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投入结构变化展望:劳动力减少,机械化提升,投入要素增加

农业投入结构变化展望:劳动力减少,机械化提升,投入要素增加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世纪我国农业投入结构的变化将呈现出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投入要素使用量不断增加、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2030年以后,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5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随着现代投入要素使用量的增加和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以及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农业科技水平从总体上将有一个大的提高。

农业投入结构变化展望:劳动力减少,机械化提升,投入要素增加

21世纪我国农业投入结构的变化将呈现出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投入要素使用量不断增加、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

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具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农业劳动力数量开始绝对减少,这意味着农业就业份额下降和农业就业人数下降从此开始同时并存。一般发展经验表明,经过这个转折点后,农业就业份额将持续下降,甚至降速明显加快。在我国,这一降速可能时慢时快,但总趋势是下降。统计显示,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绝对减少开始于1992年。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已低于50%,1990年以来平均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如果这一降速持续下去,到201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会降至35%左右,2020年降至30%以下,到2030年降至20%以下。

农业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将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程度已有较大提高,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692千瓦,各种类型的拖拉机69台,大中型拖拉机机引农具7部,农用载重汽车6辆;平均每千个农业劳动力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93千瓦,各种类型的拖拉机30台,大中型机引农具3部,农用载重汽车2.6辆;耕地的机耕化程度已接近60%,机械化播种程度已超过20%,机械化收割程度已达12%。到2010年,耕地的机械装备程度和劳动力的机械装备程度会在现有基础上分别提高50%以上,耕地的机耕化程度将提高到75%左右,机械化播种程度提高到25%以上,机械化收割程度提高到20%以上。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加工全部实现机械化,农村社会运输量的75%以上由农业机械承担,农业生产总劳动量的50%以上由农业机械承担;到2030年,耕地和劳动力的机械装备程度将在现有水平上翻一番多,耕地的机耕化程度将达到85%左右,机械化播种程度达到60%左右,机械化收割程度达到50%以上。农村社会运输量的90%以上由农业机械承担,农村生产总劳动量的75%以上由农业机械承担,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2030年以后,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5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www.xing528.com)

21世纪,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将会明显提高。随着现代投入要素使用量的增加和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以及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农业科技水平从总体上将有一个大的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2010年会达到50%以上,2030年会达到60%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