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斯乌尼维尔历史:皇家海军战役势如破竹

斯乌尼维尔历史:皇家海军战役势如破竹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舰队的正规说法,科内利斯·特龙普的舰队是前卫,是行动中的先锋。英法盟军的轻型舰队仓皇而逃,损失惨重。英法盟军的指挥官们对米歇尔·德·勒伊特的迅猛反击大吃一惊。英格兰的蓝色分队被科内利斯·特龙普紧紧牵制住,米歇尔·德·勒伊特则在中路狠狠打击法军。荷兰海军上将米歇尔·德·勒伊特的目的可能是重创英法盟军的舰队,以促使英法盟军只能返回自己的国家修整。

斯乌尼维尔历史:皇家海军战役势如破竹

1673年5月28日,英法盟军的轻型舰队接近时,荷兰人准备反击。荷兰人的锚是立起来的,随时可以起航。荷兰人从左舷向西北航行。根据舰队的正规说法,科内利斯·特龙普的舰队是前卫,是行动中的先锋。米歇尔·德·勒伊特是中卫阿德里安·班克特在后卫指挥作战。荷兰人的行动迅速,在对手逼近之前,英法盟军的轻型舰队都来不及赶回舰队。英法盟军的轻型舰队仓皇而逃,损失惨重。英法盟军的指挥官们对米歇尔·德·勒伊特的迅猛反击大吃一惊。英法盟军之前还估计对手会吓得不敢进攻,以为他们即将对付的对手会惊恐万状,只能从躲避的地方慢吞吞地、吃力地逃窜出来。在这种错觉的影响下,英法盟军陷入了混乱。因此,米歇尔·德·勒伊特挺身而出进攻时,英法盟军不得不匆忙开溜。当对手逼近时,英法盟军的防线已经崩溃了。英法盟军的舰队都靠左舷出航,向西北方向驶去。英格兰的蓝色分队被科内利斯·特龙普紧紧牵制住,米歇尔·德·勒伊特则在中路狠狠打击法军。阿德里安·班克特在莱茵的鲁珀特亲王相反的位置牵制着后面的红色分队。先锋位置和中路位置的战斗尤为激烈。相对而言,红色分队的兵力相对较少。根据法兰西人的说法,维克多-玛利·德埃斯特雷看到莱茵的鲁珀特亲王与阿德里安·班克特舰队相隔较远时,便命令自己的几艘船向荷兰人的后方逼近,然后成功地把荷兰人的后方截断了。米歇尔·德·勒伊特看到后便带着自己的舰队,穿过法兰西人的舰队,又回到阿德里安·班克特的舰队近旁。也有人说,米歇尔·德·勒伊特是再次转向北方,继续跟着科内利斯·特龙普。而在这段时间里,科内利斯·特龙普继续与爱德华·斯普拉奇斡旋。两军对峙,僵持不下。天黑时,战斗结束了,没有取得决定性的结果。米歇尔·德·勒伊特在卡珀尔西面附近停泊,英法盟军舰队停靠在英格兰海岸。法兰西人自诩自己在战斗中进行了有力打击,但这只不过是个蹩脚的、无法让人信服的说辞罢了。有人觉得荷兰人的说辞更接近事实,即阿德里安·班克特发现自己偏离了莱茵的鲁珀特亲王的战线后,继续紧随米歇尔·德·勒伊特,并在一旁协助他一起对抗白色分队,让整个英法盟军都吓破胆了。当然,由于与八十一艘军舰和上风的有利位置,荷兰人完全可以对付英法盟军在背风处的五十五艘军舰。

荷兰海军上将米歇尔·德·勒伊特的目的可能是重创英法盟军的舰队,以促使英法盟军只能返回自己的国家修整。但英法盟军仍留在海岸附近,没有离开。米歇尔·德·勒伊特此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不能给英法盟军时间养精蓄锐,所以决定主动出击。从1673年5月28日开始的战争,到了第七天,即1673年6月4日,米歇尔·德·勒伊特凭借从东北方向吹来的一阵顺风取得了优势。荷兰政府官员随同舰队作战。海上战斗进行时,荷兰政府官员显然没有在岸上时那么胆小怕事。虽然胜算不大,但米歇尔·德·勒伊特请求进攻时,在场的官员也表示同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