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齐国军事史: 桓管时代的军事改革及作用

齐国军事史: 桓管时代的军事改革及作用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军事制度改革种种齐桓公在位期间,在管仲的精心策划和积极协助下,着重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这也是桓管时代军事改革中值得注意的成功经验之一。齐桓公和管仲在所进行的军事改革中,对武器装备的管理给予了特别的重视。桓管时代,齐国军队使用的武器装备不仅以制作精良、锋利耐用而闻名天下,而且在武器装备管理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也有值得称道之处。

齐国军事史: 桓管时代的军事改革及作用

(一)军事制度改革种种

齐桓公在位期间,在管仲的精心策划和积极协助下,着重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举其大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牢牢掌握齐国军队的组建权和指挥权。齐桓公、管仲充分利用齐国自姜太公以来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并根据春秋时期客观形势的最新变化,将本国军队的组建权和指挥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他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在战争中不断扩充齐国军队的实力。据有关史料记载,齐桓公在位时已摆脱了“周礼”的束缚,建立了“三军”的编制海军为1万人。而实际上,当时齐国军队的总兵力远远不止3万人,而有十几万人之多。[54]

其次,在武装力量体制方面较好地实行了民军制与常备军制的结合。这也是桓管时代军事改革中值得注意的成功经验之一。民军制的好处是,确保平时有人务农,战时有人出征,既可以处理好劳动力的分配问题,又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轻国家在军事后勤方面的巨大压力,使军队的武器装备和衣食给养得到较好的解决。常备军制的好处是,将吏与士卒间比较熟悉,平时便于加强训练,战时便于指挥调动,使其能保持比较强大的战斗力。而这两种体制的结合,符合当时军事制度的发展实际。它们各自长处的有效发挥和互补,更有利于齐国军队战斗力的加强。除此之外,这两者并存的军事体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齐国军队的真正实力起到了隐蔽作用,从而不致引起周王室及其他诸侯国过多的注意和警惕。

再次,将“参其国而伍其鄙”[55]的行政区划与军事体制相配套,促进了“国”“野”之间的联系,缩小了“国人”与“野人”地位的差距,扩大了征兵范围,使齐国军队的兵源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常强于诸侯”[56]

(二)其他军事改革措施

1.加强军事训练

齐桓公和管仲在改革中强调要加强士卒的军事训练,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当时齐国军队的训练同其他诸侯国相比,虽然在方式上并无多少创新之处,但在训练的经常化和正规化方面居于领先地位。桓管时代齐国军事力量的盛极一时,与“春以蒐振旅,秋以狝治兵”[57]、“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58]的经常性军事训练是分不开的。

2.重视武器装备的管理

一支军队武器装备的管理体制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其战斗力的强弱。齐桓公和管仲在所进行的军事改革中,对武器装备的管理给予了特别的重视。桓管时代,齐国军队使用的武器装备不仅以制作精良、锋利耐用而闻名天下,而且在武器装备管理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也有值得称道之处。管仲就曾向齐桓公建议:“轻过而移诸甲兵。”“制,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以鞼盾一戟,小罪谪以金分,宥间罪。”[59]齐桓公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使齐国“甲兵大足”[60]

3.注意将军事改革与赋税改革结合起来(www.xing528.com)

齐桓公在位期间,随着齐国军队的大肆扩充,其军费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如何使军队在训练和作战中的军需之用得到保证,是军事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管仲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建议齐桓公采取了“相地而衰征”[61]的政策,即对全国的土地进行普查定级,按土地质量的好坏收取实物,使土地租赋的收入直接提供军需之用。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将军事改革与赋税改革结合了起来,确保了齐国频繁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

4.把军事改革纳入政治体制改革之中

军事改革的成效如何,同当时的政治体制是否合拍、配套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改革的举措仅仅局限于纯军事的范围之内,那么其影响和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最终其成败与否也会存有疑问。齐桓公和管仲在齐国所进行的军事改革,不同于前人的特点之一就是,把军事改革巧妙地纳入到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之中,即所谓的“作内政而寄军令”[62]。这样做,好处有二:其一是使军事改革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政治环境;其二是“事可以隐令,可以寄政”[63],避免引起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过多的注意,更有利于“速得志于天下诸侯”[64]

(三)齐桓公、管仲军事改革的主要特点

齐桓公、管仲等人在齐国所进行的军事改革,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这次军事改革有比较周密、细致的组织安排,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加强了齐国的军事力量,而且开春秋时期富国强兵之先河。

其次,这次改革注重发挥军事思想的指导作用,并且“与俗同好恶”[65],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为弘扬齐国悠久的军事学传统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次,管仲等人在军事行动中,处处以“周礼”为依托,而实际上又“善变周公之法”[66],在取得周王室支持的情况下,迅速扩大了齐国的势力范围,得以称霸诸侯。再加上使用打、拉两手相结合的军事外交手段,把周边各国基本都笼络到齐国周围,这样就减少了改革的外部阻力,确保了争霸大业的成功。

最后,在管仲等人的策划和具体主持下,通过在军事上以及其他领域的不断改革,齐桓公实现了“一匡天下”、春秋首霸的目标,40多年中,九合诸侯,常执牛耳,“一战帅服三十一国”[67],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中原地区的基本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及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孔子在评价管仲时指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68]这是比较公允的。

除此以外,齐桓公和管仲主持的军事改革,还有注重谋略、较少迷信、“修明法术”、重用人才等特点,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