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足球场上的口哨历史及作用

足球场上的口哨历史及作用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是很早就有足球运动的国家,古代称之为蹴鞠,足球裁判员随之出现。资料表明,口哨在足球场上出现是在1875年。每次吹长哨音,主要用于集合,同学们在场地上活动范围较大,周围的人都能听得到;还有联络和催促,联系同学们时,有时起点和终点距离较远,或需要提醒同学们紧一些、快一些,要适当在哨音里加入抑扬顿挫。在体育课中,老师的哨音就是命令,学生一切行动都要服从哨音的指挥,执行哨音的命令,做到闻哨而“动”。

足球场上的口哨历史及作用

我国是很早就有足球运动的国家,古代称之为蹴鞠,足球裁判员随之出现。后汉有个人名叫李尤,曾写过一篇《鞠城铭》,其中四句铭文告诉我们当时的一些裁判原则:“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这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足球裁判的记载了。英国在1863年开始有足球裁判,但裁判员只在场外而不进入场内,那时裁判员也不用哨子,只是靠大声喊叫和相应的手势来进行裁判。当时由于足球比赛的场地大,看球的人数众多,随着比赛的紧张进行,观众会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尽管裁判员在场边声嘶力竭,场内的队员仍难以听得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裁判员就不得不把在场外进行的工作改为在场内进行,并开始使用哨子进行执法工作。资料表明,口哨在足球场上出现是在1875年。

口哨源于古代民间玩具泥哨、瓷哨,后来,人们似乎觉得这种单纯的哨音不够悦耳,就发明出一种可以给里面注水的瓷哨,发出的声音变化较多,受此启发,人们又给哨里装入固体的小球,用嘴一吹小球便在里面旋转,声音就更大,而且随着气流大小和停顿变化,可以吹出模拟人声的哨音,制作材质也由以前的陶瓷变成塑料或者金属,被广泛引用于体育比赛或者军事训练当中,哨子也就由一个最初的玩具变成制式的工具。

哨子是体育学习课堂上必不可少的“课件”之一,是体育老师喊口令的语言,“1-2-1”“1-2-3-4”“立定”等。哨子的种类多种多样,按制作材料分为金属哨、塑料哨等,也有有核哨、无核哨,还分为单音哨、双音哨和三音哨。

小时候,我们崇拜、甚至说害怕体育老师。体育老师简称“体教”,不仅都长得身材高大,体型匀称,姿态潇洒,而且每逢大型活动都是由他们出面组织,临阵不乱,指挥若定,仿佛能统率千军万马,再者就是他们都很“厉害”,在孩子们眼里好像都是会拳脚似的,再调皮捣蛋的混账小子也不会造次,不用说是他随手给你一巴掌或一拳头,就是用手指头杵你一下也受不了。口哨是体育老师的一件“武器”,口哨一响,就是老师在发布命令,偌大的操场上,在任何角落都会听得到,即使藏的地方不在老师视野之内,听到清脆响亮的哨声,也像是老师在紧盯着你。体育课上多了,就会体会出口哨的技巧和它所包含的特定语音。每次吹长哨音,主要用于集合,同学们在场地上活动范围较大,周围的人都能听得到;还有联络和催促,联系同学们时,有时起点和终点距离较远,或需要提醒同学们紧一些、快一些,要适当在哨音里加入抑扬顿挫。短哨音主要用于纪律整顿、提醒注意或终止,或者警告、制止、催促,哨音需连续无规律短音等等。在体育课中,老师的哨音就是命令,学生一切行动都要服从哨音的指挥,执行哨音的命令,做到闻哨而“动”。反之,如果滥用哨声,反倒会降低其权威性,哨子也起不到指令的作用。(www.xing528.com)

笔者在小学当班长时,老师就给了一支口哨,白色不锈钢的,吹的时候里边的小球会快速地旋转。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口哨含在小嘴里是有些大,不过稍微用力吹还是蛮响亮的,指挥起来煞是威风,因为毕竟是代表老师在“发号施令”。

哨子虽小,音量却高,吹法不同,音色各异。半个世纪过去,儿时的哨音犹在耳畔:“滴滴——”,短音转长音,表示召集全体集合;“滴——滴”,第一长音转短音,表示立定;“滴—滴—滴”声音由高到低再到高,表示口令“1——2——1”;“滴——滴——滴——滴”,平缓短促四声,第一声高,第二声低,第三、四声较平缓,表示正步走节拍,“1——2——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