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放思想:从浅到深,从有想到有做

解放思想:从浅到深,从有想到有做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还是限于说解放思想,可举例以明之。解放思想有浅近的泛义,是有所想,有所做,都有意超出头脑里旧有的。碰到不容易不知难而退,进一步求证,也可以说是解放思想的一种表现吧。解放思想竟有这样的大用,究竟怎么样思想,才可以称为解放呢?不解放是死守着自己的某限度的所知而不问对不对。

解放思想:从浅到深,从有想到有做

老朽的身心处处是短缺,可是有一长,住在这个世界的时间长。有极少数少壮眼高度近视,却偏偏见此一长,于是近视加好(读去声)事,有时就来问道于盲。问题杂七杂八,大大小小,由我们(因为可能还有另外的)这个宇宙有没有边到吃煮鸡蛋先咬哪一头合理,数也数不清。如何应付呢?上策是学高坐道人,“简应对之烦”,可是我人而未修道,又有怕少壮的痼疾,于是挤墙挨打,就只好学有些所谓高明,强不知以为知,或广告家,瞎吹一通。《庄子·齐物论》:“夫言,非吹也。”可证至少是广告技巧,我们已经远远超过古人。后来居上了,从时风,更要吹。办法是记一次问答,寻个报刊的屁股地位,问世。或白,问答多次,何以单记这一次?答曰,非有偏爱也,只是这一次字数较多,如果幸而编辑大人不弃,得稿酬,可以多换几块烤白薯而已。以下言归正传。

少壮:常听人说要解放思想,何谓解放思想?

老朽:我也曾听曾见,至于确切意义,不清楚。

少壮:我推想不是不清楚,是怕有什么违碍,不愿说;或者以为我不是孺子可教,竟是不屑于说。

老朽:皆非也,而确是不清楚。无妨说说原因。我们口中或笔下的词都是多义的,两个兼以上的词组成语,意义就会更加复杂,再加上使用的人有选择甚至赋予己意的自由,规范内的意义就会跑到规范外,因而某一词语出自某人之口,其所指,其所求,就颇难捉摸。

少壮:会这样模棱不定吗?

老朽:正是这样。还是限于说解放思想,可举例以明之。解放思想有浅近的泛义,是有所想,有所做,都有意超出头脑里旧有的。但具体到某一事,同一的泛义为不同的人所用,所指就可能南辕北辙。举国粹的一种妇女小脚为例:赵大姑一反多辈祖先的想法,决定不缠而放,说是解放思想,人人都会承认名正言顺;而钱二姨呢,也反,而是反多辈祖先的三寸,决定更加紧缠,争取二寸八九,她认为这也是解放思想,你说不能算吗,由许慎到段玉裁都会站在钱二姨一边,因为她的所想所行同样是超出头脑里旧有的。这样,你问你听到的解放思想是什么意义,我说不清楚,你可以同意了吧?

少壮:您的意思是一定要问,就只能去问说的人。我不想多费周折,既然您在眼前,假定您也说了这四个字,我同样提出这个问题,您说说您自己的理解如何?

老朽:说来不免话长,恰好今天没事,权当作消遣吧。像是应该由思想说起。何谓思想?我的理解,躲开心理学家(或心理兼生理学家),只是由常识下手,思想不过是对事物的觉知,表现为数量庞大的“是如何”式的判断,可以总称为知识。思想成为知识是静态,还可以指动态,是正在觉知。觉知有大块头的,如古人说的形而上谓之道,今人说的宇宙有限而无边;更多的是零零星星的,如牛比羊大、一加一等于二之类。自然也就有对错的分别,而分辨对错,有的容易,有的不容易。碰到不容易不知难而退,进一步求证,也可以说是解放思想的一种表现吧。

少壮:这样说,想去伪存真就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竟有这样的大用,究竟怎么样思想,才可以称为解放呢?我很想听听。

老朽:要由不解放的情况说起。不解放是死守着自己的某限度的所知而不问对不对。何以不问?因为想到问,能问,是大难事。那要靠多知,还要加上“爱智”(哲学的本义)的训练。一般人的知识情况不是这样,是接受一些现成的,评定对错(如果有此事),几乎都是以传统或权威为标准。其表现形式是:《诗》云,什么什么,此之谓也;或某至上教导说,什么什么,所以不理解也要执行。总而言之是听到什么就“信”什么,而不问为什么要信而不疑。

少壮:信而不疑是未解放思想,那么,求解放思想,就要多疑吗?

老朽:难得用“是”或“不是”的形式一言定案。情况是要疑,又不能像希腊的怀疑学派那样,除疑之外,什么也不接受。宜于接受,数不尽的是常识性的。比如小两口过日子,鸡鸣而起,女的说“枕套脏了,今天洗洗”,男的说“你洗,我到商店去买牛奶”,而不问“何以证洗后必能干净”“何以证昨日牛仍然产奶”。

少壮:常识范围内,都不疑,也就不问。您的意思是不是,超出常识,或说阑入哲学的范围,连明天牛是否仍产奶也可以问?

老朽:正是这样。而且不只此也,还可以跳过牛,问:“何以证还有明天?”

少壮:这就太玄了。仍有明天也会成为问题吗?

老朽:哲学的精神或思想方法就是任何事物和认识都要问个所以然。仍以明天为例,怎么知道还有明天?因为昨天、前天、大前天……都曾有明天,所以可以推想甚至证明,今天之后必有明天。用逻辑术语说,这是用归纳法推出来的,而归纳法可信,要以自然秩序永远不变为保证条件。至此,有哲学癖的人要问了,“怎么能知道并进一步证明自然秩序永远不变?”显然,我们不能知道,也就更不能证明。

少壮:连有没有明天也怀疑,问个所以然,思想这样解放,也太过分了吧?

老朽:还可以更解放。举法国的笛卡儿为例,疑疑疑,一直疑到连这个世界是否实在也拿不准,想建立的哲学体系更无论矣。绝处逢生,想到疑是有所思,于是高兴而断曰:“我思,故我在。”其后是承认有我,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比如老伴就成为实有,因为曾为“我”铺床叠被,牛奶就成为实有,因为曾入“我”之口,等等。

少壮:想不到思想可以解放到这种程度!

老朽:就这样,还有人说是不够解放。记得罗素曾评论,说照笛卡儿的思路,推理应该是“思,故思在”,这个“我”是溜进来的,就是说,未证,他就信了。

少壮:哎呀!竟可以这样疑吗?

老朽:一不做,二不休,让你听个更值得惊讶的。是一种爱因斯坦的传记上记这样一件事:他拿六根火柴,问另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假定一根是五厘米,六根是多少厘米?”答:“当然是三十厘米。”爱因斯坦说:“对这个我一直有怀疑。”

少壮:这是什么意思?(www.xing528.com)

老朽:可惜没有下文。我曾猜想,他之所疑,也许是“宇宙万有的实相可以用数学描画”吧?不管猜得对还是不对,总得承认这是疑的高度深入,也就是思想的高度解放。

少壮:这样疑下去,结果会不会成为无所信,也就不能建造知识的系统?

老朽:又不然,因为,也许可以算作命定吧,疑,或说疑的能力,也有个限度。就是说,推重疑,疑这个,深入一层,疑那个,再深再入,不久就会碰到个过硬的,知识领域内也是软的欺负硬的怕,其表现是不敢再疑,改为乖乖的信。

少壮:很想听听这过硬的是什么。

老朽:这方面的情况过于麻烦,只好举一点点例。一种是有关实虚的,不管你疑的精神如何充沛,总不能不相信世界是“有”,不是无。一种是关于知识的,不管你如何少信,总不能不相信“能知”,因为疑也是知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来于“天命之谓性”的,比如乐比苦好,难于找到证明的理由,我们也只好信。还可以加一种更切身的,是康德所谓“理性”,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是评定是非、对错、好坏等的无上权威,因为,纵使它可能判断有误,另一个判断它有误的判断,自己信受的,仍只能来于自己的理性。

少壮:您说的这些,我一时还消化不了,可以不可以转为务实,说说明白这些有什么用?

老朽:用嘛,文不离题,就是你说的解放思想。要能疑,敢问,凡事都知道个所以然,才可以算是解放思想,才可以去伪存真。比如传统说圣代以孝治天下,就可以问,治平之道多端,为什么偏偏要以孝治天下,又如权威说依某种教义而行,娑婆世界不久可以变为天堂,就可以问,依之而行就真可以变为天堂吗?反之,人家说什么你信什么,就不能算是解放思想,也就很可能视假为真。

少壮:即使能疑敢问,这类问题弄明白也不容易吧?

老朽:是这样,所以能疑之外还要具备一些条件,主要是一个条件,多知,尤其要熟悉知中的思想方法,去伪存真的思想方法。

少壮:关于思想方法,可以不可以也讲讲?

老朽:不好多讲深讲。其实常识里也多有。仍以家常话为例,甲说“东西都落价了”,乙说“鸡蛋还是三块钱一斤,可见没都落价”,这上升为理就是逻辑的矛盾律,特称否定判断真则全称肯定判断必假。又如我前些年在某报上见一篇吹嘘北京西郊曹雪芹故居的高论,其中妙语是:在这里建纪念馆,可见必是曹雪芹在这里住过。三尺童子也会知道这是瞎说,因为搞乱了因果关系

少壮:照您这样说,去伪存真也并非难事。

老朽:那要看面对的是什么判断或什么主张。有的过于复杂,如某时期群体宜于走什么路,某人提出个想法,评定是非就很不容易。

少壮:不容易,可以不可以后觉从先觉?

老朽:问题就在于先觉的所觉未必对,所以从之前还是宜于先疑,也就是解放思想。

少壮:如此解放,不会陷于无所适从吗?

老朽:人是能知的动物,总该相信知越多越好,也就不得不信理愈辩愈明。

少壮:又是疑,又是辩,就任何指导也不要了吗?

老朽:不论如何狂妄也不会到这种地步,因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终归离不开如来佛的掌心,这掌心是自己的理性。

少壮:谢谢!今后我一定照您的教导,解放思想,不轻信。

老朽:这么快就说“照您的教导”,思想也许还没解放吧?

少壮:(略思索,顿悟)是应该说,您今天谈了不少,等我想想,以为对,采纳;以为不对,恕我不客气,与废纸一道扔在垃圾堆上。

老朽:这就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