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国重建:从废墟到新格局

法国重建:从废墟到新格局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4年8月26日,戴高乐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戴高乐坚决抵制第三共和国那种反复无常的议会制。无党无派的戴高乐在选举中处于劣势。新宪法规定,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为多党议会制国家。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共和国参议员组成。国民议会拥有至高权力,包括立法和建立和解散内阁的权力。总统有权向国民议会提议任命内阁,并有权主持法兰西联邦和全国最高司法委员会。该宪法还规定,内阁必须严格对国民议会的多数派负责。

法国重建:从废墟到新格局

1944年8月26日,戴高乐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身后是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的成员。这时,国内抵抗运动的领袖皮杜尔赶了上来,境内和海外的抵抗领袖似乎“并驾齐驱”了。这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发生了,身高超过两米的戴高乐低下头对皮杜尔说:“先生,请您稍微往后一点。”

在戴高乐看来,法兰西只有一个领袖,那就是他自己。戴高乐将军作为一个为人称道的独裁者,统率具有全国统一性的政府有一年多时间。这个政府除了吸纳各种不同的观点,还包括一些第三共和国的显要人物。

重建政府以及进行根本的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呼声,反映了人民与维希政府彻底决裂的渴望,同时也推动着法国社会、经济等方面建设迅速展开。在维希政府的统治下,法国屈服于纳粹长达4年,这使法国经济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事实上,人民生活水平还需要很长时间来改进。战后的法国仅有一半的铁路网络还在运行,50万栋建筑被毁,原材料供给依然匮乏,食物配给制度一直持续到1949年。

政府将石油电力银行等大多数经济领域置于国家的掌控之下,与之相随的是国家在福利上的积极措施——特别是在车间、工会中,开始出现深入人心的社会保险机制,妇女也第一次拥有了真正的选举权

然而,新宪法的确立还要经历一个崎岖的过程。戴高乐坚决抵制第三共和国那种反复无常的议会制。他主张,国家实权应该在元首和政府手里,国家的命运不应当由纷争不断的议会来决定。然而,法国当时的政坛以及各种党派,并不认同戴高乐的主张。尤其在选择政治制度方面,这位法国的救星遭到了激烈的抵抗。

战争结束了,在和平时期爱出风头的职业政客们,想在法国政坛上分一杯羹。他们更熟悉这种由政党操纵议会,议会操纵总统和政府,总统和政府只对议会负责的政治模式。所以,当戴高乐宣布自己的政治主张时,这些政客就指责他想独裁。无党无派的戴高乐在选举中处于劣势。

1945年10月的议会选举中,皮杜尔领导的人民共和运动政党领先,最终建立了由共产党、社会党和人民共和运动党三党联合的临时政府。无党派的戴高乐出任总理。没有达到自己政治理想的戴高乐倍感失落,1946年1月20日,他突然宣布辞职,在辞职声明中他写道:“排他性的党派制度又要卷土重来了。我是不赞成这个的。但是,除非用武力建立一个我所不能同意的、无疑也不会有好结果的独裁政权,我就无法制止这种尝试,因此,我必须告退。”

旨在赢得1946年5月全民公投的第一个宪法草案以失败告终,这导致后一个经过修正的宪法条例的通过。不过,后者并没有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www.xing528.com)

新宪法规定,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为多党议会制国家。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共和国参议员组成。国民议会拥有至高权力,包括立法和建立和解散内阁的权力。相对而言,参议员的职权显得非常有限,除了在某些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一般只是一个咨询机关。共和国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合选举产生。总统有权向国民议会提议任命内阁,并有权主持法兰西联邦和全国最高司法委员会。但与第三共和国相比,总统的权限有所缩小。该宪法还规定,内阁必须严格对国民议会的多数派负责。这些都清楚地表明,第四共和国将是一个典型的议会制国家。

然而,第四共和国是各方势力相互妥协的产物,三大党内部矛盾重重,所以不久之后便走向分裂。1947年5月,社会党总理保罗·拉马迪埃从政府多数派中驱逐共产党,结束了三党共事的历史。同年11月,拉马迪埃辞职,政权落入所谓的“第三种力量”之手。这第三种力量是指排除共产党和法兰西人民联盟之后,由社会党、人民共和党、激进党以及温和派所组成的更加庞杂的政治力量,这更无法稳定法国的政治局势,终于在1952年倒台。

此后,法国政府在各党派之间几经易手。在政府结构改造方面,无论是高级行政部门还是地方机构,都满足于小幅度的整治。议会与政府之间几乎每天发生的争论、各政党之间持久不断的对立,使得宏伟计划的制订变得不太可能。不过,第四共和国垮台并非源于这种缺陷,更在于它无力解决海外问题。

【相关链接】

反复无常的第四共和国

在1947年到1958年期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共产生了24届内阁,平均每届内阁存活的时间仅5个多月。而且,仅存在一天的内阁就有两个:1955年2月17日到18日的比诺政府与1957年10月17日到18日的比内政府。到1958年12月,战后的法国先后更换了十多位总理,始终难以建立一个坚强而稳固的政府,这无疑为戴高乐的东山再起创造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