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及口头非物质遗产研究

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及口头非物质遗产研究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1.5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次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

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及口头非物质遗产研究

世界遗产”的概念和类型是一个不断丰富、充实、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十七届会议巴黎召开,会上通过的《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明确定义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两大概念,将世界遗产划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复合遗产三类。1992年新增文化景观类,1997年确定“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概念。至此,世界遗产可划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文化景观遗产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五个大类。

2.1.1.1 世界文化遗产

《公约》中文化遗产的定义[89]为符合下列规定之一者:

(1)文物,即从历史艺术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塑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窟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建筑群,即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遗址,即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这些文化遗产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都是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从历史、文化、艺术或科学角度看,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2.1.1.2 世界自然遗产

《公约》中自然遗产的定义[89]是符合下列规定之一者:

(1)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2)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

(3)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自然遗产的保护具有保护物种、地理地质结构价值及自然审美价值。

2.1.1.3 文化与自然复合遗产(www.xing528.com)

世界遗产中,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融合起来,构成世界遗产的第三个类别文化与自然复合遗产,亦称为“混合遗产”或“合遗产”[89]。《公约》并未对文化与自然复合遗产另立标准,而是分别采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标准作为其评定依据。复合遗产并不是文化遗产与自然的简单叠加,而有着更深层的寓意,体现着人类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

2.1.1.4 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的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十六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代表《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的选择应基于它们自身的突出、普遍的价值,其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其体现此类区域的独特文化因素的能力。保护文化景观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89]

2.1.1.5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次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文化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根据该《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的发展”[90]

同时,《公约》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括的五个方面: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也是反映今天文明的标志。因此,各国都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与无形的文化遗留。世界遗产的含义决定了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91]:“世界性”,强调遗产的世界性突出价值、世界性所有和世界性保护;“多样性”,体现在其包容类型几乎涵盖地球上所有自然创造的以及人类创造的精华;“独特性”,具体表现在遗产在世界或国家和地区范围内具有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不可逆的特性,一旦遭到破坏,是难以恢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