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21济南卷中考作文题及点评

2021济南卷中考作文题及点评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走向深处,是一种深刻的理解;走向深处,是一种精神的成长;走向深处,也是一种行为的担当。拿到试卷,第一眼就看到作文标题“走向深处”,这符合济南中考作文题的特点。语文老师还说过,拿到作文题切忌拿笔就写,要全局构思,做到胸有成竹,于是我在草稿纸上列出作文的提纲:2019年山东济南卷中考作文题依旧沿袭了往年的风格。2019年山东济南卷中考作文题依旧沿袭了往年的风格。这应该是将来济南市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

2021济南卷中考作文题及点评

按要求作文。(60分)

走向一个人心灵深处,你会收获更深入的认识;走向自然深处,你会领略更独特的意蕴;走向社会、文化深处,你会感悟到更深厚的内涵……

走向深处,是一种深刻的理解;走向深处,是一种精神的成长;走向深处,也是一种行为的担当。

请以“走向深处”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按要求作文。(60分)

走向一个人心灵深处,你会收获更深入的认识;走向自然深处,你会领略更独特的意蕴;走向社会、文化深处,你会感悟到更深厚的内涵……

走向深处,是一种深刻的理解;走向深处,是一种精神的成长;走向深处,也是一种行为的担当。

请以“走向深处”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拿到试卷,第一眼就看到作文标题“走向深处”,这符合济南中考作文题的特点。语文老师常说,审题不要忽视提示语,审题要逐词分析,要化虚为实。“走向深处”应是一个过程,既要理解“深处”的含义,又应体现“走向”的过程,又要重点突出怎么走的。继续追问:走向什么“深处”?“深处”有什么?走与不走有何区别?走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如此这般,我想到还是写亲情文。

语文老师还说过,拿到作文题切忌拿笔就写,要全局构思,做到胸有成竹,于是我在草稿纸上列出作文的提纲:

拿到试卷,第一眼就看到作文标题“走向深处”,这符合济南中考作文题的特点。语文老师常说,审题不要忽视提示语,审题要逐词分析,要化虚为实。“走向深处”应是一个过程,既要理解“深处”的含义,又应体现“走向”的过程,又要重点突出怎么走的。继续追问:走向什么“深处”?“深处”有什么?走与不走有何区别?走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如此这般,我想到还是写亲情文。

语文老师还说过,拿到作文题切忌拿笔就写,要全局构思,做到胸有成竹,于是我在草稿纸上列出作文的提纲:

【《走向深处》(P82)的作者】

【《走向深处》(P82)的作者】

2019年山东济南卷中考作文题依旧沿袭了往年的风格。从形式上看,延续了近年“提示语+题目”的命题形式。题目或富有诗情画意,或凸显较高的文学色彩,或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从内容上看,自2017年的“醒来”,到2018年的“从未止步”,再到今年的“走向深处”,三个连贯性的动词均突出过程写作,注重行文的推进思维,犹如完成了“三部曲”的交响乐

较之往年,今年命题上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目前的提示语(材料)从篇幅到内容上更为详尽,更能帮助考生全面、有深度地理解题目。二是标题“走向深处”加深了立意难度,更具有思辨性。这应该是将来济南市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

总的来说,2019年的命题也延续了往年的风格,立足生活实际,贴近现实,关注考生健康成长,并且命题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鼓励考生回忆美好的生活,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一、精准审题

1.审关键词,把握写作方向

题目由“走向”“深处”两个词语构成。其中,“深处”是关键词,决定着作文主题的深度。“深处”可以从具象的角度理解,如:竹林深处、小巷深处、樱花林深处等;也可以从抽象的角度理解,如:心灵深处、社会深处、艺术深处、诗词深处等。所以,考生需要把思路打开,虚实结合,领会写作方向。“走向”可以指人本身走向具体的视觉空间,然后感受到的情感或领悟;也可以是灵魂或思想走向抽象概念的世界,然后得到灵魂启迪,或了悟,或欣赏等。

2.抓提示语,打开写作思维

两段提示语为考生打开写作思维提供了极佳的线索,降低了试题审题难度,拓宽了写作空间。第一段提示语中,“心灵”“自然”“社会”“文化”等从写作内容上进行了启发,解决了“走向哪里”的问题。第二段提示语,“深刻的理解”“精神的成长”“行为的担当”又从立意上进行了提示,突出了“走向深处”的意义。

总之,本题可写作的范围很广,若能立意更“高深”,便更能出彩。如写走向传统文化的深处,写自己对某位历史人物的深入理解,写对传统诗词的深入理解,写对某种文化遗产的深入理解,等等。

二、精巧构思

1.走向内心的深处(www.xing528.com)

可以是自己的内心,写自己的学习经历中的成长,表现深入学习、渐入佳境的美好体验;也可以走进他(她)的内心,才知道他(她)一直对“我”的呵护与牵挂;当人人都走向自我的内心深处时,原来,任何的不解都会豁然。

2.走向记忆的深处

在深情回忆之中读懂真情,读懂幸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埋在时间深处的地方,不管你是否离开,在记忆里,你那儿的风景依旧如画。时光的逝去,只会令那地方的记忆更美好。

3.走向大自然的深处

“走向自然深处,你会领略更独特的意蕴”,这是作文提示语中得到的思路。从大自然的深处读懂成长,读懂人生。畅写自然深处的探索让“我”感悟到的“深度”。如大海教给我们宽容和博大,蓝天教给我们高尚和纯洁,青松教给我们正直和不屈,泥土教给我们朴实和无华。

4.走向阅读的深处

文字的深处有着深刻的意蕴,在浅易的文字之中读懂深刻的内涵与底蕴。一句经典的名言警句,一本精彩的小说、杂志,透过文字,经过阅读,有了深刻的感悟。

2019年山东济南卷中考作文题依旧沿袭了往年的风格。从形式上看,延续了近年“提示语+题目”的命题形式。题目或富有诗情画意,或凸显较高的文学色彩,或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从内容上看,自2017年的“醒来”,到2018年的“从未止步”,再到今年的“走向深处”,三个连贯性的动词均突出过程写作,注重行文的推进思维,犹如完成了“三部曲”的交响乐。

较之往年,今年命题上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目前的提示语(材料)从篇幅到内容上更为详尽,更能帮助考生全面、有深度地理解题目。二是标题“走向深处”加深了立意难度,更具有思辨性。这应该是将来济南市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

总的来说,2019年的命题也延续了往年的风格,立足生活实际,贴近现实,关注考生健康成长,并且命题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鼓励考生回忆美好的生活,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一、精准审题

1.审关键词,把握写作方向

题目由“走向”“深处”两个词语构成。其中,“深处”是关键词,决定着作文主题的深度。“深处”可以从具象的角度理解,如:竹林深处、小巷深处、樱花林深处等;也可以从抽象的角度理解,如:心灵深处、社会深处、艺术深处、诗词深处等。所以,考生需要把思路打开,虚实结合,领会写作方向。“走向”可以指人本身走向具体的视觉空间,然后感受到的情感或领悟;也可以是灵魂或思想走向抽象概念的世界,然后得到灵魂启迪,或了悟,或欣赏等。

2.抓提示语,打开写作思维

两段提示语为考生打开写作思维提供了极佳的线索,降低了试题审题难度,拓宽了写作空间。第一段提示语中,“心灵”“自然”“社会”“文化”等从写作内容上进行了启发,解决了“走向哪里”的问题。第二段提示语,“深刻的理解”“精神的成长”“行为的担当”又从立意上进行了提示,突出了“走向深处”的意义。

总之,本题可写作的范围很广,若能立意更“高深”,便更能出彩。如写走向传统文化的深处,写自己对某位历史人物的深入理解,写对传统诗词的深入理解,写对某种文化遗产的深入理解,等等。

二、精巧构思

1.走向内心的深处

可以是自己的内心,写自己的学习经历中的成长,表现深入学习、渐入佳境的美好体验;也可以走进他(她)的内心,才知道他(她)一直对“我”的呵护与牵挂;当人人都走向自我的内心深处时,原来,任何的不解都会豁然。

2.走向记忆的深处

在深情回忆之中读懂真情,读懂幸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埋在时间深处的地方,不管你是否离开,在记忆里,你那儿的风景依旧如画。时光的逝去,只会令那地方的记忆更美好。

3.走向大自然的深处

“走向自然深处,你会领略更独特的意蕴”,这是作文提示语中得到的思路。从大自然的深处读懂成长,读懂人生。畅写自然深处的探索让“我”感悟到的“深度”。如大海教给我们宽容和博大,蓝天教给我们高尚和纯洁,青松教给我们正直和不屈,泥土教给我们朴实和无华。

4.走向阅读的深处

文字的深处有着深刻的意蕴,在浅易的文字之中读懂深刻的内涵与底蕴。一句经典的名言警句,一本精彩的小说、杂志,透过文字,经过阅读,有了深刻的感悟。

说明:

1.基础等级从题意、内容、表达、文体(考生所选文体)等方面综合分等评分;创新等级不求全面,其10项指标只要具备一项以上即可按等评分;经大组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判为三类文,且不给创新分。

2.每份作文实际得分=基础分+创新分+书写加分-减分;实得分不得超过60分。

说明:

1.基础等级从题意、内容、表达、文体(考生所选文体)等方面综合分等评分;创新等级不求全面,其10项指标只要具备一项以上即可按等评分;经大组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判为三类文,且不给创新分。

2.每份作文实际得分=基础分+创新分+书写加分-减分;实得分不得超过60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