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远离虚荣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远离虚荣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孩子不爱慕虚荣新学期伊始,很多学生在攀比着脚上刚新换的名牌运动鞋。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爱慕虚荣的心理与盲目攀比的行为也与日俱增。据有关调查表明,独生子女的虚荣心较强,在被调查的独生子女中有20%存在较强的虚荣心。孩子虚荣心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家庭。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在与他人进行比较时,应该是从社会价值方面去比较,而不是个人价值方面的比较。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远离虚荣

教孩子不爱慕虚荣

新学期伊始,很多学生在攀比着脚上刚新换的名牌运动鞋。一所私立中学的初三体育师说:上周体育课上,有80%以上的男生穿着崭新的阿迪、耐克等名牌篮球鞋,许多女同学脚下的运动鞋也价格不菲。

这位老师说,孩子们很看重自己脚下鞋子的牌子、款型、价格,许多学生穿上千元左右的名牌运动鞋来到学校时,明显要比平时活跃,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和羡慕。

周末,站在一家体育用品商店前可以看到,来给孩子选购高档运动鞋的家长很多,近千元的鞋,只要孩子们喜欢,家长们毫不手软:“一双鞋的价钱差不多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太划不来!可孩子非要,我也没有办法。”

一位刚花了900多元给孩子买双篮球鞋的母亲说,本指望拿这笔压岁钱交学费和买书,但孩子不依:“这本来就是我的钱,买什么是我的权利,再说上周开学班里的男生基本上都穿新篮球鞋了,我丢不起人。”

有“贵族学校”的小学生,父母开“普桑”来接他,孩子嫌自家的车不够高档,让家长把车停到离校门较远处,以免在别人的“宝马”等名车面前丢面子。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爱慕虚荣的心理与盲目攀比的行为也与日俱增。

这与其怪孩子从小就爱慕虚荣的本性,不如怪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各个环节,我国的教育体系很少教育孩子要在对待贫富差别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西方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在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方面,倒不乏积极有效之举。

日本中小学明文规定禁止学生穿名牌服装或名牌运动鞋来学校,并对何为“名牌”作了明确具体的限定。此举得到高达九成的富裕家庭家长的欢迎。

此外,迄今日本仍有部分小学要求男生一律剃光头上学——千篇一律的光头至少让人一下子难以分辨出谁富谁穷。

在美国,虽说有关学生是否该穿校服上学一直存有争议,但绝大多数州的中小学依然实行“校服制”,且赢得了八成以上家长的支持。支持者并不像国人那样,认为穿校服有利于强化集体主义精神或维护学校形象,而是认定“千篇一律”的校服尽管从表面上看似乎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美国人最忌讳这一点),却有效避免了贫富生在服装上的优劣之别,从而避免了对穷孩子自尊心损伤的可能性,也避免了富孩子虚荣心的盲目滋生。加拿大中小学大多向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孩子无论贫富,吃的一律相同。即便在贫穷的肯尼亚,有幸收到救助的小学往往给每个学生都发放一份救济物品,而不论孩子是穷是富。

有人质疑:富家子弟并不缺这份救济物品,“照发”是否意味着浪费?学校方面认为,让大家都领到一份,穷孩子就会大大减轻心理上的压力。上述种种,虽未消除孩子们在穷富上的实质性差别,但在营造淡化孩子们贫富意识的外在氛围上,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

据有关调查表明,独生子女的虚荣心较强,在被调查的独生子女中有20%存在较强的虚荣心。虚荣心往往会导致儿童产生其他心理问题,如嫉妒、自卑、敏感,这些都会阻碍孩子的发展。虚荣心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东西,有虚荣心的人总想凌驾于他人之上,并在虚荣心的驱使下逐渐迷失自己。(www.xing528.com)

孩子虚荣心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家庭。由于现代的家庭孩子少,父母总怕孩子受委屈,于是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自己孩子穿的、戴的都不能比别人差,别人的孩子买什么,自家的孩子也得买,不能让别人比下去。

于是在父母无意识地纵容下,孩子的欲望无限地膨胀。另外,独生子女的父母从溺爱孩子出发,总是爱讲孩子的优点,掩盖他们的缺点,甚至在亲朋好友面前经常夸耀自己的孩子,孩子听到的都是赞美的声音,很少有人指出他的缺点,而父母对别的孩子往往妄加指责。

由于孩子对自己客观评价的能力还很差,父母具有绝对权威性,慢慢地孩子就从父母眼里的“十全十美”变成自己心中的“十全十美”,再也容忍不了别人超过自己。

虚荣心强的孩子在个性成长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为了满足其虚荣心而经常说谎,情绪不稳定,不认真学习,缺乏意志力等。虚荣心强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可怕的坏习惯,父母应采取必要的方法加以纠正。

1.不放纵孩子。首先,父母自己不能有这种想法:“我的孩子不能比别的孩子差。别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应该有;别的孩子没有的,我的孩子也要有。”如果连家长都有这种虚荣心,那么就很难在实质上帮助孩子,反而会推着孩子朝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对孩子的需求,父母也不要无限量地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也就会“讲究”起来,虚荣心也就强了。对待孩子,正确的做法是有所罚有所奖,而不是放纵,任凭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2.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也就是让孩子对荣誉、地位、得失、面子要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告诉孩子,做人应该要有尊严和“面子”,“树活皮,人要脸。”但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度”,不能过分强求,“打肿脸充胖子”除了会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外,也会让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产生看法,影响自己的形象,会让自己变得更难堪。

3.掌握好正确的比较观。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在与他人进行比较时,应该是从社会价值方面去比较,而不是个人价值方面的比较。告诉孩子,如果非要拿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应该是比一比谁为集体的利益作出的贡献多,谁为班级争得了更多的荣誉,谁帮助的人最多等等,而不是拿自己的吃、穿用、玩和他人进行比较。物质方面的比较,只会助长虚荣的心理,扭曲自己健康的心态。只有精神方面的比较,才能激发人奋勇前进。

4.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家长应该时常教育孩子学习那些名人楷模、革命前辈、英雄人物、学术泰斗,让孩子以他们为榜样,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5.客观评价孩子。父母不要因为孩子是优秀的,就在公众面前夸大孩子的优点,给孩子树立“完美”的公众形象,而忽略了孩子的缺点。对孩子那些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父母可以赞扬孩子,但要注意不能过度。因为赞美的声音太多了,孩子习惯了在公众面前的“完美”形象,就会害怕把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暴露在公众面前,毁了自己的形象,只能加以掩藏,助长虚荣的心理。

6.让孩子通过适当的劳动,来获得他想要的东西。适当的体力劳动,可以让孩子明白,生活是不容易的,父母在外工作挣钱更是辛苦。从而让孩子明白大手大脚花钱是不应该的,跟同学攀比的消费观念更是错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