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写作指引:从句到段提升写作技巧

写作指引:从句到段提升写作技巧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顺口的原因,是在于“责任”是不能“干”的,可是这句话也并非只能单独存在,一写在整段的文章里便不行。因为“这是他的事”,虽然含义与“这是他的责任”相同,但与全段中的上下文句,已能协调了。(第一句)琴的同学张巧玲在路上遇见我们,便加入了我们的一伙同去。(第五句)上例第一句以“我”为出发点,第二句一变为“张巧玲”,第三句再变为“我们”,第四句更变为“春风”,第五句,则又从春风的出发点变回到“我”。

写作指引:从句到段提升写作技巧

每一段的文章,其中各句,不但要写得顺口,而且还不宜把出发点屡次变化。

一个在文法上毫无毛病的文句,也许放在整段的文章里时,会觉得很不合适。例如说:“这是他的责任。”如果是单独的一句,实在找不出什么缺点,可是放在下面的文章里,读起来就很不顺口了:

(一)我请你干的那件事,你偏不干,这是他的责任,你倒干了。

不顺口的原因,是在于“责任”是不能“干”的,可是这句话也并非只能单独存在,一写在整段的文章里便不行。像在

下面的文章里,读起来却又很妥贴了:

(二)把孩子抚养长大,施以教育,这是他的责任,无奈他并不知道。

可见任何一个文句,当它放在整段的文章里时,并不一定就合适。

现在我们试把第一例修改如下,看是如何:(www.xing528.com)

(三)我请你干的那件事,你偏不干,这是他的事,你倒干了。

当然,在经过这样修改之后,文章已没有毛病。因为“这是他的事”,虽然含义与“这是他的责任”相同,但与全段中的上下文句,已能协调了。

所以善于写作的人,常能就同一的意义写成各种不同的句式,以便在怎样的情形中,写成怎样的文句。

在整段的文章里,还有一种原因,也可以引起阅读时不顺口,那就是在同一段的文章里,各句的出发点变化太多。例如:

(四)星期日那一天,我带了琴和芬去游玩复兴公园。(第一句)琴的同学张巧玲在路上遇见我们,便加入了我们的一伙同去。(第二句)我们看见许许多多的游人。(第三句)春风带着花香,送到我们鼻子里来。(第四句)我觉得很是畅快。(第五句)

上例第一句以“我”为出发点,第二句一变为“张巧玲”,第三句再变为“我们”,第四句更变为“春风”,第五句,则又从春风的出发点变回到“我”。像这样的写法,又怎样能使读者读得顺口呢?

至于每一个文句,在整段的文章里是否合适,是否协调,只要把写成的文章,诵读起来,就不难知道,而这一种诊断文章的能力,不待说,可由平时阅读文章养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