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秘的蘑菇圈:观察揭秘,背后谜团揭晓

神秘的蘑菇圈:观察揭秘,背后谜团揭晓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蘑菇像是牵手排队,圈线有宽有窄,蘑菇又多又大。花环、蘑菇圈在飘荡、在飞旋……继续观察,发现这些蘑菇圈的形状不尽相同。“那你说说看,这个蘑菇圈是人为的还是真的童话世界?”我虽然不是生物学家,虽然这种蘑菇圈罕见,但绝不是仅有。这说明有规律,有规律就有形成规律的原因:蘑菇圈中还隐隐约约有另一种现象,使它好像是个车轮,因为似是有着一根根辐条……

神秘的蘑菇圈:观察揭秘,背后谜团揭晓

我向李老师招手:“看那片,紫鸢尾花开得特别艳的。”

李老师眼光一会从这里转到那里,一会又凝神沉思。

“再看看,形状,草地的形状。”

“嗯……像是圆圈子。是的,墨绿的草围起的圆圈子。嗨,还真能像‘麦田圈’的传说,也有蘑菇圈?不是草圈?”她激动得语无伦次了。

“不就在你眼前吗?”

“你还记得那年在南非,在飞机上看到田野上一个个大圆圈,奇怪极了,后来你也说过……”

我记得后来考察农庄时,一看到长臂水管围着轴转,为菜地洒水时,那庄稼田块就是圆形的,我俩相视大笑,嘲笑妄自猜测。

我拉起她猛地跳下,往那边跑去。这个圈子像是正圆形,直径有五六十米。圈子是由特别茂盛的草和蘑菇围成的,草儿不仅长得高,而且油绿,生机勃勃。蘑菇像是牵手排队,圈线有宽有窄,蘑菇又多又大。

起始就是油绿的草围成圈吸引了眼球,圈线上的花儿,无论是黄的、蓝的、红的都特别艳丽,犹如大地编织的巨大的花环。看那草丛中星星点点的蘑菇,开启了蕴藏的玄机。

花环、蘑菇圈在飘荡、在飞旋……如彩霞溢满山谷。

继续观察,发现这些蘑菇圈的形状不尽相同。左上方的一个像是幼儿园小朋友画出的,凸出一块,凹进一角;右下方竟然像是个马蹄形,更怪的是有一块像带子,似是有股彩色的山溪流过。

蘑菇原本就是童话王国中的主角,形象千姿百态,它们生活的魔幻世界充满了天真、神秘。毫无疑问,它们引发了奇思异想……

“哎,别傻想了,我们好像见过这种蘑菇圈。只是没有艳丽的高山花卉,碧绿的草儿衬托,才不像这里美得魔幻。”李老师说。

“在哪?给个提示。”

“那年我们从黄河源的玛多去玉树的路上,还记得吧,过一处草原时,路边有很多孩子端着满盆的蘑菇卖?”

“不错。”

“我就是在那看到的,在牦牛帐篷那边,有段距离,当时就觉得奇怪。”

“我也想起来了,好像在呼伦贝尔草原也见到过,只是当时的心思不在这方面。”

“那你说说看,这个蘑菇圈是人为的还是真的童话世界?”

我“扑哧”笑出了声,真有她的!

其实,我正在想这自然造化的神奇力量。

我虽然不是生物学家,虽然这种蘑菇圈罕见,但绝不是仅有。这说明有规律,有规律就有形成规律的原因:蘑菇圈中还隐隐约约有另一种现象,使它好像是个车轮,因为似是有着一根根辐条……(www.xing528.com)

从我认识的看,这段圈子上长的是种白菇。它明显有条来自圆心的射线,似是从圆心往外射去,线条正是白菇组成。蘑菇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来自它的菌丝能将木质素有机物分解成营养物质吸收。有种可能就是这种蘑菇的菌丝有着辐射的习性——向外扩张领地,繁衍后代。

生物学家说过,一切生物的至高无上的目的,即是复制自己的DNA——创造新的生命。

我将这一发现指给李老师看,她说:“真的,还真有一条条辐射出来的线呢,它们也像一些草本植物,每年都有枯荣?”

“对。冬天,菌核就藏到了地下冬眠了,待到来年春天气候适宜时再长。”

“草怎么也长得特别好呢?还能有伴生的特点?”

“还记得我们在云南去其期古驿站的路上见到的水冬瓜树林?”

“还拍了照片哩!就在秃杉林的靠河边的那片,都长得直溜溜的,总有二十多米高,胸径倒是不大,只有八九厘米。”

“对,对!独龙族的老乡特别喜欢在营地上先栽种它,两三年后再种庄稼。说是水冬瓜的根像黄豆根,有固氮的功能,使土地肥沃。”

“也是真菌的作用。菌死了,化成了营养,草儿吸收了,长得能不好?草本植物的枯萎又给蘑菇带来了营养。

“这就是这个生物圈中蘑菇与草儿、花儿相互转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关系。”

“那,那它们怎么到这儿就不再往前走,倒是形成了圆圈呢?”

“你以为我是植物学家?我只是在瞎猜,可别被忽悠了。依我看,说不出原因,反而说明这正是它的神奇、奥妙。真菌世界的奥妙多着哩!名贵中药肉苁蓉、锁阳,就是在大戈壁和红柳结下了不解之缘,采药人总是到红柳树根处寻找它们的踪影。天麻和密环菌的亲密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还记得我们在西藏红拉山寻找滇金丝猴时却遇到采松茸的人,在云南德钦夜晚探访松茸交易市场的浪漫?我记得松茸就是只产在针叶树和阔叶青枫树混交林中的。”

“经你这么一说,还真长了学问哩!”难怪很长时间没听到向导的动静。

鸡油菌

我们在草地边的林子中,还看到了金黄的鸡油菌,奇妙的是一种长得像荷叶般的蘑菇。向导说:“它的味道鲜美极了,像大树杜鹃花的花盘那样——二十多朵小花形成了花盘,几十个菌体抱在一起,一采就是一大蓬,好几斤哩。”弄得向导很为难,放了大马勃不甘心,丢了鲜美的蘑菇舍不得……好像“顾此失彼”的成语就是为他创造的。

记得曾见过一则报道,说是日本某地建立了一座蘑菇公园,培育了各种观赏蘑菇,还有蘑菇的各种制品。但它总是人为的,无论怎样也无法和天然的相比。若是能请一些菌类专家来考察、设计,建立一个天然的蘑菇王国,那将会吸引多少游客?肯定会是一处生态环境教育的基地。

鸡油菌:亦称“鸡蛋黄菌”“杏菌”。

蛋黄色,高5—10厘米。菌盖肉质,宽3—9厘米。

多在秋季生子混交林内地上,群生或近丛生。

为著名食用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