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中医药产业蓄势待发,迎来历史机遇

湖北中医药产业蓄势待发,迎来历史机遇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几年,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内外部环境都十分有利,战略机遇前所未有。同时,他还从经济社会的大背景、时代发展的大潮流判断了中医药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强调“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湖北中医药产业蓄势待发,迎来历史机遇

近几年,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内外部环境都十分有利,战略机遇前所未有。

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引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带动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化同步振兴,人们对中医药更加认同和信赖,这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

二是我国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发表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展示了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和科学价值,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这个中华民族瑰宝的高度重视,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坚定发展中医药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我国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将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这为中医药健康产业带来了广阔空间。

四是健康中国建设的稳步推进,大健康理念的确立与实践,必将促进卫生与健康发展模式的改革发展,这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提出了更高期望。(www.xing528.com)

五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医药价值越来越认可、越来越期待,这将成为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运用与发展带来重大的难得的机遇,成为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助推器。2015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中医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与沿线国家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1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制定了5大目标,明确了5大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具有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体系”“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更深刻指出了中医药学是当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资源。同时,他还从经济社会的大背景、时代发展的大潮流判断了中医药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强调“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在这一大好时机下,我国多省市的中医药界都在积极规划本地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宏伟蓝图,湖北省也不例外

作为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和药圣李时珍故乡,湖北省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较之其他地方,荆楚地区在中医学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水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荆楚大地就有了灿烂的医药文明,《神农本草经》收集了荆楚地方的多种药材,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中记载的许多药物的药名局限于荆楚地区;从汉朝唐朝,中国医学史的多位名医张仲景、王淑和、葛洪孙思邈,他们的行医和著说经历都与湖北结下了不解之缘。宋朝的庞安时、明朝的万密斋与李时珍、清朝的杨际泰等杏林巨擘都是湖北人。湖北省不仅是中医药文化大省,还是中医药资源大省,因此做大做强湖北中医药产业,塑造荆楚系列品牌,弘扬湖北中医药文化,使湖北中医药“走出去”,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一带一路”的宏观战略是时代赋予湖北人的使命。

湖北早在2008年就出台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推进中医药科学普及与对外交流的若干要求与措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尤其是《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出台后湖北省中医药界审时度势,积极谋划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美好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