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锡林查干敖包: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锡林查干敖包: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这个敖包距离查干敖包庙不远,并且由查干敖包庙承担祭祀仪式,人们通常称其为“查干敖包”。此敖包矗立在苏尼特左旗西北部丘陵地带,当地人们很久以来一直称之为“锡林查干敖包”。锡林查干敖包由1座主敖包和两翼各6座敖包,共13座敖包组成。锡林查干敖包的祭祀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日进行。

锡林查干敖包: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锡林查干敖包,位于苏尼特左旗查干敖包苏木阿鲁布拉格嘎查地界,是自古以来一直祭祀的敖包。由于这个敖包距离查干敖包庙不远,并且由查干敖包庙承担祭祀仪式,人们通常称其为“查干敖包”。但也由于敖包地处中国、蒙古国两国边界附近,有人也叫“边境敖包”。此敖包矗立在苏尼特左旗西北部丘陵地带,当地人们很久以来一直称之为“锡林查干敖包”。

锡林查干敖包,由当地牧民和查干敖包庙仓、13个吉萨仓进行祭祀。锡林查干敖包的整个祭祀,由查干敖包庙“敖包吉萨”(敖包祭祀班子)来主持完成。“敖包吉萨”由敖包尼日巴(藏语会计、物资管理员)、敖包达黑拉其(祭祀人)等组成,敖包尼日巴全面负责,敖包达黑拉其负责祭祀用的哈达、供品的准备和敖包修葺装饰事宜。

锡林查干敖包由1座主敖包和两翼各6座敖包,共13座敖包组成。前边有用石头垒起来的祭祀台和大锅。祭祀前三天,20名奥木吉德(藏语,领经师)来这里念诵《甘珠尔》经。

敖包祭祀当日清晨,先在位于查干敖包北边的“额布根查干哈达”(白头翁山)摆放荤素13种食物供品,献上哈达等之后,敖包祭祀才正式开始。敖包西侧,有东科尔扎仓念诵《尼特桑》经文;敖包东侧,由卓德巴扎仓念诵大洗礼《尼特桑》经;敖包北侧,则由门巴扎仓念诵《宝门桑》经。

锡林查干敖包祭祀供品要摆上13只整羊、13份饽饽、13份奶食,挂13条哈达,是大份供品。除此之外,参加祭祀的台吉贵族和平民百姓将自己的供品摆放在13份大供品的两边。然后在敖包祭祀供品两边再摆上13份鲜奶、13份黑茶(没有兑奶子)、13份酒水和13份黄油

从敖包金顶桅杆子上挂上敖包苏力德,13幅骑着白马的将军画像,在其前面摆放带蹄子的羊前腿(绵羊右前腿)和用艾蒿草编织的13只海青鸟做的供品。

敖包祭祀还要在3个大的“巴灵”(用面团捏制的盛放供物的器皿),21只银质的佛灯里倒满黄油,点燃佛灯摆放好。

敖包招福仪式上,在13个招福桶里盛放羊胸脯、肥肠、皱胃、肺子、心、心包等,用13支箭来招福,并将箭镞扎入皱胃的口子上。(www.xing528.com)

来参加查干敖包祭祀的吉萨扎仓、呼拉尔和百姓扎营时,庙仓在敖包前边搭建20多顶帐篷和3顶大帐篷。在3顶大帐篷挂13个海毛日旗(汉译“禄风马旗”)。海毛日旗是蓝、红、白、绿、黄五种颜色的绸缎,分别代表蓝天、红日、白云、绿草、黄土地

敖包东侧巴彦乌孙吉萨、却德尔吉萨、卓德巴吉萨扎营,敖包西侧门巴吉萨、东科尔吉萨、塔日巴吉萨扎营。台吉贵族的帐篷和老百姓的帐篷也分别在敖包东西侧扎营。

查干敖包神畜是一匹白骒马。每年敖包祭祀的时候,都要为其更换新彩带。如果放生的骒马死了,再放生一匹白骒马。查干敖包不放生其他种类的神畜。

说起锡林查干敖包“颂希格”,不得不提到苏尼特左旗最后一代郡王额仁钦旺达德。他继承王位之后,对全旗祭祀敖包进行修缮,更新“颂希格”。据曾参加锡林查干敖包“颂希格”更新的人说,锡林查干敖包“颂希格”,是龙王爷的“颂希格”,包括五谷(五谷杂粮),五宝(金、银、珊瑚珍珠蓝晶石),五畜(牛、马、绵羊、山羊骆驼)的毛绒、鬃毛,五药(金诃子、白檀、藏红花、桂花、桚地)等物品装入白瓷坛深埋地下,上边铺层砖茶,在其上边铺侧柏,檀香木,刻有老虎、狮子等四大猛兽和12属相的图案的白檀木,还有将军的盔甲弓箭、佩刀等。然后将土与地齐平,夯筑结实,其上再建石头敖包。

锡林查干敖包的祭祀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日进行。在古代,承载蒙古族文化核心使命的敖包,是蒙古民族的精神支柱。由于长期崇尚自然的理念和顺应自然的文化积淀,使敖包文化在不断地丰厚博大,在广大牧民的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尊严,成为左右整个民族心灵世界的精神图腾。因此,对于一年一度的祭祀敖包活动,广大牧民都当作一件头等大事来对待。凡是来参加敖包祭祀活动的人们都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向敖包敬献哈达,敬献供品,大襟铺地,三叩九拜,祈祷风调雨顺,五畜俱增,无灾无病,禄马飞腾。从敖包苏力德桅杆上分别向作为羽翼或环绕陪衬的每一座小敖包拉起五彩,并在链绳上恭恭敬敬地系上拴马驹、牛犊、驼羔、羊羔的缰绳和马嚼子、马绊子、骆驼鼻棍、缰绳等,以表达对美好、富庶、吉祥、安宁生活的憧憬。整个敖包祭祀仪式结束之后,都要进行敖包“那达慕”,对赛马、搏克比赛中的优胜者进行奖励。

历史悠久的锡林查干敖包经历了历代的沧桑变化和漫长路程,现在仍然矗立在苏尼特左旗西北部丘陵地带,受到当地牧民的敬仰与守护,成为这片土地的象征物和牧民心中的信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