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项目过程评估-志愿服务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

项目过程评估-志愿服务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评估工作进展自2015年5月份项目申报立项以来,和众泽益评估项目组主要组织开展了以下主要工作。8月,和众泽益收集了30个志愿服务项目的活动时间排期表,为中期评估走访奠定基础。11月初将2014年度30个志愿服务项目及2015年度优秀项目整理成册,制作朝阳区志愿服务项目典型案例集。

项目过程评估-志愿服务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

(一)评估工作进展

自2015年5月份项目申报立项以来,和众泽益评估项目组主要组织开展了以下主要工作。

1.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6月15日,区文明办及和众泽益组织召开了2015年志愿服务项目培训交流会,会议中,区文明办介绍2015年志愿服务立项情况、资金情况并做动员,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博士王忠平讲授项目管理相关内容及整体进度安排,2014年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八里庄街道“我承诺不闯红灯”文明出行公益项目及建外街道企业志愿服务对接平台分别作了项目分享,为下一步项目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项目进程中答疑及资料收集。和众泽益专门指派一人负责全程咨询工作,组建了30个项目对接人的QQ群,为30个志愿服务项目答疑解惑。7月10日,区文明办志愿服务项目资金拨至各街乡。8月,和众泽益收集了30个志愿服务项目的活动时间排期表,为中期评估走访奠定基础。

3.中期评估走访及答疑:9—10月份课题项目组成员实地走访了30个志愿服务项目所在地,对30个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服务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志愿服务开展的整体情况作了相应的了解和督导。

4.CY区志愿服务项目典型案例集制作。11月初将2014年度30个志愿服务项目及2015年度优秀项目整理成册,制作朝阳区志愿服务项目典型案例集。

(二)过程实地走访评估

截至2015年10月20日,评估项目组对30个志愿服务项目全部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分为两个工作小组,从2015年9月18日起,至10月20日止,与30个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就项目运作情况进行了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了各个项目当前的运作进展状况。以下为实地走访的总体情况。

1.项目进展情况

(1)项目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30个志愿服务项目总体进度都在可控范围内,绝大部分项目都能够按照计划进度完成工作内容,并且注意项目经费的使用,项目主责单位和实施单位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比如,爱家志愿行动、保护驻地蓝天绿水项目,垡头地区社会领域党组织服务联盟项目的项目进度都控制得比较好,资金使用进度比较合理。

(2)项目管理组织情况。大部分项目已经有专人负责管理,项目运作的规范性和创新性有了提升。大部分项目都有专人登记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服务时间数量;有的项目是党团组织亲自负责项目运作或街乡领导亲自参与项目运作;有的项目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制定了规范的项目运作制度和流程;有的项目充分整合区内资源,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和责任落实机制,提升项目运作的创新性。

(3)项目持续性情况。一些延续性的项目得到了很好的执行,项目的影响力和持续性、常态化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利于打造具有品牌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增强志愿服务的生命力。比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蓝立方”城市志愿服务项目、三里屯外籍志愿者学雷锋项目、建外街道志愿服务创新中心示范项目等都是在2014年项目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创新,有效保障了项目开展的持续性、常态化。

(4)项目进一步规划情况。街乡和项目负责人普遍开始思考和探讨志愿服务队伍或者志愿服务项目在明年的发展,并且逐步开始总结项目运作的经验。比如,JXQ街道GJY社区邻里守望互助平台项目深度挖掘社区居民需求,开展邻里一帮一服务,希望明年对接更多的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BLZ街道“公益加油站”志愿者激励回馈项目链接了许多志愿服务资源,为居民提供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激励回馈,希望将现有项目的工作方法、方式推广到更多街乡。

2.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www.xing528.com)

(1)有些项目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第一,个别项目推进重视不够,主责单位和实施单位配合不协调,存在街乡拨付资金较慢,导致社会组织垫付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进展。第二,有少数项目运作人员身兼数职,时间、精力有时候难以保证。第三,有的项目负责人对国家、北京市和朝阳区志愿服务的重点工作还不太了解,项目运作时不能有效突出工作重点。

(2)部分项目运作管理经验有待改进。有的项目计划管理不规范,导致进度有所滞后。项目管理者缺乏志愿服务项目的管理方法,亟待建立项目运作的标准化制度流程,有的由于人员变更,项目运作工作交接没有很好地完成,而新人缺少实际运用项目案例的经验。

(3)有些项目招募和组织志愿者的能力不足。有部分项目志愿者数量不足,并且志愿者年龄层偏高,多以老年人志愿者居多,年轻白领较少,青年志愿者难以发动,未能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来。

(4)部分项目资源链接能力有限。部分项目运作基本上还是比较传统的运作,没有充分利用项目本身的优势、亮点整合资源,主动寻找外部资源的支持。例如,有些项目在项目资金自主开拓渠道方面是不够的,有些项目资金只依赖于政府采购资金的单一渠道,没有主动思考借助外力去开拓资金的来源。还有,有的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没有考虑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使得开展志愿服务的内容比较单一。

(5)有些项目对外宣传推广不够。有的项目有亮点、有品牌优势,但主动对外宣传不够,志愿服务项目新媒体运营经验缺乏,没有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相关账号的运营。一些项目希望能够有志愿服务新媒体运营方面的培训交流,以推动志愿服务项目的品牌打造。

(6)有的项目志愿服务培训欠缺。有的项目人员和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不足,还停留在志愿服务是做好人、好事上,亟待提升志愿服务的理念;有的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缺少规范的培训,只是靠熟练志愿者简单的辅导一下初级志愿者;有的项目的培训事先没有计划好,临时性比较强,人员参加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培训效果。

3.项目希望得到的主要支持

根据走访过程中项目负责人的反馈,主要希望得到的支持如下:

(1)培训支持。有的项目希望在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宣传、企业如何进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政策走势等方面有一些针对性的培训,期待区层面能有一个志愿者之家的实体阵地,能够为项目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支持。

(2)社会组织合作支持。不少项目希望与社会组织有更多合作交流,通过社会组织搭建各项目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得到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并分享一些好的志愿服务项目运作经验。

(3)资金支持。一些项目希望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并开拓更多的渠道,多渠道筹措志愿服务项目的资金,以便于志愿服务项目的运作和品牌活动的打造。

(4)街乡层面志愿服务整体规划的支持。不少街乡都表达了希望能够对整个街乡层面的志愿服务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的需求,比如志愿服务线上线下联动的平台,减少一些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但苦于自身目前没有力量来实施。

(5)提升志愿服务活跃度的支持。通过项目的运作,街乡层面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活跃度都有了提高,但不少街乡也希望志愿服务的制度和流程能够得到进一步规范,提高街乡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自身的活跃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