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能应用要求|做有根的教育

技能应用要求|做有根的教育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要克服“满堂灌”,教师必须少讲、精讲,以便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时间。张志公先生在谈到启发式教学时说:“我们万万不可从这里得出教师不能讲,教师一讲,或者教师讲得多一些,就是‘满堂灌’了。不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教师要讲,得会讲,得善于讲,得讲得好,讲不等于‘灌’。”

技能应用要求|做有根的教育

1.精讲、少讲,讲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

新课程摒弃了以往系统知识的教学内容和单纯的基本功训练。新课程的教学倡导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经验和体验,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这正是终身学习所需要的。

新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搜集和利用信息能力培养。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要克服“满堂灌”,教师必须少讲、精讲,以便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时间。同时,要融入师生互动的情感交替。要充满奇思异想,时时闪现人生智慧的火花。

2.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差异性

在讲授中,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讲授教学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把集体讲授和个别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打基础”与“发展特长育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对优异生的培养与对后进生的帮助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扬起个性的旗帜,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巧于点拨

教师讲授不仅在讲,更重在导。张志公先生在谈到启发式教学时说:“我们万万不可从这里得出教师不能讲,教师一讲,或者教师讲得多一些,就是‘满堂灌’了。不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教师要讲,得会讲,得善于讲,得讲得好,讲不等于‘灌’。”这里的“会讲”“善于讲”指的就是讲授要有启发性,这样才能“讲得好”。所谓讲授的启发性,指的就是教师讲授时能从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启发诱导他们积极地、创造性地思维,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真正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使教师的讲授富有启发性呢?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最后,教师得善于“举一”而使学生“反三”,教师要把“一” 讲透彻,使“一”具有启发性,却又不能将“三”讲绝。(www.xing528.com)

4.善于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讲授要富有吸引力,必须讲究情趣,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注意讲授的生动活泼、方法多样、有情有趣,给课堂教学创造愉悦的氛围和情境。

5.精研教材和学生认知心理

教材和学生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精研教材(讲授内容)和正确认识学生的认知心理是教师组织好讲授的第一步。教师要依据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目标,分清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程序。同时,教师要能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已有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认知心理,选择教法和指导学法,引导学生进入最佳求知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教师的讲授才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另外,按照奥苏伯尔的理论,保证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的首要条件是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具有适当的知识与新学习内容建立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要根据备课时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了解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讲授,增强讲授的针对性。总之,精研教材和学生认知心理是使新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建立联系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