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尼特左旗乌奈其敖包:内蒙古文化遗产之旅

苏尼特左旗乌奈其敖包:内蒙古文化遗产之旅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乌奈其敖包,是位于苏尼特左旗巴彦乌拉苏木阿日山宝力格嘎查地界上的祭祀敖包。很早很早以前,在乌奈其敖包南麓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家里只有1头母牛、5只山羊,日子相当拮据。从此以后,附近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在这个山上垒砌了一座敖包,就叫作“乌奈其敖包”,在每年万物复苏的仲夏季节祭敖包。这样,乌奈其敖包远近闻名,来承担祭祀的东道主也多了起来。乌奈其敖包祭祀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末。

苏尼特左旗乌奈其敖包:内蒙古文化遗产之旅

乌奈其敖包,是位于苏尼特左旗巴彦乌拉苏木阿日山宝力格嘎查地界上的祭祀敖包。

很早很早以前,在乌奈其敖包南麓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家里只有1头母牛、5只山羊,日子相当拮据。儿子每天在山上一边放牧着1头母牛和5只山羊,一边拉着马头琴。听着主人悠扬的马头琴声,突然有一天母牛的乳房膨胀,竟然下了奶。母子二人挤下牛奶,不但可以喝到奶茶,还可以加工奶食,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从此以后,附近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在这个山上垒砌了一座敖包,就叫作“乌奈其敖包”(乳牛敖包),在每年万物复苏的仲夏季节祭敖包。这样,乌奈其敖包远近闻名,来承担祭祀的东道主也多了起来。据传,当地有个富户,名叫巴拉桑却日吉,祖上名叫哈玛尔道尼尔,马匹多得“以填满洼地计算其数”,曾出资70两黄金,为敖包制作纯金顶桅杆。当地来百姓还给敖包起了个昵称,叫“犊之母”。

乌奈其敖包祭祀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末。敖包祭祀有很多禁忌。如:禁忌女人上敖包山,只能从五六十米之外眺望,叩拜;敖包祭祀之前家里有亡人或去过墓地的人没有超过49天,不能去敖包参加敖包祭祀活动;家里有生产者没有超过21天,也禁忌其家人去参加敖包祭祀活动。乌奈其敖包,在1920年的时候,由昌图锡里苏木一带的丁都布—衮都(衮都,满语,“官衔”)之父朝克苏玛章京(章京,满语“清朝的官衔”)的苏木负责祭祀。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现在的巴彦乌拉苏木额尔德尼楚古拉干一带的楚鲁图木章京的苏木负责祭祀;30年代中期由现在的巴彦乌拉苏木古如其—西那干一带的赤拉章京的苏木负责祭祀;40年代初期,苏尼特左旗西北部一带的特木尔敖其尔章京的苏木负责祭祀。此后,由现在的昌图锡里一带的富户丁都布负责祭祀,到1946年移交给现在的巴彦乌拉苏木阿日山呼拉尔、廷丁布,在移交的时候,亲自到敖包上焚香献哈达,又赠送了一匹黄骠马。由阿日山呼拉尔负责祭祀期间,在1953年敖包顶着了火,金顶桅杆也不翼而飞。1954年,阿日山呼拉尔向查干葛根扎木彦力格希德扎木苏禀报,获准重新更新敖包顶桅杆。阿日山呼拉尔喇嘛扎米扬希日布、呼拉尔沙比喇嘛班扎拉嘎其、珠恩扎拉庙沙比喇嘛扎米扬桑布等带上查干葛根的介绍信专程到北京雍和宫,请他们重新制作敖包“颂希格”和敖包顶桅杆,念诵七天的经书。回来后又报告查干葛根,在查干敖包庙又念了七天的经书之后,对敖包“颂希格”和桅杆进行更新。这次带来了镀金铜顶桅杆。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中,敖包遭到破坏,镀金铜顶桅杆也下落不明。1985年,当地牧民恢复了敖包祭祀活动,用漆上黄漆的木头桅杆替代了过去的纯金顶桅杆和后来的镀金铜顶桅杆,在每年的固定日子进行祭祀。祭祀之前,主要东道主们提前来到敖包山上,对敖包进行修缮和装饰。祭敖包那天,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这里,将乳浆、美酒等摆放于祭坛,将自己带来的拴牛犊、拴羊羔的缰绳、马嚼子、马笼头、驼鼻棍和缰绳以及哈达、彩绸系在敖包的链绳上边,然后跪在敖包祭坛前进行虔诚的叩拜,由衷祈祷在新的一年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畜两旺,心想事成,好运常在。与此同时,把放生的敖包神马黄骠马牵过来,用敖包的焚香烟雾熏一熏,进行洗礼之后,用圣洁的鲜奶和黄油在其前额上抹画一番,在鬃毛和尾巴上换上新的彩带和哈达,让它重归大自然的怀抱自由地生活。

隆重的祭祀仪式结束之后,把参赛的马匹牵过来,顺时针方向绕敖包三周,骑在马背上的孩童们用银铃般清脆的声音诵唱藏语蒙古语掺杂的祝词:“阿姆、玛日吉、米米那、扫的哈、给尹、尕娃,葛根博格达恩赐吧!”赛马的马队出发了。这时候,搏克手迈动着雄狮般的步伐进入比赛场地。赛马、搏克比赛结束,发完奖品,这时候,一位口才超众的民间祝词家端着盛满鲜奶的银碗,对着跑了第一名的骏马触景生情,即兴吟诵一首《快马赞词》:

在那巍峨的山顶上,

垒起的敖包犹如楼堂。

十三座敖包一字排开,

金顶桅杆闪闪发光。

请来那些造诣很深的喇嘛们,

举行隆重的敖包祭祀。

在敖包前的祭坛上,

把圣洁的供品摆放,

点燃起那柏叶熏香,

禄马风旗高高竖起,(www.xing528.com)

哈达彩旗迎风飘扬,

风调雨顺,人畜两旺,

表达我们美好的愿望!

一场喜雨湿润大地,

旱情解除喜气洋洋。

搏克手们如猛虎下山,

跃跃欲试上赛场。

参赛的快马个个精神抖擞,

敏捷如出笼的飞鸟。

飞快如欢跳的黄羊,

那达慕会上跑第一,

为主人带来荣光!

最后,将银碗中一些奶子涂抹在快马的脑门上,剩余的递给参加骑马比赛的小骑手们,并将哈达系在骏马的顶鬃或缰绳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