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良好听课习惯,助孩子顺利度过小学6年

培养良好听课习惯,助孩子顺利度过小学6年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小学,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文文还是保留着幼儿园时候的习惯,总是随便下位和前后座同学说话,而不懂得遵守课堂纪律。为此,老师几次三番批评文文,也要求文文必须遵守课堂纪律。因为在课堂上总是讲话,文文的学习成绩也受到很大影响。有的孩子在和文文同桌之后,因为被文文带着讲话,也不遵守课堂纪律。为了帮助文文改掉这个坏习惯,妈妈决定想办法警示文文。

培养良好听课习惯,助孩子顺利度过小学6年

文文是个特别外向开朗的孩子,从小就很喜欢说话,也喜欢与人聊天。到了小学,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文文还是保留着幼儿园时候的习惯,总是随便下位和前后座同学说话,而不懂得遵守课堂纪律。为此,老师几次三番批评文文,也要求文文必须遵守课堂纪律。

因为在课堂上总是讲话,文文的学习成绩也受到很大影响。有的孩子在和文文同桌之后,因为被文文带着讲话,也不遵守课堂纪律。得知文文爱说话的坏习惯之后,很多孩子的父母都不想让孩子和文文同桌。为此,老师无奈地通知文文妈妈:“文文妈妈,希望你能关注下文文上课讲话的事情,想办法帮助文文改掉这个坏习惯。不然,不但影响文文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文文与其他同学的关系,现在都已经有父母提出不想让孩子和文文同桌了。”听了老师的话,虽然妈妈心生不悦,但是她也知道文文的确很爱讲话。为了帮助文文改掉这个坏习惯,妈妈决定想办法警示文文。然而,妈妈给文文讲了很多道理,文文就是充耳不闻,依然故我。

有一个周末,妈妈看到文文正在专心致志地看喜欢的动画片,突然灵机一动,当即大声和爸爸说话。才说了没几句,文文就提醒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能小声一点儿吗?我都听不到电视机的声音了。”爸爸妈妈当然不愿意,其实他们早就约定要说得文文不耐心发脾气为止。为此,他们依然大声喧哗。果然在提醒爸爸妈妈几次之后,文文再也忍不住喊道:“爸爸妈妈,烦死啦,能不能不说了。”妈妈抓住这个机会教育文文:“文文,你为什么不让我们说话?”文文委屈地说:“你们说话,我都听不到电视机的声音了。”妈妈反问文文:“电视机的声音这么大,你都听不到吗?”文文点点头。妈妈接着问:“你觉得是电视机的声音大,还是老师讲课的声音大?”文文不知道妈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五一十地回答:“当然是电视机的声音大,我们老师的声音特别小。”妈妈说:“那么,如果你在课堂上说话,你觉得和你说话的同学,以及听到你说话的同学,还有你自己,还能听到老师讲什么吗?”文文似乎明白了妈妈的用意,羞愧地低下头,良久才说:“我以后上课不说话了!”

在这个事例中,一味地教育并不能让文文意识到在课堂上讲话的危害,妈妈就故意趁着文文专心致志看电视的时候,大声讲话,让文文切实意识到在课堂上说话对其他同学的影响,从而改掉上课时爱说话的毛病。(www.xing528.com)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因而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都会出现在课堂上讲话的情况。虽然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在课堂上扰乱秩序,不但影响自己的学习,也会影响他人的学习,所以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引导孩子遵守课堂秩序,也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这样孩子才能够控制好自己,才能够管好自己的嘴巴。

课堂上讲话除了会扰乱课堂秩序之外,最重要的是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孩子的学习受到影响。在智力结构中,注意力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不能专心致志听讲,那么他们就无法充分利用课堂上四十分钟的学习时间。当然,专注力并非与生俱来的,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记住,当孩子总是三心二意的时候,父母不要故意忽视孩子的行为,而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孩子的自制力毕竟有限,除了依靠孩子的自制力来约束孩子之外,父母还可以告诉孩子一旦违反课堂纪律,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从而让孩子理性意识到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幼儿园阶段的学习是截然不同的。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也是孩子形成各种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父母要更加耐心地对待孩子,也要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