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科幻产业发展:创新与未来

北京科幻产业发展:创新与未来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幻”的定义,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的历史演变,既反映了科技进步对社会文化和文艺创作的影响,又反映了不同国家和社会环境对人们科学观的影响。所以,我国引进的“科幻”概念,实际上是science + fiction + fantasy的融合。同期对照,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科幻界经历了“科文之争”,开启了科幻从“科学性”向“文学性”的探索,逐步让科幻摆脱了“儿童科普”的局限。科幻的类型多元而灵活,其包容性和张力得到了彰显。中国科幻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北京科幻产业发展:创新与未来

“科幻”的定义,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的历史演变,既反映了科技进步对社会文化和文艺创作的影响,又反映了不同国家和社会环境对人们科学观的影响。

1.科学+幻想:描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科幻”对应的英文一般被认为是science(科学)fiction(虚构作品、小说),即科学虚构小说。美国出版人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1926年在其创办的杂志《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中首次使用了science fiction(科学小说)一词。当时的西方小说还有一个类型是science(科学)fantasy(幻想),归属在幻想小说门类中。所以,我国引进的“科幻”概念,实际上是science + fiction + fantasy的融合。科幻文学从诞生起就强调科学、虚构和想象,描绘科技造就的奇迹或灾难及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西方科幻小说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并发展出太空歌剧新浪潮、赛博朋克等类型或流派。

2.科学+文艺:促进科普传播的有力工具

区别于西方,在苏联和中国,较为普遍的是将科幻小说当成一种科普读物,并从科学文艺(scientific literature)的角度去解读。中国的科幻小说在1978年至1983年间经历了短暂的发展高潮。从管理体制看,科幻作家隶属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下的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又属于中国科协,而非中国作协,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幻,“科普性”突出。叶永烈、郑文光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叶永烈的代表作《小灵通漫游未来》具有儿童科普的明显特征。1980年叶永烈出版了《论科学文艺》,指出科学文艺是科学性与文学性的结合。(www.xing528.com)

3.科学+想象:科技和文化融合的未来想象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起,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发展日益成熟,21世纪初到达顶峰。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长期占据全球电影市场的80%,即便是在全球第二大票仓的中国,好莱坞进口大片也占据了国内票房市场的一半以上。在全球电影总票房排行榜前30名中,约60%是美国科幻电影。科幻电影融合叙事艺术和特效技术,成为美国电影产业的支柱,科幻电影已超过了科幻文学,成为美国科幻的代表。

同期对照,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科幻界经历了“科文之争”(即科幻姓“科”还是姓“文”),开启了科幻从“科学性”向“文学性”的探索,逐步让科幻摆脱了“儿童科普”的局限。科幻的类型多元而灵活,其包容性和张力得到了彰显。20世纪90年代之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伴随国家的科技创新战略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国科幻文学取得快速发展,“科幻”取代“科学文艺”,成为被大众熟悉的一种文学类型。刘慈欣的《三体》从2008年到2010年连续出版了3部,2015年荣获雨果奖,在国内掀起科幻热潮;2016年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再获雨果奖;2019年《流浪地球》火爆上映。近5年,科幻出版和网络科幻繁荣,科幻电影数量增长,科幻动漫游戏蓬勃,视听特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科幻影视中。中国科幻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