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中的骈句运用:教学实践与探索

《春》中的骈句运用:教学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八十多年来,《春》一直被公认为散文中的经典名篇。《春》是一幅春光秀美的画卷,《春》是一支赞美青春的颂歌。作为散文范文,《春》在语言运用上,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朱自清《春》的正文共写了约630个字。《春》作为写景抒情散文的杰作,运用了骈句、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江南春天的美景,犹如一首美妙的乐曲,余音袅袅,三日不绝。

《春》中的骈句运用:教学实践与探索

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郭绍虞先生在《汉语语法修辞新探》(1979年商务印书馆)中说:“化长句为短句,有时再组成匀整的句式,不仅可以充分表达复杂的思想,同时还可以表达复杂的情感,并且还能使人在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之外,同时体会到汉语音乐性的美感,以加深对于思想情感的理解。”郭先生说“匀整的句式”就是我们所说的“骈句”,郭先生所说的“汉语音乐性的美感”就是我们所说的音韵美、语言美。这种语言“美感”在古代骈赋中经常出现,在现代散文中也常常呈现。

《春》是小学生进入初中语文课堂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自从1933年7月由上海中华书局印刷发行的《初中国文课本》第一册首次收录以来,该文就一直是我国初中学生学习的重点文章。八十多年来,《春》一直被公认为散文中的经典名篇。

这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我国江南春天特有的美景:春草茵茵,春花烂漫,春风和煦,春雨绵绵,一片生机,一派活力,人们在春境中劳作,充满希望;小孩在春景中戏耍,无比幸福。《春》是一幅春光秀美的画卷,《春》是一支赞美青春的颂歌。

作为散文范文,《春》在语言运用上,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对春景进行了描摹和歌颂。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引用、对偶、骈句等,所以,文章描写的春天,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从修辞格使用比例上来说,骈句使用最多,达到14处。其余修辞使用数均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拟人7处,比喻6处,排比5处,引用2处,反复2处,对偶2处。

《春》中使用骈句的句子有:①“嫩嫩的,绿绿的”,这个骈句是描写春草的质地和颜色,短句表达了一种惊喜的感觉;②“园子里,田野里”,交代春草的蓬勃生长,既长在人们家居旁边,也长在郊外田野;③“坐着,躺着”,描写春天孩子们无忧无虑在绿茵茵的草地上玩耍的姿态;④“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描摹早春微风的轻柔;⑤“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生动地描写了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花的热闹场面;⑥“有名字的,没名字的”,说明野外花儿品种众多,无法一一说出名字;⑦“像眼睛,像星星”,骈句兼用比喻,形象地描写了野花颜色的明亮和数量的繁多;⑧“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骈句兼用拟人,传神地描写了春天鸟儿的清脆叫声;⑨“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从侧面写出了春雨的清新和对万物的滋润;⑩“披着蓑,戴着笠”,形容农夫在春雨中干农活的真实情态;⑪“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描述江南春天最常见到的孩子们竞相放风筝的景象;⑫“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说明人民在春季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⑬“笑着,走着”,骈句兼用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的活力。(www.xing528.com)

朱自清《春》的正文共写了约630个字。其中骈句14组,共计150余个字,占了正文篇幅的20%以上。可以看出,作者在骈句上着墨甚多、着力甚重。其骈句使用以短句为主,“坐着,躺着”“嫩嫩的,绿绿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等,传递出作者欣赏美景的欢乐情绪,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春》作为写景抒情散文的杰作,运用了骈句、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江南春天的美景,犹如一首美妙的乐曲,余音袅袅,三日不绝。此文有余味、有余情,值得多读、值得多背。

解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