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老师成功讲座系列:学术报告互动不止问题回答

冯老师成功讲座系列:学术报告互动不止问题回答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指出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与困难。其实任何一位稍微特别的人物,都可能在此时让你紧张,毕竟,好的演讲会让你在科学共同体中留下好口碑,反之亦然,而这些人又最容易看出你演讲中的差错。

冯老师成功讲座系列:学术报告互动不止问题回答

在学术报告会上一般都会有提问时间,现在又叫互动时间,通常在5 分钟左右。如果碰到系里专门邀请的专家,这样的提问时间还会更长,因为这是目标十分窄的专门报告,听的人与讲的人一样都十分关注报告的内容,这时容易就报告的某一方面展开深入的讨论。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当你做完演讲,就要准备回答听众的提问,不可径直走下台坐下来,被人再叫上去回答提问总不是那么合适。

当你结束演讲准备接受提问时,要保持礼貌的微笑,并告诉大家你很乐意回答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这反映出你的热情,更为重要的,是你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你是对所报告的科学研究负有责任的作者,且你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越是成功的演讲者,越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刚刚走入科学研究职业的年轻人会对提问有些恐惧,这是可以理解的。即使这样,你也要勇敢面对任何提问。这样的提问,通常是善意的询问和讨论,其实是一种科学讨论。我所在的学科组每年要组织一二百人的国际学术会议,你总能发现,有些专家的提问,实际上是站在初入本行的博士、博士后立场上,协助演讲者把没讲透的内容,通过回答提问,讲得通俗明白一些,让更多的听众对此引起注意(从这里可以看出学会提问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在平时已经就如何进行科学讨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训练,那么,你在济济一堂的听众面前回答一个提问,也就不过是科学讨论而已。为此,你在平时要多与人进行科学讨论。

也许你是一位热心的回答者,这时最糟糕的是你在回答时不顾时间的限制,占用大量时间来讲述自己实验中的细枝末节,全然不顾后面的演讲人还等在那里。所以,回答问题要切中要点,简明扼要,不要漫无边际。大多数来听报告的人对你的演讲抱有一定的兴趣,对报告人也能以礼相待,不会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当然偶尔也会提出一些的确很难回答的问题。在我所在学科组组织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时会对报告人的一些数据的数值提问,也许是为了与自己的研究作对比,也许是为了将来的研究所用(作为一种积累),报告人热心为提问人提供具体的不涉秘密的数值是应该的。也有人会对报告人提供的曲线提出问题,这时通常会给报告人和听众带来共同的启发。这种提问值得欢迎。不要把难以回答的问题作意气用事的理解。不管你能否回答,对所有的提问都要一视同仁。对于难题,也不要打肿脸充胖子,而是要承认你所不知道的东西,如果有必要,你可以说自己是这个领域的新手,你的学科组里有人(例如学术带头人或者资深的研究人员)可以帮助他们。记住,克服难题所带来的困扰,这正是一种成功,科学研究中是这样,难题被带到学术交流中时也是一样,为此不能把听众中有人提出难回答的问题作为一种负担。同时要明白,提问并不总是“挑毛病”。

有一个现象值得说一说。在一些学术会议上,有时你会得到热烈的响应,不仅是你做完演讲有不少人希望提问题与你讨论,而且在会议中途休息时,也有人与你讨论,有时甚至是接连几个小时的质疑和提问,然而在另一些会议上,可能几乎没有人提问。这并不能反映出你的研究工作的质量好坏,也不应对你造成打击,在科技界这是很正常的,这种情况往往反映了会议的类型、与会者的兴趣以及当时的一些其他情况。

当然,也会有人提出一些带有攻击性的、毫无道理的或不合适的问题,你必须始终彬彬有礼,沉着冷静,虽然这不那么容易做到,但这时丢掉“口碑”的会是提问人而不是你。有时候在回答提问时由于深入到了细节或者拖延了时间,最好提议在演讲结束后再进行深入的讨论。对于年轻科研人员来说,这种情况很少见,而且任何一位好的主持人都会予以干涉。要在回答提问时多说“你的问题很重要”之类的话,不要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后者让人想到傲慢。有时,提出来的问题其实在演讲中你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提问者可能正好没听到或者离开了会场),这时不必强调你“的确已经说过”所提问题了,甚至暗示是提问者自己没有听清要点。合适的做法是,你要像事先没有涉及这一问题一样回答这个问题,这会赢得相当的尊重。在有人称赞你的报告时,只会报以微笑并不合适,你可以接着说“但是……”并指出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与困难。

还要记住,在提问结束时(以及此前的演讲结束时),要向大家致谢,并向主持人点头致意。

你一定记得你的第一次学术报告,这一般发生在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初次演讲可能确实是一次昏头转向的体验,你的心跳得怦怦响,感觉你的腿像冻僵了一样,头脑一片空白。你用不着为此而担心。即使是富有经验的演讲者和知名的科学家,在演讲之前往往也会有一些紧张,这是很正常的。倒是相反的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如果一位演讲者连最轻微的紧张都没有,这样的演讲通常不一定好。

总的说起来,年轻的演讲者一般比较容易得到听众和主持人的同情,他们认为年轻人肯定会紧张,甚至会出现差错。主持人为大家介绍演讲人的简历并给出赞扬式的语言时,会极大地缓解演讲人的紧张,借此机会,演讲人最适合向大家讲的第一句话应该是感谢主持人的热情介绍。这又恰恰克服了“说出演讲的第一句话最为艰难”的情况。为此,要在做演讲前知道主持人是谁。如果可能的话,事先与主持人沟通一下,此时向主持人介绍自己,最容易给主持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又为今后与主持人的联系开了一个头。如果你是第一次演讲,要让主持人知道,他们会在主持中表现出对你的支持。

在做演讲时最令你产生紧张的,莫过于你在演讲前就知道某位著名的科学家可能就坐在台下。其实任何一位稍微特别的人物(比如你的一位挑剔的同事),都可能在此时让你紧张,毕竟,好的演讲会让你在科学共同体中留下好口碑,反之亦然,而这些人又最容易看出你演讲中的差错。你实际上应该做的,是和进行研究一样,抓住一切机会,参加专题研讨会,听听有经验者的演讲,尽量多地从资深同事那里汲取各种经验、好的方面,找出不足之处。买几本怎样做学术报告的书籍读一读,也是十分值得的。

在做演讲时,你确实忘了要说的内容,就稍作停顿吧,做一次深呼吸,然后继续下去。对于这样的停顿大多数人不会在意,他们完全能够理解。就是一位资深的科学家,在演讲时也免不了出现突然语塞的情况,常见他们说一句“对不起”,接着又开始演讲下去了。

在学术演讲中,良好的习惯(比如始终保持微笑,讲话时尽可能地面对听众,用眼睛与他们进行交流)和谦逊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缺乏经验的人来说。有时候你从计算机找出的并不是你要的Power-Point 新版本,有时投影出来的内容明显有误,这样的事很多;无论何时何地,演讲都有可能无法避免地出现差错或被打断:听众来迟了,主持人把你的题目介绍错了,投影仪坏了,计算机死机了……这时你得镇静。记住,听众会理解的。更不要为讲话时必要的短暂停顿和咽口水而感到不安。有时计算机出了问题,要准备在没有投影内容的情况下对演讲作简要的概括,这总比那些被数据“搅乱”的演讲更好! 它会给人留下你很专业、很能控制局面的印象。(www.xing528.com)

投影仪、幻灯机、电子文稿演示(PowerPoint)给你的演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们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方便。但这些现代化设备也有无法应用的场合,或者这些设备的效果没有那么好。事实上,演讲效果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艺术才能。许多人会有体会,那些最好的演讲,不乏是在演讲者的移动磁盘丢失或者被遗忘或者打不开的情况下,使用黑板进行的。有时候,在设备无法应用的情况下,演讲者给听众分发了把PowerPoint 内容直接打印到A4 纸上的装订本。即使设备可用,这样做也非常有用,它会使那些人以后仍然记得你。有些人会跟你要电子版的PowerPoint 内容,你应该尽量满足这种要求。

在你走向科学研究的成功之路时,各种学术会议是你时不时会接触到的事儿。你的课题组负责人会让你去参加这样的会议,你自己也会从不同渠道得到适合你参加的学术会议的通知。走入科学研究这一行的人们通常会慢慢地知道,出席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发言是科研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时间和财力的活动。不过,你可以因此见到许多感兴趣的人,拜访同行的实验室,去一些令人激动的地方。不止如此,你还可以得到许多很好的反馈。1985 年我刚当教师的第3 个年头,到厦门出席一次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发了言,有一位年长我10岁的专家从我的发言中了解到我们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和我谈了许多。后来,我们成为十分密切的科研合作伙伴。至今,我和他(虽已退休)仍然是十分密切的科研之友。建立科研关系网,学术会议是最重要的场合之一。

在科学界,为人所知和受人尊敬对于未来的成功都十分重要,在这方面,学术会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写过一篇文章,把这个因果关系称为“同行认可价值体系”(冯长根,科技队伍建设中的“同行认可价值体系”,人民日报,2003 年5 月9 日)。你的成功价值在这个体系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

我参加了许多学术会议,也组织了许多学术会议。人们参加各种类型的会议的确可以实现不同的目的。你最容易参加的是全国性的会议,这类会议对于你了解本国的科学家非常重要,你可能会因此见到你的经费申请的评审者、同行评论者、获奖的推荐专家。大型的国际会议有时有好几千名科学家参加,场面可能非常激动人心,但也会让你战战兢兢。出席这类会议,是见到某个领域中有独到见地的头面人物的最好方式之一。更多的时候,学术会议是你了解下一次科研申请研究方向的好地方。与这些造诣甚高的专家们相处几天,会让你从他们不经意的谈吐中得到闪亮的思想火花,甚至点拨了你几年的疑惑。

出席这种大型的年会或国际会议要有所选择——在有并行的分会场时你不可能出席每个会议,因此要事先计划好会见什么人、如何安排时间、出席哪个单元(分会场)的会议。拿到会议的程序册(或会议指南)后要认真研究一下这些问题。大型会议的半上午或半下午都会有一次茶休或叫咖啡时间,有时是为了休息,也有时是为了转场(改变分会场的主题),这正是寻找你要找的人的好机会。但你也会发现,当你找到那人时,他已经和别的人在谈了。

清晰的代表证和好的眼力对于一眼就能找到你想与之交谈的人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出席他们的报告会也很有必要。你听了他的学术报告,就有了更多的与他一致的共同语言。对于你一直希望见面的著名科学家,由资深的同事或同样著名的学术带头人把你介绍给他们当然是最好的,但从实践上看这种情况不多见。更多的时候你身边并没有资深人士介绍你,尤其是当他们根本不知道你是谁的时候,哪怕只是走上前去自我介绍对你来说也是困难的。在听报告时,故意在提问时间里问一个合适的问题,也许是有利于休息时间向他做自我介绍的好办法。如果他们确实认识你的课题组学术带头人,而学术带头人并没有参加会议,那么你也许能以转达学术带头人的良好祝愿为理由与那个你想见的人会面,你可以设法叫住他们,并就他们的报告提出一两个问题,他们很有可能会腾出时间来回答你的问题,这种做法甚至能让他们在以后记得你。如果资深的科学家看上去态度粗暴或对你没有兴趣,不要气馁,他们很忙,可能心里正装着其他事情。这其实也不太常见,一般来说,科学家们是非常乐意与年轻人交谈的,他们乐于助人,待人友好。如果有机会能和知名科学家交谈自己的工作,不要轻易放弃,这对你来讲十分重要。同时在稍后的书信中(甚至附带上复印的论文)继续这个话题,或者在一封简短的电子邮件中表达见到他们的愉悦之情。不要期待有回复,但假如你不是过于冒失的话,你的名字很有可能进入了他们的记忆。

最有价值的会议往往是一些小型的会议,也许最多只有100 来个参加者,但内容会更加集中于你所感兴趣的领域。这些会议的安排看起来更周密,方便所有与会者的见面,也可以更近距离地交流,甚至用餐好像也在一起,为彼此间的交谈提供了更好的渠道。这类会议的讨论时间也会更多一些。

如果学术会议由你熟识的人组织或是在你的单位举行,那么,这更是你与参会者交流的好机会。要帮助忙碌的老科学家找到他们要去的地方,查找他们丢失的行李,甚至帮助预订宾馆,他们肯定能在以后记住你对他们的关心。

(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略有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