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消防队员:他们是怎样的人

日本消防队员:他们是怎样的人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论上,为防止消防队员遭遇伤害,消防队员是不应靠近化学品火灾现场的。该消防员称自己是第一批前往火灾现场,当时还没有爆炸。据他介绍,第一批投入的消防队员人很多,有100多人。与此同时,消防车首先向着火的房子喷水,同时向邻居的房子喷水,现场没有消防队员冲进火海去救人的情况出现。一般的消防队员则必须进入各地政府办的公立消防学校接受6个月的封闭训练。

日本消防队员:他们是怎样的人

2015年8月中旬,我们一直在跟踪、收集和分析天津火灾的信息。我们通讯社的旁边就是东京都赤坂消防署,过去跟消防队员聊,他们居然都拿出了从网上收集来的火灾现场照片,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ありえない(不应该发生)。”

“不应该”是指什么?他们给我们分析了两个道理:

第一,从网友拍摄的爆炸瞬间的视频来看,第二次爆炸的火焰高达100米以上,而且冲击波击破2千米以外的门窗,除非是大型弹药库发生爆炸,一般的化学品爆炸不应该有如此巨大的规模。因此,扑救现场一定发生了什么问题。

第二,化学品爆炸不是一般的消防队员可以扑救的,必须要由化学专业消防队员才可以到现场参与扑救。从中国官方发布的消息来看,大批普通的消防队员赶到现场,而且从照片上看出他们使用了喷水,这就犯了一个大忌。理论上,为防止消防队员遭遇伤害,消防队员是不应靠近化学品火灾现场的。

南方周末》的一篇现场报道,印证了东京消防队员们的分析。报道是这样写的:记者在泰达医院采访了一名消防队员。该消防员称自己是第一批前往火灾现场,当时还没有爆炸。据他介绍,第一批投入的消防队员人很多,有100多人。现场并无人告知他们有不能沾水的危险化学品。该消防员说,大家就通过正常途径用水来救火,自己是“二板车”(音),负责给前面的车供水。“开始是一个集装箱,大概喷水10多分钟,听见啪啪啪响,然后集装箱就亮了。先是一个小爆炸,后来就出事了。”虽然离爆炸点还有一段距离,但什么都看不见,最后爬了出来。“我们队还有5个人没找到。”《南方周末》记者在该医院采访到另一名消防员,他也表示,“不知道有不能沾水的危险品,现场用的都是水,还有泡沫”,后来火势太大,这些不管用,就撤到稍远的街上改用水炮,给罐体降温。爆炸前,车里的水正好用完,他去装水才得以逃过一劫。当时距离现场约几百米。

我发了一条微博,这样写道:“化学品爆炸,怎么可以用水喷呢?这个常识被灭火心切的消防战士们忽略了。我很敬佩这些90后消防战士的勇敢,但代价就是这么多人的无辜牺牲!中国真的应该立即改革消防体制,以此为教训,学习外国好的消防制度,建立公务员制的职业消防机构,让消防专家来灭火,拼技术而不是拼勇敢!”

前几年,我写过一篇博客,现场描述东京的消防队如何救火。当时发现一个问题,我家附近的一栋居民住宅(别墅)起火后,赶来的消防指挥车发出的第一道指令是“切断管道煤气切断电源”。与此同时,消防车首先向着火的房子喷水,同时向邻居的房子喷水,现场没有消防队员冲进火海去救人的情况出现。等火基本扑灭后,喷水消防车退出,照明车驶入,在强烈的灯光下进行现场搜寻。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现场井然有序。

我想我们中国的消防队的救火过程也一定如此。所不同的是,当这些东京的消防队员摘下消防帽后,我才发现大多是中年男子,居然还有2名女性。他们不是军事化编制,而是公务员,是一支专业的消防队伍。(www.xing528.com)

我问了赤坂消防署的人,才知道日本的消防队员必须要“科班出身”:消防干部必须要“消防大学”毕业或经过高级研修。一般的消防队员则必须进入各地政府办的公立消防学校接受6个月的封闭训练。

根据日本的《消防组织法》,日本建有一所国立“消防大学”。全国各都道府县都有一所消防学校(日本共有48所消防大学和消防学校)。消防大学主要培养指挥型干部人才,其开设的科目为:警防科、救助科、救急科、预防科、危险物科、火灾调查科、新任消防学校教官科、上级干部科、新任消防长科、消防学校长科、消防団长科(民间消防组织)等。

如果是新队员,要作为“初任科生”到所在都道府县的公立消防学校接受6个月的专业训练。学习与训练内容包括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灭火训练、救生训练、救急训练、体能锻炼等。“初任科生”成绩合格后,才被派到各地消防署担任消防员。

所以,日本的消防员从20岁左右开始,一直干到60岁退休,几十年都在重复同样的一件事:救火。因此他们个个都是职业救火人。

日本的消防署不是军队编制,而是与警察署一样,属于政府的一个部门,属于地方公务员编制,因为救火是民生事业,与打仗无关。还有一点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的救护也属于消防署分管范围,不属于卫生局或医院管。因此,日本的救护车都停在消防署内,实行24小时值班制。消防车一动,救护车也跟着一起赶到火灾现场。

我不知道别国的消防是怎样的一种体制。日本的消防体制至少有两个优点:第一,消防队员终身从业,因此个个都可以成为消防专家,现场救火比较专业,能做到科学救火,合理救火;第二,因为是公务员编制,整个消防队伍十分稳定,既可以防止消防人员的频繁流动而出现技术脱节,也可以让每位队员通过长期的工作熟知自己管区内每一条道路,每一个街区,甚至每一栋建筑物的消防情况,做到“快速反应,准确判断”。消防是个技术活!

很希望天津的这次火灾和几十位牺牲者的生命,能够唤起相关人员对于中国消防体制的思考:如何去军事化,实现职业化;如何去勇敢性,实现科学性;建立专业的消防院校,培养专业的消防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