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认知:他人认知、人际关系认知、自我认知

社会认知:他人认知、人际关系认知、自我认知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认知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以及自我认知3个部分。一个人相貌端正、举止端庄大方、谈吐优雅文明,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就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并为以后的交往打下基础。要正确了解一个人,除观察他的言谈、举止等行为本身的内容之外,还要体会他的表情。判断的正确程度取决于判断者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解释。这也是人们认知他人的重要线索。

社会认知:他人认知、人际关系认知、自我认知

社会认知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以及自我认知3个部分。

(一)对他人的认知

对他人的认知就是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其动机、情感和意图的认知。人们通常所说的“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就是这个道理。对他人的认知依赖很多因素,如认知对象本身的特征,即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等。一个人相貌端正、举止端庄大方、谈吐优雅文明,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就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并为以后的交往打下基础。要正确了解一个人,除观察他的言谈、举止等行为本身的内容之外,还要体会他的表情。表情既包括面部表情,也包括姿势、语言表情和目光接触等。通过对这些“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体会,我们对人的认识就可能更正确。

1.面部表情 人的面部表情是反映其内心态度、情绪、动机等的重要线索。通过一个人的表情可以发现其心情,并可体验到他的态度、动机和情绪。因此,人们常根据他人的表情来认知判断其心理。判断的正确程度取决于判断者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解释。

一些表情人们很容易判断,而有一些表情判断起来就困难些。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Woodworth)认为,人们的情绪分为6个情绪组,而每个情绪组可能有几个相近的情绪表现。6个情绪组分别为:①爱、幸福、高兴;②惊奇;③恐惧、痛苦;④愤怒、决心;⑤憎恶;⑥轻蔑。人们对各组间的情绪区别较清楚,但对相邻组的情绪区别较弱。人们很少把幸福与憎恶、轻蔑与惊奇混淆起来,但对憎恶与轻蔑等区别能力就差一些,特别是对同组内的情绪表现其区别能力就更差,如爱、幸福、高兴,人们常常不易分辨。

对表情的判断能力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学习得来的。表情有后天习得的成分,受暗示和训练的影响。有人曾对5至20岁的先天性盲人与视觉正常的人进行了面部表情的后天习得性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年幼的盲童与视觉正常的儿童无论在面部表情的动作数量上,还是表情的准确性上都没有明显的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视觉正常的儿童,由于其知识经验逐步丰富,他们通过对别人表情的学习和模仿,而使自己在表情动作的数量和表达表情的逼真性方面都得到发展。而盲童则不然,他们无法学习和模仿,只会茫然地露出下意识的表情,即盲相。人们对表情的判断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得到提高,但不是同步的。有人对儿童年龄与表情判断的正确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表情的判断正确率达50%的年龄界限,如表3—1所示。

表3—1 不同年龄儿童对表情的判断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对表情的判断有较大的一致性,各民族对表情的判断和识别大同小异。所以,全人类表情所表达的情绪具有一致性,在情绪的面部表情上存在着跨文化特征。心理学家埃克曼(Ekman)在1973年选择了5个国家的受试者,然后给受试者看6种代表不同情绪的表情的照片,让他们对照片中的表情进行判断,结果见表3—2。

表3—2 情绪判断结果

表3—2表明,绝大多数的受试者比较准确地判断出照片所代表的情绪,各民族相差不大,全人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2.姿势 姿势又称身段表情或身体语言。人们在进行人际交往时,姿势也传递着信息。人们可以通过姿势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也可通过他人的姿势来判断其情感和意图。人们通常用点头表示同意和满意,用摇头表示不同意或不满意。这些姿势都是简单的、直接的,并各有其具体的含义。这些姿势能为人们所明白,传递信息和意图。人们生活在共同的生活环境里,具有相同的知识和经验,那么对姿势的判断准确性就高。

人在表达情绪时,常伴随着姿势的动作。人在失意的时候常常“垂头丧气”,人在高兴的时候总是“手舞足蹈”,人在焦虑的时候往往“坐立不安”,人在紧张和恐惧的时候则会“浑身颤抖”。因此,通过姿势可观察到人的情绪。有经验的观察者判断双手所表示的表情的正确率,能够达到和判断面部表情一样的水平。(www.xing528.com)

人的个性特征也可通过姿势表现出来。急性子的人走路往前冲;谨慎的人身子正而稳,步履细碎;机灵的人走路身段灵活,脚步轻盈。还有一些姿势在不自觉地使用、无意识中表达出来,这些姿势常常比语言更真实地反映了一个人的感情。比如,一个人说她对测验不紧张,但她比平时更多地舔嘴唇,不住地眨眼,这就表明她紧张。又比如,一位申请工作等待面试的人,会努力表现得镇静而漫不经心,但又不住地翘起二郎腿、正领带、摸脸或头发,尽管他努力装作镇静,仍表现出他内心的紧张。

3.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又称辅助语言,在人际交往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语言能表达我们的动机和意图,伴随着语言的声调、音量、节奏等同样也传达了重要的信息。这些口语声调和修饰性语气有助于表达各种语言含义。实验证明:让受试者判断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念英文字母的录音时,其判断的正确率几乎和辨别面部表情时一样高。声调低沉常表示厌烦悲伤的情绪;提高嗓门常揭示愤怒、惊讶等心情;声音突然剧烈变化常表达愉快和惊奇的心情;一个人紧张的时候说话结巴,声音颤抖。一个人的气质也可以通过声调、音量、语速的变化反映出来。如开朗乐观的人音量大、声调较高、说话的速度快,就像人们通常所说的,某某说话像放机关枪一样;而内向文静的人说话低缓;性格傲慢的人常用教训人的口气;性格谦卑的人常用懦懦的口气。

言语表情可帮助我们表达语言本身以外的意图。有时通过声调、音量和节奏的变化,表现出了与语音本身完全相反的意思。如“我喜欢你!”“他真是个好人!”所表达出的情绪可能处于亲近和厌恶之间。因此,言语表情有时能表达的含义远远超出语言本身。

4. 目光接触 眼睛是心灵窗户,通过一个人的眼神可以认知其情感、意图及其他一些信息。这也是人们认知他人的重要线索。“含情脉脉”、“秋波流盼”等等,这是文学中经常用来描写人们内心世界的词语,说明眼睛的表现力相当强。目光接触经常用于调整谈话。如一位讲演者开始发言时转移目光,要结束时就抬起目光。目光接触也能表示一个人有无兴趣。一个人对某个人的谈话感兴趣,那么就会目光接触,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相反,避免或中断目光接触通常是对一个人不感兴趣的标志,表现出心不在焉。当然也有另外的表现,如感到害羞、害怕、紧张等,也使其避免目光的接触,表现为目光的躲闪。如老师提问,回答不了问题而又害怕老师提名的同学,可能会转移目光,避免与老师的目光接触;而愿意回答问题的同学则会抬起目光对老师的注视做出反应。此外,目光的接触有时具有攻击性,讨厌某人或感到愤怒的时候,有时会狠狠地“盯”他一眼。目光接触可以表达出两种相反的含义,即友谊和敌视,它能说明很复杂的情况和很强的情绪内容。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其含义不同。

对面部表情、姿势、言语表情、目光接触的认知,是对他人认知的主要线索,但完全依靠这些来判断他人是不全面的。因为人的表情除情绪本身的影响外,还要受到个性特征、动机、环境以及当时的情景的影响。人是复杂的有机体,在某些场合,人的表情受到思想意识的控制。不但演员可以按剧情要求表演,就是一般人的表情也不能完全反映人的心理状态。在生活中,有的人喜、怒、哀、乐露于形,人们从他的表情中可看出他的情绪;而有的人则不然,表面乐哈哈的,可能掩盖着内心的痛苦。人是社会的人,在某些场合人可能通过伪装的表情来掩饰自己的情绪。一个对上司有怨恨情绪的下属可能在上司面前满脸微笑。因此,准确地认识、判断他人有赖于判断者的生活经验,判断者只有依靠自己的社会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根据被判断者的一贯表现,结合多种情景考虑,才能去伪存真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在社会认知的时候,除了对他人进行认识和判断外,还要对人与人的关系进行认知。这包括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的认知。

人际关系问题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方面。人际关系良好,表示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近,产生一种和谐融洽的心理气氛,表现出非常亲密的关系,生活和工作都很愉快并有信心。如果人与人之间关系不融洽,则心理距离远,出现紧张的心理气氛,就会表现出排斥和相互对立,影响到工作和效率,并且对人的身心带来影响,甚至引起身心疾病。搞好人际关系对每一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是人际关系最基本的能力。只有正确地认知到他人与他人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样,并敏锐地观察到这种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才能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改善人际关系。

(三)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知。人不仅在知觉别人时要通过其外部特征来认识其内部的心理状态,而且也应这样认识自己的行为动机、意图等。人的“自我”是自我认知的内在客观对象,人的“自我”概念包括3部分:一是“物质自我”,即对自己的身体、仪表、家庭等方面的自我认知;二是“社会自我”,即对自己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名誉、财产及与他人关系的相互认知;三是“精神自我”,即对自己的智慧、能力、道德标准等内在素质的认知。如何正确认知自己、评价自己,这对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水平、有地位、有突出的外表,就会对生活充满自信。但如果过分看重自己的才能、地位,唯我独尊,那也可能自傲。然而,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那么就可能产生自卑,对生活则会丧失信心和勇气。自我认知与认知他人的区别在于,自我认知时,自己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并且自己比较熟悉,能掌握比别人更多的信息。但这并不是说自我认知总是比对别人的知觉更正确。由于受到主观的影响,一个人有时不能正确估价自己,因此人们常说:“人要有自知之明。”

人们在进行自我认知的时候,常根据社会比较来完成。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挺格(Festinger)提出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人的自我评价往往借助社会比较完成。一个人为了准确地判断自己,常把自己与别人比较。如个人工作成绩的好坏,要以其他同事的成绩作为参考才能判断。另外,人们对他人进行认知评价的时候,同时也对自己进行认识,常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来认识自己。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一面镜子。他人对自己的喜欢、赞扬、亲近、钦佩,或疏远、轻视、厌恶等都是自我认知的线索。如果一个人的某些心理品质受到他人或集体的肯定评价,他就会巩固和发展这些心理品质以及对这些品质的自我意识。如果他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矛盾,他就可能发生从众行为而改变那些受到否定评价的品质或行为。因此,正确的大众舆论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改变不良行为都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