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现四系瓶的起源:收藏的历史之趣

发现四系瓶的起源:收藏的历史之趣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知四系瓶这种类型的瓶子,是不是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尖底瓶演化而来。而小口平底、底带圈足的四系瓶更多以盛水器、酒具的面目出现,其功能跟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水壶、酒瓶差不多。肩饰对称的四条竖系,或亭亭玉立,或秋实般饱满,各有各的看点,与取水的四系瓶相较,它体现的是出水之态,更趋于功能表露后的审美意趣。于是黑白釉色及白釉黑彩的四系瓶成为那个时期独具特色的品类,行销于市,顺应了时尚的潮流。

发现四系瓶的起源:收藏的历史之趣

不知四系瓶这种类型的瓶子,是不是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尖底瓶演化而来。尖底的瓶子适用于取水,其置于水中会自然倾倒,灌满水后,会自动竖立,颇有科学原理。唐宋时期的此类形状的瓶子,屡有出土,且多出土于水井之中。略有不同的是,其底部修整得不如以前那么尖,瓶口变大,拴绳的系由腰部上移至肩部与口沿之间,有的系由原来的两个改为三个或四个。打水时要有意识地摆动一下,才能置瓶口于水中,看似费力,但进水的速度却比以前加快了。此种瓶体量较小,适合行军的军人或是远旅的游人使用,可取水储水两用。而小口平底、底带圈足的四系瓶更多以盛水器、酒具的面目出现,其功能跟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水壶、酒瓶差不多。

山东高密市博物馆藏有多个辽、金时期的四系瓶,为盛水器和盛酒器,其形态各异,腹或呈细高的直筒形状,或呈圆鼓形状,或呈椭圆形即茧形抑或橄榄形状(图240、图241、图242、图243、图244)。口径大小不一,颈有粗有细,皆为直口、圆唇、矮圈足。肩饰对称的四条竖系,或亭亭玉立,或秋实般饱满,各有各的看点,与取水的四系瓶相较,它体现的是出水之态,更趋于功能表露后的审美意趣。

【图240】辽、金时期白釉黑花四系瓶(一)

【图241】辽、金时期白釉黑花四系瓶(二)

【图242】辽、金时期白釉黑花四系瓶(三) (www.xing528.com)

【图243】辽、金时期白釉黑花四系瓶(四)

【图244】辽、金时期黑白釉四系瓶(五)

辽、金时期的四系瓶仿佛与黑白色有脱不开的干系,仿佛与女真族有脱不开的干系。1125年前后,女真金国首领完颜晟(金太宗)率领他的部族,自黑龙江、吉林一带,长驱直入,占据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大片地盘。他们把对白山黑水的眷恋带到了这里,把四野游牧的浪漫生活带到了这里,赋予中原大地一种别样的情怀。白色一直是女真族崇尚的颜色,磁州窑所烧的白瓷静穆肃然,赢得喜爱是自然的事。因喜爱而改良再创造,生产出便于携带、适用于家居生活并富有异族情调的器皿,也是自然的事。于是黑白釉色及白釉黑彩的四系瓶成为那个时期独具特色的品类,行销于市,顺应了时尚的潮流。此种瓶式是否为女真族人进入中原以后在磁州窑所督烧的产品,仅凭臆想说明不了问题,这有待考古发现进一步证实。但它们是同属磁州窑系的产品,则毋庸置疑。

磁州窑是北方地区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以河北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为中心,窑场散布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烧制品种极为丰富。山东窑场主要分布在淄博地区,代表性窑址有淄川坡地窑址和博山南万山窑址。当时烧造的瓷器胎体粗硬,内含颗粒较多,轮制痕迹较为明显,这从图片241中那件下半体没罩釉的四系瓶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为了遮掩粗陋的外表,坯体上大多先敷一层白色的化妆土,以增加白净美感,然后用含铁量较高的颜料做釉下彩绘。所绘纹饰,多为白釉黑花(自宋代开始烧造),题材以各种折枝、缠枝花卉,及草叶、水波、鱼纹为主。运笔简约粗放,线条明快,写意味浓厚。其绘画安排具有一定的模式,一般多在器物的肩部及腹中部或下腹部各饰几道黑色弦纹,内里及耳系之间再加饰各种各样灵活多变的花纹,显得清新素雅。施釉方式亦大同小异,多为上白下黑,显得敦实稳当。这类四系瓶对比色强烈,花纹奔放,使本来就蕴含动感的形体造型越加生发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在陶瓷品中个性突出,很值得品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