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茶新语:发挥个性之美,尊重茶性

白茶新语:发挥个性之美,尊重茶性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既然茶叶各有其美,那么我们冲泡时就要根据茶叶的特点和个性去冲泡茶叶,以发挥茶叶的个性之美。而不应该对六大茶类都千篇一律地追求一个风格,用自己的喜好抹杀茶叶的个性之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强茶所难”,是不尊重茶性的表现。

白茶新语:发挥个性之美,尊重茶性

“从来佳茗似佳人”是酷爱喝茶的苏东坡品尝佳茗后有感而发,这是对茶叶最贴切最大胆的比喻,历代茶人,无论是种茶的、制茶的、卖茶的还是喝茶的,也无论是真风流还是假风雅,莫不争相传颂。诚然茶如美女,六大茶类近千种茶叶各有其美,绿茶如豆蔻年华的少女,清纯而冰清玉洁;白茶如饱读诗书的素颜美女,平和而日久生情;黄茶如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内敛而温文尔雅;乌龙茶半老徐娘,典雅而风韵万千;红茶如为人之母的传统女性,温婉而关怀备至;黑茶如历经世事的老人,稳重而与世无争。

既然茶叶各有其美,那么我们冲泡时就要根据茶叶的特点和个性去冲泡茶叶,以发挥茶叶的个性之美。而不应该对六大茶类都千篇一律地追求一个风格,用自己的喜好抹杀茶叶的个性之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强茶所难”,是不尊重茶性的表现。白茶整体平和甜醇,老白茶顺滑醇厚,但都没有很大的浓强度,也没有明显的刺激感。如果想把白茶泡出大红袍或古树普洱老茶的浓强度就要加大投茶量、增加冲泡时间,但这样泡出来的白茶口感并不好,也不是白茶应有的个性,想在白茶的口感中追求大红袍或古树普洱老茶浓强度的茶友,还不如直接泡大红袍或古树普洱老茶来得痛快。

笔者最怕给有多年茶龄,一直喝大红袍、古树普洱老茶或茉莉花茶一类高浓强度茶叶,但没喝过白茶的茶友泡茶,因为这类茶的口感和白茶的口感差异太大,他们往往是用这些茶的浓、强特点去评价白茶,而不是用回甘、生津、香气纯净度、韵味、体感等正确的评价维度去评价,所以他们在初喝白茶时很难做出客观的评价。不过这种表现接近事情的真实情况,我们都是以过去已有的经验去判断新的事物,而且茶友基本都是个性化的喝茶,因此评价也多是个性化评价,很难给出客观的评价。

笔者给没喝过白茶的茶友泡茶时一般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按照白茶的正常冲泡方法冲泡,如果茶友可以接受这个浓度就继续正常冲泡,说明茶友对白茶的口感满意,口感属于平均水平,对浓强度没有太明显偏好;如果茶友说淡薄,就进行第二步——加大茶汤的浓度,以尽量适应茶友的口感。加大浓度后如果茶友满意就一直按照这个浓强度泡,说明这个茶友对白茶的口感满意,只是口感较重;如果茶友仍然说淡薄,就进行第三步——与茶友讨论是否换其他类别的茶叶品饮,因为这种情况可能是茶友对白茶的口感不满意,跟白茶的质量好坏和冲泡的水平高低已无关系。(www.xing528.com)

白茶工艺相对其他的五大基本茶类有明显的特色,主要有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唯一没有经过揉捻的茶类,细胞较为完整,没有杀青的环节,较好地保留了酶的活性,由于独特的生产工艺,造就了白茶鲜明的品质特征。白茶浸出较慢,第一泡较为平淡,用当地人的话讲叫“平淡如白水”,这也是“白茶”得名的一个原因;第二泡开始物质浸出才渐渐加快;到第三泡、第四泡以后才渐入佳境,越往后泡口感越好,内质也越丰富,所以泡白茶要调整好心境,平心静气地等待白茶绽放在杯中,感受白茶之美,这个过程也是对我们个人心境的锻炼,心浮气躁者不得之。

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和新工艺白茶虽同属白茶,但由于原料差异较大,所以风格和口感有较大差异,给我们的美感也不尽相同。从体验白毫银针的外在之美,逐渐到体验白牡丹的外在内质均衡之美,再到体验寿眉的内质之美、之韵、之感,就像我们人从外形俊朗的“小鲜肉”慢慢成长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大叔”,再到睿智沉稳的老人,体验白茶的整个产品线之美如同我们体验人生沧桑百年。

白茶总体来讲汤色浅黄,毫香较显,入口甜度明显,醇和不刺激,随着原料粗老毫香逐渐降低,但口感基本都较为甜爽醇和。按照内含物质和品质表现,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较为接近,都是芽头肥壮,色泽如银似雪,香气清鲜,毫香显,口感甜爽醇和,色、香、味、形俱佳。老银针有独特的毫香蜜韵,略显淡淡药香,煮后香气和物质更为丰富,有的还有迷人果香或枣香。贡眉和寿眉叶态平伏舒展,叶缘垂卷,叶面有隆起波纹,叶尖微翘、芽叶相连而稍并拢,叶面色泽灰绿、墨绿或翠绿,叶背银白色、叶脉微红,滋味鲜爽醇厚清甜,汤色橙黄明亮。老白茶煮后汤色如红酒般红艳动人,有氤氲茶气飘浮茶汤之上,饮之口感顺滑醇厚,汤感明显,会呈现出迷人的荷叶香、枣香、果香等,物质丰富,层次感好,每次饮之都有“乞丐外形,皇帝肉身”的感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