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茶新语:满足中国香港、澳门消费需求的五新工艺白茶

白茶新语:满足中国香港、澳门消费需求的五新工艺白茶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工艺白茶是为满足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消费需要,于1968年由福鼎白琳茶厂研发而成的。创制人王亦森回忆,当时他在福鼎白琳茶厂任技术员,早在1962年开始研制新工艺白茶,直至1968年正式问世。新工艺白茶由于口感良好,受到中国香港、澳门地区人们的欢迎,产量逐年递增,至1993年每年合计生产4000担,创造了白茶出口史上的辉煌。当年制成的新工艺白茶即有良好的口感,无须存放。

白茶新语:满足中国香港、澳门消费需求的五新工艺白茶

新工艺白茶主要是在传统白茶的基础上加了轻微揉捻的环节,经过轻微揉捻,叶片细胞壁受到破坏,使得茶多酚与多酚氧化酶大量结合,发生酶促氧化反应,茶多酚的氧化更加迅速而深刻,使品质与传统白茶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被称为新工艺白茶。新工艺白茶是为满足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消费需要,于1968年由福鼎白琳茶厂研发而成的。创制人王亦森回忆,当时他在福鼎白琳茶厂任技术员,早在1962年开始研制新工艺白茶,直至1968年正式问世。新工艺白茶由于口感良好,受到中国香港、澳门地区人们的欢迎,产量逐年递增,至1993年每年合计生产4000担,创造了白茶出口史上的辉煌。新工艺白茶的成茶外形叶张略有皱褶,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香清味浓,汤色橙红,叶底开展,色泽青灰带黄,筋脉带红。庄任在《中国茶经》中这样描述新工艺白茶:“茶汤味似绿茶无鲜感,似红茶而无酵感,浓醇清甘是其特色。”同时,庄任把它编入白茶类,写入高校茶学专业教材中。当年制成的新工艺白茶即有良好的口感,无须存放。

笔者与新工艺白茶创制人王亦森老先生

荒野茶

近年人为放荒的荒野茶(www.xing528.com)

荒野茶

荒野茶是随着白茶的兴起而逐渐兴起的一个概念,与“野生茶”不同,荒野茶是指人工种植后没有管理,或种植过程中断管理,任其自然生长,不添加化肥农药,类似于有机种植方式生产的茶树。由于没有肥料的添加,荒野茶一般生长较慢,有的高山荒野茶一年只有春季发一次芽,其余季节不发芽,鲜叶中累积了丰富的物质,只是产量太少,发芽的时间也参差不齐,给采摘和制作带来一定难度。陆羽在《茶经》中讲“野者上,园者次”,从茶叶的综合品质来看,荒野茶成茶的口感确实优越于田园茶,荒野茶的成茶色泽嫩绿偏黄,香气馥郁,口感如泉水般甜爽甘洌,回甘持久明显,汤感明显,顺滑醇厚,且持久耐泡,体感明显,叶底嫩黄透明,新茶的口感就给人全方位的享受,存放后口感更佳,是宜饮宜藏的珍品。近几年,随着荒野茶价格的持续上升,荒野茶的概念也变得越来越宽泛,三年荒野茶、五年荒野茶、十几年荒野茶、二十几年荒野茶,虽都是荒野茶,但品质差异巨大,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是荒野茶,品质都较田园茶优越,只是优越的程度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荒野茶的茶青品质虽然好,但生产工艺也同样重要,若生产工艺不精湛,成茶口感、香气不好的荒野茶仍然没有饮用和存放的价值。

荒野茶生长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