于《管子》卷九。《霸言》:“夫王霸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3]“以人为本”是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里所说的“人”不仅指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且指与自然关系中的人、与自身关系中的人,即每一个人。“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本。有人认为,不能抽象地讲人,人是分为不同阶级的,人是分为人民和敌人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 “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二是指“人民”。只有肯定第一层含义,才能进一步深入到第二层含义,才能算正确地理解了“人”。这是一个思维逻辑,也符合辩证逻辑。

这次抗震救灾,不仅净化了人们的心灵,也改变了那种陈旧僵化的思维方式。“人民”这个概念当然不包括危害人民的各种犯罪分子、反党发社会主义的分子。但是,在“5.12”地震灾害发生以后,北川县监狱的公安干警发扬人道主义精神,首先将埋在废墟里的犯人抢救出来并转移到安全地方。其他重灾区的公安战士也是在抢救人民群众的同时,对所有的犯人都实行了人道主义的救助。在抗震救灾中,“以人为本”中的“人”,已经从“人民”延伸到了全社会的每一个人。

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千方百计拯救每一个生命,充分体现了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价值理念,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当务之急仍然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千方百计地抢救。”“要继续争分夺秒地搜救被困群众。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他反复叮嘱解放军指挥官:要不怕疲劳,克服一切困难,深入到每一个村寨、每一户人家,不放弃每一被困的人!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在第一线亲自指挥抗震救灾,夜以继日地工作。他反复强调:“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多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尽最大努力救人。”温家宝总理多次到地震灾区视察灾情,多次强调:“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他亲临废墟现场指挥救人,亲自到安置点看望灾民,饱含深情地安抚孤儿、孤老、孤残,亲自到医院看望伤员,亲自给抬着小伤员的担架让道,等等。

设立全国哀悼日,合民心,顺民意,激发了全国民众对尊重生命理念的广泛认同。国务院决定,从5月19日至21日的三天为“全国哀悼日”,警报嘶叫,汽笛长鸣,山河呜咽,全民悲泣,共和国的旗帜为普通百姓低垂,奥运火炬为人间真情停传,神州大地沉浸在举国哀悼的悲痛之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全世界显示了对生命的关爱,赢得了世界由衷的钦佩和赞扬。“生命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体现在中国领导人身上,扎根于普通老百姓心中。中国人民在哀悼中所体现出的高尚的人性感动了整个世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疑是一次空前的人道主义的大学习、大普及、大弘扬。(www.xing528.com)

讲信修睦,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历来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人道主义旗帜。十三亿中国人民,人人牵挂灾区,心疼灾区群众,捐款捐物,施以大爱,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大弘扬。人道主义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认同的价值理念。中国政府同样本着“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参与了国际重大紧急救援行动,如印度洋地震海啸、美国飓风灾害、巴基斯坦大地震等。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及时地向中国政府和人民伸出援手,向蒙受巨大灾难的中国表达了他们的诚挚关切和亲切的慰问。许多国家的专业救援队伍来到灾区,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在救援生命的第一线。世界与中国因这场巨大的灾难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大批志愿者参加抗震救灾,极大地唤醒了公民的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和大写的“中国人”的意识。“以人为本”绝不是以我为本,也不是以私利为本,而是每个人都要承担社会责任。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志愿者的大量涌现,正是出于“人人起来负责”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的内涵主要有两个:一是要对他人负责;二是要对社会负责。一国之内,一处受灾,举国支援。人人都有生的权利。当受灾群众的生存权利遭到危害时,人人都应当对他们的生存负责,都要帮助他们起死回生,要让他们活下去,活得更好。在这次救灾中,已有137万余人次的志愿者队伍涌向灾区:唐山13义士打车千里来救人;10个山东农民兄弟组织了“历史上最牛的车队”;获得“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称号的四川成都东莞实业有限公司经理陈岩,发挥专业救援特长,从地震废墟里救出20多个孩子;还有组织120名志愿者、自带60台挖掘机36小时内赶赴灾区抢险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等。志愿者们的所作所为,顶天立地,可歌可泣,感动中国,感动世界,感动人类。

三、灾后重建的关键是人文精神的持续发展

灾后重建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重建,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的重建。物质层面的重建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而精神文化的重建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必须长期宣传、长期学习和发扬光大。灾后重建的得失,最终要看是否能持续地永久地在人民中葆有抗震救灾中凸显的人文精神。

怎样才能使抗震救灾中凸显的极为可贵的人文精神化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怎样使这种精神持久、深入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得以持续发展?

凡是精神的东西都有一定的物质载体。物质产生精神,先有物质,后有精神,这是唯物主义的基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地发展变化,人文精神的内容和形式也要随之不断变化。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各不相同,由它决定的人们的人文精神也会呈现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形式。在我党我军和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产生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抗雪灾精神以及这次的抗震救灾精神等。

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形式总是要依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和发展,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名称、特色和风采。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变中亦有不变,那就是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殊本质不会变。如上所述,我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信仰和提倡的各种精神,从本质上看,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视人民利益为生命”、“真心诚意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文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具体发展和具体变化。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抗震救灾精神的内容要不断更新,名称要不断改变,但是,以“仁爱互助”为标志、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始终不变。

同时,新的精神力量也需要新的物质载体。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只有依附在灾后重建以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不断更新的物质载体中,依附在人们不断更新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增添新的内容和不断变换新的形式,才能不断地继承和高扬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才能不断地把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

关于抗震救灾精神的持续性问题引起了许多人文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人文学者担负着宣传、继承和发展抗震救灾精神的光荣历史使命。“在军人和医生之后,文化人要做的是把这次抗震救灾中所爆发出来的至善、大爱精神加固、扩充、延伸,使它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精神,一直活在广大民众的心间。让一个偶发性事件中的精神爆发变成中华文化的真正灵魂,广泛渗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主轴和价值坐标”[4]

“5.12”抗震救灾中凸现出来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今后会出现三种可能:一是仅仅留下感动和记忆,时过境迁,回复到过去的状态;二是作为英雄事迹进入书本和课堂,只是作为宣传资料;三是将大爱精神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行为规范。我们希望的、也是最有可能的是第三种。但是必须注重制度、体制和机制建设。

制度、体制和机制建设,是持续地高扬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的关键。恩格斯把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组织、设施),称之为思想的“物质附属物”[5]列宁则把政治上层建筑称之为“思想的社会关系”[6],即属于思想关系—社会意识的范畴。由此可见,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三者之间,由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组织、设施组成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介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中介部分;对经济基础而言,它属于思想关系、社会意识;对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意识而言,它属于“物质附属物”。因此,经济基础并非是各种思想观念和精神力量的直接载体,而以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组织、设施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才是各种思想观念和精神力量最直接、最真实的载体。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组织、设施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制度、体制和机制。

我们之所以把制度、体制和机制建设作为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的持续性建设的关键,就是因为制度、体制和机制是各种思想观念和精神力量最直接、最真实的载体。抓好了制度、体制和机制等载体的建设,就能够使伟大的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有了扎实的根基,就能够使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得到持续的继承、弘扬和发展。

那么,怎样进行制度、体制和机制这一载体(即思想的“物质附属物”)的建设呢?

首先,注重延渗性。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广泛渗透并贯通于党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制度载体之中,变成中华文化的真正灵魂,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主轴和价值坐标,从而使党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制度成为鲜活的、充满生机并能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比如在政治方面,可以趁热打铁,将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对每一个人的生命的尊重、关爱和尽力的救助行为制度化,也就是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具体化、制度化;将党和政府的政令、政策和行为公开化、透明化;将各界群众对救灾物资实行从始至终的公开监督转变为经常化、制度化的对各级政府和干部的公开监督;等等。这样,就可以减少以致杜绝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种腐败行为和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蔓延,就可以使中国共产党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赢得人民群众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得以巩固和继续发扬。

其次,注重发展性。认真研究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情况,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炼出紧贴时代的理念和人文精神,用以指导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实践。不能简单地重复过去的一些名称和口号,要不断适情和适时地提出振奋人心的新口号、新理念、新观点。

再次,注重实践性。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书报杂志、宣传教育等各种传媒,结合各行各业的实际,大力广泛宣传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特别是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白衣战士、人民群众中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因为这些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同时,宜将“5.12”定为全国的“地震纪念日”,以后每年的“5.12”要举行纪念会、报告会、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

综上所述,抗震救灾精神在本质上是人文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抗震救灾精神的内容会不断更新,名称会不断改变,但其以“仁爱互助”为标志、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始终不变。新的精神力量也需要新的载体。要使这种在伟大的抗震救灾中凸显出来的人文精神深入持久、长期永久地保持下去,载体是关键。制度、体制和机制等载体的建设是持续地高扬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的关键。必须注重渗透性,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广泛渗透并贯通于党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制度、体制等载体之中,形成机制,变成中华文化的真正灵魂,成为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轴和价值坐标;必须注重发展性,要不断适情和适时提出振奋人心的新口号、新理念、新观点;必须注重实践性,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书报杂志、宣传教育等各种传媒,结合各行各业的实际,大力广泛宣传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在伟大的抗震救灾中凸显的人文精神世代相传、永放光芒!让在“震撼世界的七日”中的抗震救灾精神持续震撼世界!

参考文献

[1] 论语.(第十二篇)《颜渊》.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6

[2] 孟子.(公孙丑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3] 管子(卷九).《霸言》

[4] “5.12”文化思索——专访余秋雨.光明日报.2008年7月7日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