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研究:区域差异与掌握程度

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研究:区域差异与掌握程度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探究民族地区学生数学文化知识掌握的区域差异,对城乡小学生数学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5。访谈与资料分析为进一步了解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围绕数学知识的产生、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的应用以及数学家的故事四个方面,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

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研究:区域差异与掌握程度

为探究民族地区学生数学文化知识掌握的区域差异,对城乡小学生数学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5。

表5-5 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文化知识掌握的城乡差异

续表

由表5-5可知,从总体上来看,县城学生数学文化知识得分为10.00分,乡镇学生为9.24分,县城学生对数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乡镇学生,并且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从四个维度上来看,县城学生在“数学知识的产生”“数学思想与方法”和“数学的应用”的得分均高于乡镇学生,并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数学家的故事”维度中,乡镇学生得分高于县城学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访谈与资料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围绕数学知识的产生、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的应用以及数学家的故事四个方面,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1]

学生S1、S6、S8、S15是来自县城的4名男生,S5、S10、S12是来自县城的3名女生,S2、S4、S11、S14是来自乡镇的4名男生,S3、S7、S9、S13是来自乡镇的4名女生。

访谈者:你知道什么是平年、闰年吗?

S1: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S2:闰年2月有29天,比平年多一天。

S3:知道,但是我有点分不清楚。

S4:知道的,闰年比平年多一天。

S5: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S6:闰年比平年多一天。

S7:有点混淆,不太了解。

S8: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就是闰年,每四年中三年是平年,一年是闰年。

S9: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S10:闰年比平年多一天。

S11:闰年一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

S12:知道,平年就是普通的年份,比平年多一天的就是闰年,闰年年份是四的倍数。

S13: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S14:平年是365天,每四年中有三年是平年,而闰年比平年多一天是366天。

S15:“四年一闰”说的就是每四年有一年是闰年,用是否能被4整除来判断。

访谈者:你是怎么求出从1到100的自然数的和的?

S1:先把10+20+30+…+100相加,再把其他数加起来。

S2:直接加起来。

S3:老师介绍过一种简便算法,但我不记得了。

S4:整10的先加,再用个位凑整10加起来。

S5:用高斯的方法,1+100,2+99,…,50+51,共有50×101=5050。

S6:一个数学家提出过用50×101=5050。

S7:一个一个的加起来。

S8:先把整10的相加,即10+20+30+…+100,再凑整10,比如1+9,11+9这样凑整加起来。

S9:先把10+20+30+…+100相加,再把其他数加起来。

S10:奇数和偶数分别相加,再求和。

S11:直接相加。

S12:我会用1+99,2+98,…,49+51,100,一共50个100,再加上50。

S13:1+100,2+99,最后用50×101=5050,是高斯小时候提出来的。

S14:我记得高斯提出过简便计算的方法,但是我有点记不清了。

S15:我会用1+99,2+98,…,+100,一共50个100,再加上50。

访谈者:你认为数学的应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S1:我认为学习数学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广泛用到,例如在市场上买东西要用数学,在盖房子时候要计算比例,要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数学与我们生活形影不离。

S2:数学非常接近生活,不管走到哪里都有数学知识。如果没有学好数学,你买个东西都不会算,所以要学好数学知识,在数学知识中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呢。

S3: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帮助。

S4:数学有利于培养人的思维并且能够在生活中进行运算,学好数学可以考上著名的理科大学。

S5:数学可以帮助解决日常生活的许多问题,学好数学还可以为以后学各种理科打下基础,进而才能在这个信息技术时代立足。(www.xing528.com)

S6:数学能提高我们学习其他知识的能力,开拓我们的眼界,让我们能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看到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多奇妙的事。

S7:我认为数学可以充分锻炼我们的大脑,使我们越来越爱动脑筋。

S8:数学能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制造出各种能造福人类的东西。

S9:数学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使人们解决生活中的事情更有理有据。

S10:数学方便我们生活,还是各种专业人士的工具,如天文学家计算天体大小、建筑学家设计房屋等。

S11:我认为数学可以让我们扩展思维,对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更好地解决,同时也可以让生活充满乐趣。

S12:数学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开阔我们的学习视野,而且数学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所以我们必须要学好数学。

S13:数学可以使人更加细心,更加聪慧,有时候因为一厘米的失误一座大楼就会倒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学习数学是有趣的,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奇妙的数学美。

S14:学习数学可以对自己以后从事的工作有帮助,比如金融股票等方面都要数学知识。

S15:许多数学问题都源于生活,所以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数学就可以方便生活。

访谈者:你最了解哪一位数学家?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这个数学家的?

S1:祖冲之,学习圆周率时候老师讲的。

S2:牛顿,在书上看到的。

S3:祖冲之,老师讲的。

S4:欧几里得,他写了《几何原本》,我在课外书上看到的。

S5:高斯,他是数学王子,我在课外书上看到的。

S6:牛顿,他发现地心引力

S7:祖冲之,老师讲的。

S8:祖冲之,老师讲课时候提到过,课本上也有介绍。

S9:牛顿,我在课外书上看到的。

S10:我不太了解有哪些数学家,在科学课上我了解到牛顿发现了地心引力。

S11:祖冲之,是我们最近刚学的。

S12:牛顿,我在课本上看到的。

S13:祖冲之,老师讲圆的时候讲的。

S14:祖冲之,老师会介绍一些。

S15:华罗庚,他是“中国现代数学之父”,我在课外书上看到的。

访谈者:老师会给你们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或者数学发展的历史吗?

S1:会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

S2:偶尔会在课堂上介绍。

S3:很少介绍,有时候让我们自己看。

S4:偶尔会介绍,讲圆的知识时介绍了祖冲之。

S5:有时候会。

S6:很少介绍,如果课堂时间充裕,会让我们自己阅读。

S7:有时候会在课堂上介绍,有时候让我们课下自学。

S8:有时候会介绍一点。

S9:偶尔会介绍的。

S10:老师有时候会用电子白板给我们展示。

S11:很少会介绍,有时候让我们齐读课本里的内容。

S12:偶尔会介绍,大多数时候我们自己去了解。

S13:有时候会介绍一些。

S14:偶尔会介绍。

S15:有时候会介绍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

(1)在“数学知识的产生”方面,以平年、闰年为例对学生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学生对数学文化知识的掌握更偏向于呈现的结果,而对于知识的起源并不是很清楚;

(2)在“数学思想与方法”方面,以高斯的自然数求和为例进行访谈,大多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都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在“数学的应用”方面,大多数学生更多关注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了解到数学的实用性价值,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认识到数学可以锻炼思维、有助于升学考试等;

(4)在“数学家的故事”方面,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教材学习以及老师的介绍来了解的,课外阅读不多,很少从课堂之外了解数学家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