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TPM改善活动中的持续改善之道

TPM改善活动中的持续改善之道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问TPM协调员,那两本宝典,里面写了很多不错的改善,那些是如何做到的呢?而这些曾经参与过当年TPM改善活动的成员,被问起当年参与的体验时,很多都告诉我,当时都要写好多东西,很多书面工作。持续改善的意愿被阉割,TPM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TPM改善活动中的持续改善之道

曾经的“轰轰烈烈”,为何消弭得如此迅速?是什么导致了台湾工厂TPM推行的倒退和失败?

大家给了很多版本的原因解释:比如管理层更换频繁;工厂曾经进行了大幅度的瘦身,人员数量大幅减少,人手不够,一个人要做多个人的事情;现场问题太多,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做真正的问题解决和改善;渠道内的产品库存,被控制得很低,但是一旦市场部要货,又要得很紧,这导致工厂生产线的频繁换产,而频繁地换产,又带来不少设备调整的问题,这样一来,主管经理都在忙着救火;市场部为了销量,加了很多新产品,包装形式越来越多,换产带来的设备调整不顺利的问题更加恶化。

无论是工厂的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的确发生了很多变化。在过去几年里,工厂先后更换了3个厂长,员工数从原来的150人左右,削减到了目前的120人左右,产品的品类数量也的确增加了不少,包装形式多样,换产频繁。

但是,这些变化真的是导致TPM的改善活动消弭的原因吗?

工厂要生存,就要控制、改善和创新。不管我们叫不叫它TPM,改善这件事儿,是一直都要有的。可是,在这里,我感觉不到“改善”的观念,我能强烈嗅到的,是“救火”的火味。一个同样的问题,不断重复发生,问题发生了汇报上来,大家七嘴八舌地吵一通,但是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结论,没有对问题为何会发生的根本原因的分析,也就谈不上真正有效的控制措施,甚至在我的观察里,很多时候,大家对接下来谁该采取哪些措施的讨论,也没有达成共识。在我参加的这类比如临时要求换产、或者设备出了问题,可能会影响交货的后续讨论会上,生产埋怨计划总是临时插单,计划说生产总是搞不定产量,生产又把问题推给维修,要维修赶紧把设备搞定,大家吵来吵去,也没有个结论,结果吵太久,时间不够了,大家就散会了,可还是没有什么实质的结论。

后来从2016年开始,我亲自负责对台湾工厂的TPM开展提供辅导支持,为了做更进一步的了解,我跟不少人进行了交谈。一线的生产同事告诉我,以前那些活动,都只是一小部分人在做,他们并没有参与,他们只是按要求执行相关的点检,至于那些步骤,那些理论,他们不懂的啦。维修的同事,在我询问设备保养有什么作业标准时,非常激动地告诉我,我们有啦,以前写了很多标准。我拜托他们拿给我看,同事找了半天,搜索电脑,翻找柜子,没有找到。我问,那我们日常的保养,依据什么,间隔多久,要如何做呢?同事们告诉我,我们都工作那么多年了,我们都知道该如何做的啦,以前那一套东西,要求我们写那么多的标准,根本没什么用的,那都是做样子,为了通过审核用的。(www.xing528.com)

我问TPM协调员,那两本宝典(TPM实施概况书),里面写了很多不错的改善,那些是如何做到的呢?TPM协调员跟我悄悄地交了底:“那个宝典,是我们当时请的咨询公司,帮忙一起写出来的。而为了要拿奖,为了写宝典,工厂特意组织了一拨人马,集中做了一波改善活动出来,并按规定要求,整理出来了这些‘宝贵’的仅仅为了应对审核的文件。”

而这些曾经参与过当年TPM改善活动的成员,被问起当年参与的体验时,很多都告诉我,当时都要写好多东西,很多书面工作。言下之意,要是再搞这个的话,你可别找我。

虽然台湾工厂当年拿到了TPM优秀奖和TPM持续优秀奖,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大家把改善当成TPM拿奖,把拿奖当成了写宝典,写报告,做表面的文字工作。改善的意愿,却被切断了。持续改善的意愿被阉割,TPM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一有点外部或者内部的变化,辛辛苦苦架构起来的改善之大厦,顷刻就会倾倒。台湾工厂正是这种状况:当年拿了TPM持续优秀奖后,原厂长高升,新上任的厂长,是个不怎么热衷改善的人,只要工厂不出什么大事,同时上头领导来的时候伺候好,对他来说就好了。新厂长并没有公开明确地说,我们不需要做TPM啦,但是,TPM的方方面面,失去了动力,转瞬就停了下来。

改善的目的,不是为了拿TPM奖项。而拿奖一旦成了目的本身,原本改善的目的,就不再是目的。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