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需要在管理心理学中的作用

人的需要在管理心理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动物受本能驱使,其需要完全由生理决定。人是社会的“动物”,虽然低层的需要与生理状态有关,但需要的种类和表现形式更多地受到社会环境以及知识的影响,由需要而引发的行为也受到社会环境的调节和控制。人与动物不同,人不仅有物质的需要,而且有高级的精神需要。人是有意识、有思想的高级动物,除了有衣、食、住、行、性等生存方面的物质需要之外,还有文化生活、理想、成就等精神方面的需要。

人的需要在管理心理学中的作用

需要是人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实践中所需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即客观需求的反映。这里说的客观需求,既包括人内部的生理需求,也包括外部、社会的需求。人有衣、食、住、行、性等生理的需要,同时也有友爱、安全、尊重、理想以及成就的需要。客观需求必须被个人所接受,并反映在人的主观世界里,才能转化为个人的需要。但是,需要作为客观需求的反映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被动的过程,而是人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积极的活动中产生的。

人的低层需要与生理状态密切联系,生理状态是需要产生的生物性依据。人的衣、食、住、行、性等生理需要,直接受到生理机制的影响,并由生理机制引发。这些需要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人类就不可能生存和繁衍。但是,人的需要并不完全由生理控制,这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动物受本能驱使,其需要完全由生理决定。人是社会的“动物”,虽然低层的需要与生理状态有关,但需要的种类和表现形式更多地受到社会环境以及知识的影响,由需要而引发的行为也受到社会环境的调节和控制。

(一)人需要的特点

人的需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相结合 动物只有本能地获取食物等物质需要。人与动物不同,人不仅有物质的需要,而且有高级的精神需要。人是有意识、有思想的高级动物,除了有衣、食、住、行、性等生存方面的物质需要之外,还有文化生活、理想、成就等精神方面的需要。

2.劳动创造与满足需要相结合 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和利用自然,在自然环境里无能为力。然而,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改造世界,同时也创造出满足需要的对象。

3.人的需要与发展生产相结合 人的需要与生产互相依存,互相促进。马克思认为,没有生产,就不可能满足需要。那么,反过来说,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需要的提出和满足要依赖生产的发展,生产发展的水平又决定着人们需要的特点和水平。同时,劳动者需要的提高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前提。(www.xing528.com)

4.人的需要与社会环境相结合 人的需要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生活条件。在不同社会环境下,需要的内容和重点有所不同。这种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阶级地位、职业、生活水平、工作与生活环境等。

(二)人需要的分类

人的需要多种多样,根据其分类方法不同,分为不同种类。

1.根据需要的性质分类 根据需要的性质可把需要分为生理上的需要与心理上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即物质需要,包括衣、食、住、行、性等方面的需要,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是推动人行为的强有力的动力。心理上的需要即精神需要,除了生理上的需要以外的都属于心理上的需要,如爱与归属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娱乐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地位的需要等。

2.根据对需要的迫切程度分类 根据对需要的迫切程度把需要分为远的间接需要与近的直接需要。远的间接需要指那些比较概括的、抽象的、总的需要,它常常以理想、志向等形式表现出来。近的直接需要指随着远的间接需要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系列具体的需要。

3.根据需要的内容分类 根据需要的内容把需要分为生存需要、社会需要以及发展需要。生存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包括文化娱乐需要、爱与归属需要、交往需要。发展需要包括知识与技能需要、尊重需要、理想和成就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