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理心理学:探索心理与客观存在的关系

管理心理学:探索心理与客观存在的关系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映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印象。心理在反射中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情况,支配身体某些部分去做出适当的反应。(一)心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脑有产生心理的功能,是心理的物质基础,但心理不是大脑天生固有的产物。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限于现在的事物,还涉及过去所经历过的事物。(三)心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统一于社会实践活动心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管理心理学:探索心理与客观存在的关系

反映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印象。脑对不同的事物可以产生不同的印象,这些印象成为观念的东西。“反映”和“反应”含义不同,“反应”指身体某些部分发生相对于刺激的变化。心理在反射中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情况,支配身体某些部分去做出适当的反应。

(一)心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脑有产生心理的功能,是心理的物质基础,但心理不是大脑天生固有的产物。大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存在才是心理的源泉。心理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没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大脑这个加工厂就加工不出产品,就形成不了心理。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限于现在的事物,还涉及过去所经历过的事物。

(二)心理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的心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不是被动的反映。“反映”本是一种物理事实,并且只能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人脑的反映却比镜子高级、复杂得多。人脑可以借助语言这一复杂的代码系统间接地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物,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www.xing528.com)

人的心理是主观的反映,不是客观的原型。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除受客观事物本身影响外,还要受到主观世界的影响。

(三)心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统一于社会实践活动

心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这种客观性和主观性怎样统一,关键在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实现主体同对象世界联系的中介和桥梁。人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客观世界,同外在的客观世界打交道,使人脑和其他器官同客观世界发生联系,才能产生心理和意识。脱离了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就不会有正常的心理现象。

(刘 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