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驱动的纺织非遗激活框架: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20)

设计驱动的纺织非遗激活框架: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20)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激活状态越差,不确定性水平越高,同时相似的激活状态可以成组讨论,并以设计共享遗产社区为目的,制定不同的激活策略。在创新能力及与社区外的互动上,该类纺织非遗应该借助“设计”的力量更进一步发展。当传统手工艺不再是一项赖以生存的技能时,“设计”如何提高手艺人的能力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设计驱动的纺织非遗激活框架: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20)

基于国家级纺织非遗及其遗产社区(群)的案例研究,将纺织非遗分类为不同等级的“不确定遗产”(见图5)。社区激活状态越差,不确定性水平越高,同时相似的激活状态可以成组讨论,并以设计共享遗产社区为目的,制定不同的激活策略。

第一等级是像云锦苗族纺织非遗这类受到了良好的保护与保存,在相应的手工艺和民族社区里仍然被活跃使用并得以积极发展的纺织非遗。这样的非遗社区其主体行动者为手工艺人和少数民族传承者,他们有意愿也有平台分享知识。在创新能力及与社区外的互动上,该类纺织非遗应该借助“设计”的力量更进一步发展。

第二等级是像黎族纺织技艺、湘绣和维吾尔族纺织遗产这样的纺织非遗。其相应的遗产社区会以该纺织非遗作为经济来源,有条件将纺织非遗作为商品出售到当地以外的社区中。但是在旅游、手工艺市场甚至是国际博览会中,这些非遗产品都缺乏创新。同时像第一等级一样,遗产社区需要提高创新能力,从设计上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建立可行的知识分享模式与共享平台,促进遗产社区的主体参与者与新锐设计师、艺术家及合适的研发团队共同合作创新。

第三等级是像中式服装制作技艺、夏布、赫哲传统鱼皮衣这类纺织非遗。其遗产社区的主体手工社区和少数民族社群需要从知识、技能的归档与推广方面吸引相关方的关注,创建以知识传播为主的平台,以此增强潜在参与者与利益相关者对纺织非遗的了解。

图5 案例的不确定水平和激活状态(www.xing528.com)

第四等级是像满族刺绣这类纺织非遗。这类纺织非遗处在一个被忽视且传承人出现断代甚至没有传承人的状态下。这类纺织非遗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平台,探寻合作模式来增强遗产社区主体人的能动性,以促使当地社区积极参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虽然归档和保存是必不可少的抢救方式,但探讨其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方法才是让这类纺织非遗不只存在于书本和博物馆关键

在整理出这四个激活等级之后可以看出,在针对纺织非遗的讨论中,无论处于哪个等级的纺织非遗,在考虑如何通过设计驱动模式来建立分享型遗产社区时都会围绕三个大问题进行讨论:(1)当传统手工艺已经远离大众时,“设计”如何缩短人们与传统知识之间的距离?(2)当传统手工艺不再是一项赖以生存的技能时,“设计”如何提高手艺人的能力以达到可持续发展?(3)当新时代与新技术并肩为传统手工艺带来机遇与挑战时,“设计”如何为手工艺社区和民族社群吸纳、联动潜在的和新的行动者与利益相关者?

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需要明确在纺织非遗中哪些个人与机构是利益相关者与积极行动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